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视频)

    直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
    直肠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需要根据直肠息肉的大小、形态、多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直肠息肉通常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无需切除肠管。根据直肠息肉的大小,比如某些牙状息肉,或者较小的息肉,只有1-3mm,则可以进行观察,而无需切除。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增大,则需要在肠镜下进行切除。息肉增长至0.5cm,或者属于宽基腺瘤型息肉,上述息肉有可能发生恶变,建议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进行病检。如果是更大的息肉有可能会取病检,如果明确为恶性病变,则需要做肠管切除手术。
    2023-08-02
  • 直肠息肉0.5cm要切除吗(视频)

    直肠息肉0.5cm要切除吗
    直肠息肉的直径0.5cm,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息肉其实是肠道黏膜的隆起,常见为小的单发息肉,比如芽状息肉,或者息肉的直径为2-3mm,则可暂时进行观察,等到0.5-1年后再复查。如果息肉的直径达到0.5cm甚至更大,则可在结肠镜下切除。如果在结肠镜下发现息肉的直径超过0.5cm,甚至达到1cm,或息肉的基底部比较宽,通常属于存在恶变倾向的息肉,建议尽早切除。息肉有时分为炎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如果存在腺瘤性息肉,也建议患者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然后送病理检查进行观察,明确是否为腺瘤。而腺瘤则属于良性病变,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因此,哪种情况下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哪种情况下可以先进行观察,建议患者咨询专科医生。
    2023-08-02
  • 结肠息肉中医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息肉中医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实际在过去中医中没有此诊断名,随着内镜普及,现在中医也用肠镜检查。中医现在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都称为大肠息肉。大肠息肉的病人表现不同。有的人表现腹痛,有的人表现是腹泻。另外从证型方面,中医可以做鉴别,中医现在把大肠息肉分为四个类型,如湿瘀阻滞、大肠湿热、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如果是病人表现腹痛、腹胀、大便稀溏,而且有舌苔白厚腻的表现,中医界认为是属于湿瘀阻滞,如果病人表现腹胀、腹痛,或者是腹泻,大便色黄臭秽,舌苔黄腻,可以认为是大肠湿热。如果病人表现有腹胀、腹痛、拒按,舌苔白厚,舌质暗,这个就可以诊断辨证为气滞血瘀。如果病人表现腹胀痛、拒按,而且有舌质紫暗,这可以辨证为气滞血瘀。如果病人除了腹痛以外,还有气虚的表现,病人表现有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的表现,可以辨证为气虚血瘀,中医的证型方面鉴别诊断也体现中医同病异治的思想。
    2023-08-02
  •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主要原因是息肉切除后肠道黏膜下残端未完全愈合,即没有完全闭合,表面会存在大量毛细血管。肠腔是不洁净环境,里面会有大量粪便残渣,存在细菌容易导致慢性炎症,引起出血。医生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时对创面用钛夹进行封闭,对愈合有帮助,能减少出血。 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与息肉大小、多少有关系,患者息肉大、息肉多进行切除时容易伴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长期透析患者在切息肉时,需要充分做术前评估和准备,抗凝血类药物需要停用一周以上,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如果有出血征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2023-08-02
  • 肠息肉活检发现癌细胞怎么办(视频)

    肠息肉活检发现癌细胞怎么办
    患者在做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会对结肠息肉进行切除或者对较大息肉取活检病理,当发现结直肠息肉存在癌细胞时,需要把诊断改为结直肠癌。如果医生诊断为结直肠癌时,要建议患者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要做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腹部平扫、盆腔核磁共振,对结直肠癌进行TNM分期,从而决定手术方式。 有时需要做直肠、盆腔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及经直肠超声,此种情况相对比较少。如果患者把息肉完整切除,病理诊断为原位癌时可暂时不做外科手术,进行随访。因为原位癌息肉完整切除后,在内镜下或者病理下转移几率比较小,可密切随访。
    2023-08-02
  • 结肠多发息肉是癌吗(视频)

    结肠多发息肉是癌吗
    结肠多发息肉未必是癌,但是结肠多发息肉有可能转变为癌。肠息肉是指肠黏膜隆起性的病变,息肉长在结肠就是结肠息肉,息肉长在直肠就是直肠息肉,还有小肠息肉,相对于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而言,小肠息肉相对见得更少,经常所说是肠息肉一般指结直肠息肉统称大肠息肉,结肠息肉相对见的最多。 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多数情况下生长比较缓慢,癌变的机会比较小。如果非肿瘤性息肉短期内长到了2cm以上,还是会有癌变的机会。 肿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的成分越多,癌变的机会相对越大,管状腺瘤癌变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小,绒毛状腺瘤癌变的机会相对比较大,管状绒毛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肿瘤性息肉超过2cm以后,腺瘤恶变的机会明显增大。
    2023-08-02
  •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视频)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的息肉,息肉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以发生息肉,息肉的数量可达数千个。患者在出生时并无结直肠息肉,大部分是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期时息肉数量较少,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多增大,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若不予以治疗,会出现癌变。目前大肠癌发病率逐渐年轻化,需要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除遗传因素外,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年轻人通常喜欢食用油炸、烧烤等各种高脂肪快餐,加上工作压力大、熬夜、生活及饮食习惯不规则,所以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建议年轻人要优化生活方式、生活规律,饮食结构要合理,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鱼、禽类,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较多食用新鲜食物以及淀粉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食用烟熏腌制食物,不吃发霉食物。
    2023-08-02
  • 婴儿拉稀带血丝怎么办(视频)

    婴儿拉稀带血丝怎么办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宝宝有时候大便会混有血丝。如果伴有血丝,说明可能肠道黏膜有损伤,尤其是直肠附近的出血,一般是鲜血,会覆盖在大便的表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肛裂或者直肠息肉,应该进一步让外科检查,看看有无肛裂的情况。如果同时伴有发烧的情况,可能有胃肠道感染的表现,尤其伴有呕吐,可能肠炎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到医院进行常规的大便化验。如果大便常规里面出现红血球或者脓球,说明是细菌性感染,严重的可能是细菌性痢疾,需要进行正规的抗菌治疗。
    2023-08-02
  • 哪些肿瘤有家族遗传倾向(视频)

    哪些肿瘤有家族遗传倾向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肿瘤或癌症都存在遗传倾向,遗传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最常见的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肿瘤有以下几种: 1、乳腺癌:上世纪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被发现,但仅有5%-10%的乳腺癌与基因遗传有关。在家族中如果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女儿和姐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 2、卵巢癌:约有20%-25%的上皮性卵巢癌与遗传因素有关; 3、结直肠癌:家族遗传性结直肠息肉可以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结直肠息肉引起的结直肠癌,下一代可能患有同样的疾病; 4、其他癌症:胃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也都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2023-08-03
  • CT能不能查出直肠息肉(音频)

    CT能不能查出直肠息肉
    讲解医师:宾俊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放射科
    CT检查能查出直肠息肉,但是阳性率并不高。因为直肠区域的肠道经常会因为粪便的阻挡,或者是肠壁的皱褶而影响了直肠壁的观察。息肉一般比较小,在这个程度上,CT有可能不能很好的显示诊断出来。因此,要诊断直肠息肉,最好的方法还是采用肠镜的方式。它可以更直观的显示出直肠息肉,同时可以取活检,帮助直肠息肉做进一步的定性,这些都是CT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