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

  •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视频)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通过数值的不同进行区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指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上升幅度不快,10-14天左右消退,部分早产儿可以到生后3-4周,都属于生理性黄疸,数值相对也在安全范围。 相反超过正常数值可能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生后第一天出现明显皮肤和巩膜黄染,上升幅度较快,一天超过5mg/dl,不同新生儿会有不同数值,按照日龄甚至每个小时的改变,生后24小时以内超过6mg/dl,48小时超过9mg/dl,72小时超过12.9mg/dl,一般会称之为病理性黄疸。黄疸消退延迟,比如生后2-3周没有消退,也会考虑病理性黄疸。总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差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 2、生理性黄疸上升幅度不快,病理性黄疸上升幅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 3、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正常,而病理性黄疸一般消退时间延迟; 4、黄疸程度相对比较重,大于一定范围是病理性黄疸,在一定范围以内是生理性黄疸。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办
    如果在家庭中发现宝宝有黄疸,同时出现嗜睡叫不醒这种情况,建议第一时间及时就诊,同时进入专业的专科医院,让专业的医务人员判断其病情。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和治疗,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需要干预治疗。如果黄疸宝宝已经发生嗜睡叫不醒这种情况,一定要判断其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 进入专科医院,首先要通过医务人员判断其是否为病理性黄疸,黄疸水平是否为重度黄疸水平,同时要判断宝宝到底是睡眠正常还是嗜睡表现。如果已经发生嗜睡、反应低下、吃奶很差、吸吮无力、叫不醒、肌张力减低等表现,肯定要高度怀疑其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相关的神经系统损伤。这时一定要及时住院观察治疗、做相应检查,比如血清化验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帮助排除宝宝是病理状态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嗜睡情况。
    2023-08-02
  • 婴儿黄疸不治会怎么样(视频)

    婴儿黄疸不治会怎么样
    婴儿黄疸绝大多数为生理性黄疸,黄疸指数不会太高,时间也不会太长,通常无需特殊的治疗,只要合理喂养婴儿,黄疸可自行消退。如果婴儿是病理性黄疸,则需积极的治疗,不治疗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具体如下: 1、黄疸过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会引起核黄疸,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2、引起婴儿黄疸的病因本身可能会造成机体损伤,如感染、败血症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3、婴儿黄疸会引起宝宝消化功能降低,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状况,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4、婴儿黄疸会影响宝宝的皮肤,导致宝宝皮肤长期暗黄或发黑,不美观。 因此,一定要积极前往儿科门诊就诊。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视频)

    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
    很多新生儿出生以后的3天到2周之间面部、躯干部和四肢出现黄染,提示出现了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较多,如果在3天以后出现且数值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称为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会在生后2周自动消退,早产的患儿消退相对较慢,有可能会持续到2周甚至1个月,但是黄疸数值通常不高。 部分患儿会出现病理性黄疸,黄疸时间持续较长,上升速度也较快,数值特别高。此类情况就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累及大脑可出现严重后遗症,即病理性黄疸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视频)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日龄相关。日常所讲的新生儿黄疸标准值主要是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不同,它是一个排它性的诊断,具体如下: 1、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和早产儿也会有区别,足月儿表现为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但是早产儿大部分是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以延迟到3-4周才消退; 3、每日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 4、血清胆红素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以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就是生理性黄疸的标准值。
    2023-08-02
  • 婴儿黄疸1个半月还没退是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黄疸1个半月还没退是怎么回事
    婴儿1个半月黄疸未消退,需就医检查,明确黄疸的程度、性质和病因。新生儿黄疸可以分成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7-10天,不超过2周可恢复,早产儿最长3-4周可以恢复,最晚不超过1月。婴儿1个半月没退黄疸说明宝宝的黄疸消退延迟,属于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按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以下情况: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大量的破坏,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结构或者酶的缺陷、感染、免疫等因素导致的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母乳性黄疸导致饥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液胆红素增高;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以影响到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如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者胆管受阻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同时有肝细胞的受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等。
    2023-08-02
  •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孩子黄疸高包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产生,大于胆红素的排泄,是暂时性的胆红素增高。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发病原因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结构或者酶的缺陷,感染、免疫等原因导致的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母乳性黄疸导致的饥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的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和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以影响到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者是胆管受阻,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胆道闭锁等。黄疸只是一个症状体征的诊断,在退黄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几天高峰期(视频)

    新生儿黄疸几天高峰期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高峰在第7天左右,新生儿的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峰时间并不相同,其主要特点如下:1、生理性黄疸:比较有规律性,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在7天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退,在14天左右基本消失。所以新生儿的黄疸只有在生理性黄疸时会有明显的高峰时间;2、病理性黄疸:并不能明显的体现高峰,有些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比较早,在早期进行干预之后可能会逐渐下降。也有些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是在生理性黄疸已经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黄疸的高峰期难以固定。新生儿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与出生之后红细胞的破坏以及肠肝循环没有发育完全,肝脏的代谢能力比较弱有关。出现生理性黄疸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干预,正常进行生理喂养即可,新生儿通过充分喂养,大便排便比较好,一般会在7-14天之后自行缓解。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应该及时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视频)

    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只需要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奶量、保持大便通畅即可,无需过度干预,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治疗。 由于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光疗,光疗的机理是通过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如果考虑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溶血性黄疸,除了光疗之外,还需根据黄疸的水平和贫血的程度,考虑采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甚至需要进行换血治疗降低宝宝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对于感染引起的黄疸而言,除了退黄以外,同时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考虑是因为胆道梗阻而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增高,则需进行外科干预。
    2023-08-02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处理(视频)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何处理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只需要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奶量、保持大便通畅即可,无需过度干预。而对于病理性黄疸则需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好,比如吃奶好,精神也好,黄疸不会出现得过早,也不会消退得过迟。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2周内消退。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现,4周内则会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较低,一般不会达到光疗的标准,胆红素水平也不会上升过快,每天上升不会超过5mg/dl,每小时不会超过0.5mg/dl。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