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

  • 孕妇橘子吃多会胎儿黄疸吗(视频)

    孕妇橘子吃多会胎儿黄疸吗
    孕妇吃橘子不会引起胎儿黄疸,胎儿出现黄疸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肤出现黄染。一般很多胎儿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与体内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有关,不是病态表现,也不需特殊处理。有些胎儿可能存在病理性黄疸,一出生就出现黄疸,甚至黄疸水平较高,说明胎儿存在病态,如感染、溶血病等引起胎儿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黄疸。橘子本身和胎儿体内胆红素的高低没有太大关系,有些人吃橘子较多会出现皮肤黄染,与橘子里的成分有关。但从孕妇和胎儿的角度,孕妇吃橘子和胎儿的黄疸作用机理不一样,所以孕妇吃橘子吃多了与胎儿黄疸没有直接关系。
    2023-08-02
  • 黄疸正常值多少可以打防疫针(视频)

    黄疸正常值多少可以打防疫针
    通常医学上,黄疸指数达到多少就可以或者不可以打预防针,并没有严格界定值。一般如果黄疸指数<15mg/dL时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打预防针,如果是属于病理性黄疸,则不建议打预防针。如果孩子到满月时打黄疸疫苗或者打乙肝第二针时,绝大多数孩子的黄疸都已经开始退尽,但是还有少数孩子出现母乳性黄疸,黄疸的时间会延迟1-3个月才能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黄疸指数≤15mg/dL,所以如果黄疸<15mg/dL,即使孩子有母乳性黄疸也可以打预防针,因为母乳性黄疸对孩子是没有伤害。但是当孩子处于病理性黄疸的状态,比如感染,特别是肝脏的病毒性感染或者胆道疾病时,胆红素指标>15mg/dL,这时不宜打预防针。
    2023-08-02
  • 蚕豆病宝宝如何减黄疸(视频)

    蚕豆病宝宝如何减黄疸
    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属于溶血性贫血,如果是新生儿宝宝,本身有新生儿黄疸又合并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会使宝宝的黄疸加重,有可能达到病理性黄疸的程度,这时为了减轻黄疸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蓝光照射:通过蓝光照射,皮肤通过照射以后会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发生分解,从而利于代谢、排泄到体外;2、应用白蛋白:输注白蛋白会使血液里游离的胆红素减少,成为结合胆红素,从而使胆红素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避免核黄疸的发生;3、全身换血:如果宝宝的胆红素的水平特别高,有可能导致核黄疸的状态,必要时可以进行全身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使胆红素的水平快速降至正常。
    2023-08-02
  • 小儿黄疸分类为哪几种类型(视频)

    小儿黄疸分类为哪几种类型
    黄疸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具体如下:1、生理性黄疸:多数小儿出生后的3-4天出现,通常持续7-14天后可以自行逐渐减退,最高值<12mg/dl,属于正常的生理性状态,无需任何的药物干预和治疗;2、病理性黄疸:除生理性黄疸外的黄疸,通常均称为病理性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复杂,可能分为以下几种原因,1、感染性因素,例如宫内感染、肠道感染或者出生后出现的感染,均可能造成黄疸的明显增加,引起病理性黄疸。2、母乳性黄疸,这是较为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如果数值不高,通常无需进行特别干预,可能会在1个月或更长时间逐渐缓解。3、肝胆疾病,例如出现先天胆道闭锁或肝脏疾病,会直接影响黄疸,并且较为严重。4、溶血性黄疸,通常属于最严重的黄疸,如果小儿与母亲的血型出现ABO血型不合,或者Rh血型不合,均可能造成严重的黄疸状态。
    2023-08-02
  • 出现黄疸后宝宝会有什么反应(视频)

    出现黄疸后宝宝会有什么反应
    宝宝反应和黄疸类型有关,具体如下:1、病理性黄疸:黄疸值升高后,会表现出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如果黄疸值持续升高,可能会合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进乳量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拒乳。胆红素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合并有高胆红素脑病,这时可能出现昏睡甚至昏迷,前囟门可能向上凸起,甚至可能出现抽搐发作;2、生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2-3天后的宝宝,此时会出现皮肤黄疸。早产儿一般在3-5天达到高峰,3-4周消退。足月儿一般在5-7天达到高峰,2周左右消退。除皮肤黏膜黄染外没有其它临床症状,且精神状态和睡眠良好,能够正常进食,不需要给予任何特殊处理。
    2023-08-02
  •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视频)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孩子出生之后3-4天,并逐渐增强,一般在7天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开始下降,一般在14天左右基本可以消退。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相对而言多数孩子的黄疸以生理性黄疸为主。孩子出生之后由于部分红细胞,也就是胎儿红细胞出现自行破坏,进而造成黄疸。另外孩子的肝脏代谢功能相对较弱,肠肝循环没有完善,这时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任何干预,可以自行缓解,对身体不会造成损伤。如果黄疸出现的较早,如在出生24小时左右的时间出现,或者出现快速增加,明显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的数值,也就是≥12mg/dl,在黄疸14天仍然没有消退,这些情况通常高度怀疑孩子出现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不同,对症治疗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病理性黄疸,也可以进行适当观察,如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数值升高不严重时,可以适当等待母亲的乳汁逐渐缓解。此外也有部分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2023-08-02
  • 小孩有黄疸怎么办(视频)

    小孩有黄疸怎么办
    孩子出现黄疸一般是在新生儿期。出现明显黄疸加重的情况,大致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方面,具体情况如下:1、生理性黄疸:是由于初生婴儿的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处理、转运、排泄功能不完善,造成一过性的体内胆红素增高,从而出现皮肤黄染。这类黄染一般出现相对较晚、进展慢、持续时间短,一般在出生后14天左右逐渐恢复至正常;2、病理性黄疸: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如果不能在家中自行判断,则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特殊的退黄治疗,对于特殊病因,如血型不合的溶血、肝脏疾病、特殊的遗传代谢病等疾病,需要进行相对应的病因治疗,以缓解黄疸造成的进一步损害。
    2023-08-02
  • 新生儿18天黄疸正常值(视频)

    新生儿18天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在18天的时候,黄疸正常数值应该<5-6mg/dl。孩子出生之后都会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3-4天之后出现,高峰期是在7-10天,不能>12mg/dl。逐渐到14天左右,基本上黄疸用眼睛看不到,这个时候黄疸数值是5-6mg/dl,18天左右通常不会继续出现黄疸,眼睛已经看不到黄疸,胆红素测试也会<5-6mg/dl。如果孩子18天时能够用眼睛看到黄疸,则属于异常状态,应该考虑病理性黄疸,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儿出生比较早,黄疸消退也比较慢,可能在21天左右才完全退掉,早产儿黄疸数值不>12mg/dl,也属于正常范围内。并不是所有黄疸都是生理性,对于出现比较早、高峰值>12mg/dl或者消退比较延迟,都考虑是病理性黄疸,不同的病理性黄疸治疗也不相同。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可以吗(视频)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可以吗
    患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母亲多喝水并没有帮助。母乳性黄疸是良性黄疸,是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的黄疸。黄疸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以内黄疸可自行消退,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需要与病理性黄疸进行鉴别。 病理性黄疸比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生后1-2天即可出现,且上升速度较快,黄疸值较高,超过正常标准。黄疸会出现退后复现,持续时间较长。正足月儿在2周以内黄疸会消退,早产儿在4周以内黄疸会消退。如果黄疸超过1个月以上仍未消退,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原因较多,婴儿期间最早需要排除的病理性黄疸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黄疸患儿大便颜色变浅或者颜色变白,建议在出生后2-3个月内确诊,有助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反复出现怎么办(视频)

    母乳性黄疸反复出现怎么办
    一般母乳性黄疸不会反复出现,如果黄疸反复出现,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因为病理性黄疸的特征为黄疸退而复出,或者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做特别处理,患儿生长均正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可正常接种预防针,黄疸可自行消退。 如果黄疸反复出现,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到医院评估。检查患儿大便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其他精神方面症状,以及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排除病理性黄疸。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