直肠息肉

  • 直肠增生息肉会癌变吗(视频)

    直肠增生息肉会癌变吗
    直肠息肉分为炎性、增生性、腺瘤性和错构瘤性等。直肠增生息肉是良性病变,不是癌症,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癌变。但这样的息肉由于没有症状,所以较难发现。一般情况在检查中偶然发现,需要明确的是,单个息肉癌变几率虽然小,但在多个息肉的情况下,癌变率可以稍微增加,所以要定期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摄入,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腌制食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增加体育运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对于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及息肉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也逐渐在增加。所以一旦发现直肠息肉,要做到及时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2023-08-02
  • 直肠息肉0.5cm算大吗(视频)

    直肠息肉0.5cm算大吗
    直肠息肉0.5cm不算大。部分息肉是宽基性息肉,类似于球从中间切开,一半球贴在墙壁上,称为隆起型。而窄蒂型类似于蘑菇,头较大而根部较小,息肉较小,但可能较长。但不论0.5cm的息肉是隆起型还是窄蒂型,均可在肠镜下进行摘除。 0.5cm的息肉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有在肠镜下或做肛门指诊时才能发现。而如果是孤立性息肉,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肠镜下摘除即可。如果是0.5cm或更小的多发性息肉,恶变概率增加,则需要引起注意。
    2023-08-02
  • 直肠息肉手术是大手术吗(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是大手术吗
    直肠息肉手术不一定是大手术,一般属于中小手术。直肠息肉的产生主要和患者不良排便习惯有关,因此手术以后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避免直肠息肉反复发作。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对于位置较低的息肉,一般直接进行结扎或电刀电凝; 2、对于位置较高的直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射频治疗或钛夹切除,较大息肉必要时可以选择微创手术切除息肉。
    2023-08-02
  • 直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才可以吗(视频)

    直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才可以吗
    出现直肠息肉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根据直肠息肉大小、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如果是直肠黏膜隆起,即息肉样病变较小,比如芽状息肉或者1-3mm的息肉,可以进行观察、定期复查,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复查时发现息肉长大,比如长到5mm或者基底部是宽基,以及腺瘤型息肉,则建议尽早通过手术切除。手术可通过结肠镜完成,不需要切除肠管,如果息肉进一步增大,比如结肠镜下看到可疑息肉样病变,且进行病理活检后确诊癌症,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肠管。所以出现直肠息肉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023-08-02
  •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视频)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
    在住院过程中根据医嘱进行饮食管理,饮食方面需要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刚开始需要禁食几天,之后逐步到无渣饮食,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因为结直肠是有菌环境,所以需要用抗生素给肠道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 另外,患者需要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做负重劳动,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术后一周需要观察大便有无发黑、有无便血。结直肠息肉患者要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此种管理对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恢复有帮助。
    2023-08-02
  • 什么是直肠息肉?(音频)

    什么是直肠息肉?
    讲解医师:郭建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随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直肠息肉是消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做完肠镜之后,都会提示结肠或者是直肠多发息肉或者是单发的息肉。息肉是肠黏膜在正常人体消化过程中,对于食物,对于肠黏膜的刺激引起的一种肠黏膜的异常增生。很多息肉一般大于2cm以上,容易出现癌变的倾向。长期的息肉可以引起肠道的慢性失血,很多患者查血常规可以看见血红蛋白明显减低。一般经过肠镜下切除息肉或者是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术后一般都会很好,不会导致息肉的再次发生。但是,有的患者就是息肉的体质,可以反反复复长期长息肉,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半年或者是一年复查一次肠镜,一旦有息肉应尽快给予切除。
  • 直肠息肉症状有哪些(音频)

    直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属于大肠息肉的一种,发生在直肠黏膜异常增生的一种赘生物,一般直径在0.3-0.5cm左右。因此大部分结肠息肉的病人没有什么临床表现,可能是在做肛门窥镜或者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反复刺激直肠黏膜而出现变异,但是又有便排不尽感。\n如果是较大的息肉,可能在排便的时候会脱出到肛门外,酷似于内痔脱出肛门,可以用手还纳。如果较大的息肉,可能在大便反复刺激摩擦的时候发生破损、糜烂、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是鲜红色的血便,可以附着在大便的表面,也可能混在大便的中间,一般是鲜红色,不会出现柏油样或暗红色的血便,这有别于上消化道的出血。如果发现直肠息肉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癌变,因为这个部位反复被大便刺激,部分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尽早治疗,而且也防止息肉长的过大,切除的时候创面过大,然后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 少量便血怎么回事(视频)

    少量便血怎么回事
    出现肛周出血应进行指诊、肛门镜检甚至结肠镜检等明确病因,少量便血原因具体如下:1、痔疮:出血量可相对较小,便血为较常见临床症状,病因中痔疮较多见。由于痔疮为曲张静脉团,破裂可产生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控制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配合应用痔疮类药物,可缓解大多出血及包块;2、肿瘤性疾病:如直肠息肉或肿瘤等一般出血量较少,息肉出血颜色相对新鲜,而肿瘤出血大多呈较污秽状态,无论何种原因便血均属于病理性,应积极、及早治疗原发病,可彻底缓解便血症状。
    2023-07-30
  • 便血但是无疼痛感是怎么回事

    便血但是无疼痛感是怎么回事
    便血可见于多种原因,最常见内痔、混合痔,还见于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等,比较少见为直肠恶性肿瘤也可引起出血或其它表现。 临床鉴别一般需肛诊,还需肛门镜或直肠乙状结肠镜,以进一步鉴别相应疾病。根据良恶性不同,决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选择手术方式也不相同。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或肛肠科室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023-07-30
  • 儿童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视频)

    儿童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
    造成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消化道出血主要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如下: 1、通常消化道出血指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造成出血,此类属于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 2、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有肛裂、痔疮、结直肠息肉,常表现为便血、黑便。 出现消化道出血,医生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包括胶囊内镜检查和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如果出血部位出血量很多,可能需要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一般遇到消化道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如直肠或胃部出血,建议及时就诊,以免延误儿童病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