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要手术吗(视频)

    直肠息肉要手术吗
    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直肠黏膜上并向肠腔突出,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息肉,通常非肿瘤性息肉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定期观察、定期门诊行肛镜或结肠镜检查。而如果是肿瘤性息肉,若质地相对比较差,活动度欠佳,则可以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应当送检完整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结果为良性,定期门诊复查即可;而如果病理结果含有恶性,则可根据恶性病变与切口的位置评估病变是否完整切除,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目前内镜下微创治疗切除直肠息肉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息肉可以行内镜下切除。所以患者发现直肠息肉时无需紧张,应该平时坚持食用清淡的、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避免大便干燥,从而加重或刺激直肠息肉的增大。若结肠镜检查发现存在息肉,则应早期切除。
    2023-08-02
  • 肚子胀气大便有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肚子胀气大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腹胀伴便血主要区分血的颜色,鲜血主要考虑病变来源,以直肠和肛门附近为主的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都可能是鲜血。 若颜色偏暗如暗红色血便,则考虑结肠和小肠的病变为主,结肠癌、小肠的血管畸形、憩室等都可能出现。黑色大便,水冲有红色出现,一般考虑上消化道来源的病变如消化道溃疡、胃癌等。血便的颜色主要根据出血速度、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大致进行判断。 一般患者出现便血后,腹胀、腹痛情况会得到缓解,若患者便血后,腹胀、腹痛持续存在,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出现。
    2023-08-02
  • 直肠息肉癌变的原因(视频)

    直肠息肉癌变的原因
    直肠息肉单发较小、症状不明显者,往往不需要太担心,在做肠镜时通过烧灼、套扎或切除都可以解决,息肉癌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息肉大小:如果息肉>2cm,时间过长会产生癌变,如果发现息肉较大,一定要进行治疗; 2、多发性息肉:若小段肠管内怎在多发性息肉,数量多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非常容易出现癌变; 3、病理状况:如果病理状况报告是管状息肉,恶变的几率较小,如果是绒毛状息肉,恶变几率相对较大。如果息肉出现高级别的瘤内变,这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慢慢就会转化成恶性; 4、家族史或者遗传性的病因:因为多发性息肉病甚至黑斑息肉病都是家族性息肉病,和遗传有关系,癌变率更高。
    2023-08-02
  • 直肠息肉手术住院多久(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住院多久
    直肠息肉术后住院时间,取决于直肠息肉的数量和大小,具体如下: 1、如果直肠息肉较多,则住院观察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周左右。因为息肉长在黏膜上,特别容易出血,因此一定要重视; 2、如果直肠息肉特别小,基底部较小,则相对比较安全,往往术后3-5天即可出院。但如果基底部较宽,为避免基底部大量出血,则需要多住几天。 对于多发息肉而言,创口比较多,需注意出血情况。因为每天大便都从直肠经过,会对创口造成不良刺激,尤其是干燥大便,容易造成出血。总之,息肉术后出血情况决定住院时间,如果排3次便均无出血,则可以出院。如果一直出血,建议多观察几天,7-10天后再出院,这样更安全。因为如果患者回家后出现直肠息肉出血,无法自行处理。
    2023-08-02
  • 直肠息肉多大需要手术(视频)

    直肠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直肠息肉通常到5mm,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手术切除。直肠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多与大小、性质、位置深浅以及基底部有关,具体如下:1、大小:息肉有大有小,比如2-3mm的息肉,可暂时进行观察,如果发展到5mm或更大的息肉,需要尽早在结肠镜下面进行切除;2、性状:如果为炎性息肉,较小的炎性息肉可暂时观察,不进行处理。如果为腺瘤型息肉,即使不大依然建议尽早切除,因为腺瘤型息肉存在恶变倾向;3、位置深浅:如果息肉位置较深,有可能需要尽早切除,因为有时候无法明确性质;4、基底部:如果息肉基底部较宽,存在恶变倾向,需要尽早在结肠镜下面切除。
    2023-08-02
  • 直肠有息肉什么反应(视频)

    直肠有息肉什么反应
    较小的直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不会造成排便异常、血便,只有当息肉逐渐增大或有蒂的情况下,可能在排便时感觉到直肠部位疼痛或肛门内疼痛,或者在排便过程中息肉破溃,出现大便带血,还可能会出现息肉分泌黏液增多,导致大便中黏液增多。 疼痛一般是由于息肉较大,排便过程中受到牵拉引起。如果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都可以发现息肉,并且可以及时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2023-08-02
  • 什么是多发性直肠息肉(视频)

    什么是多发性直肠息肉
    多发性直肠息肉是指在结直肠黏膜表面分布大量息肉增生性组织,一般大于3个。很多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在肠管不同部位出现多发性息肉,但真正的多发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只有在肠道分布有上百颗息肉才可称为多发性息肉病或家族遗传性多发性息肉病。 息肉是肠癌的一种癌前病变,长期演化过程中会逐渐恶变,形成肠癌。因此,肠道多发性息肉预示着肠癌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023-08-02
  • 什么是肛门息肉(视频)

    什么是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通俗的说法,在肛门口发现所有的赘生物,都可以通俗的称为肛门息肉。这种所谓的息肉一般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或者是低位的直肠息肉,都可以出现肛门息肉,这是较通俗的说法。医学上它不是很准确的描述,准确的描述要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来给予不同的明确诊断。但是最常见的是直肠低位息肉,或者肛乳头瘤,这是经常就医的患者常常所诉说的肛门息肉。因此当发现肛门口有赘生物出现时,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诊断发病部位是什么地方,疾病是什么,针对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治疗。因此发现所谓的肛门息肉时,首先应该选择明确诊断。
    2023-08-02
  • 宝宝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宝宝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儿童大便出血是小儿普外科门诊常见就诊原因,但儿童大便出血因素较多,需要结合大便性状、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直肠黏膜表面毛细血管破裂或肛裂:儿童大便偏干硬、排便费力或哭闹,甚至不愿意排便,平素有便秘情况,大便表面带有鲜血或表现为大便后出现点滴状鲜血; 2、炎症性肠病:肠道病毒感染或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肠炎,都可以引起肠黏膜损伤出血,一般可能会出现腹泻、脓血便症状; 3、肠道器质性病变:可以引起大便出血,例如结肠、直肠息肉,如果伴随阵发性哭闹、呕吐等还需考虑肠套叠可能; 4、如果出血量大还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肠道畸形,例如Meckel憩室等。 如果儿童出现大便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排便带鲜血是什么情况(视频)

    排便带鲜血是什么情况
    排便带鲜血的原因如下: 1、痔疮:主要临床表现是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滴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常于便秘、饮酒或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排便时血呈喷射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贫血; 2、肛裂: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通常便血量少、色鲜红,像丝状覆盖在粪便表面,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处觉得疼痛。故肛裂也是比较常见的大便出血原因之一,是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溃疡,以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为主要症状; 3、直肠息肉:是大便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常见的是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且不和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的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会有粪便变细; 4、直肠恶性肿瘤:如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呈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里急后重的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晚期患者常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5、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也是大便出血的原因之一。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