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悦芬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
    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与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1型糖尿病如果病时大于五年的情况下,我们要对糖尿病肾病进行筛查。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我们就对糖尿病肾病进行筛查。筛查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化验,一个是尿液,一个是血液。尿液我们要采用的是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血液我们主要看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化。从而计算肾小球的滤过率,来判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还有一个就是糖尿病的眼底病变,我们要请眼科会诊,看看有没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目前来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的滤过率是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最关键的三项。目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还是一个临床推测,主要根据尿中白蛋白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我们要除外非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比如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的快速下降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要进行转诊到肾内科,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目前为止肾穿刺、肾病理可以说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 胆囊疾病有什么症状(视频)

    胆囊疾病有什么症状
    胆囊如果得了疾病,有什么样的症状看胆囊是得了什么病,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症状。比方常见的胆囊结石为例,胆囊结石最多见,有胆囊结石的人,一开始多数人没有症状,不疼不痒,也不发烧。如果这个疾病发生发展,就可能引起急性病变,这时候就可能会有症状。急性胆囊炎可以引起胆囊区疼痛,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一个是胆囊区可以疼痛,也可以到后背疼痛,胆囊病变的疼痛也可以表现为右侧肩膀疼痛,叫放射痛,这是指的胆囊疼痛症状。胆囊有多种疾病,早期是不疼的。比方胆囊息肉不疼,胆囊癌早期也不疼,它引起发生发展,大的话才会疼就是癌痛,就是局部刺激症状。胆囊癌长大了刺激周围的器官,刺激神经,也是以右上腹肋缘下这个地方的疼痛为主,厉害的话会放射。胆囊病的症状主要是看胆囊疾病的发展轻重,比较轻的没有症状,重的以局部疼痛为主,再厉害的可能会出现胆囊疾病的并发症,比方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疼痛范围会到满腹疼痛。所以胆囊疾病的症状,可以从没有症状到有症状、到症状很重、到满腹症状,有这个发展的过程。
    2023-07-31
  • 腋下有疙瘩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腋下有疙瘩疼痛是什么原因
    导致腋下有疙瘩且伴有疼痛的原因具体如下: 1、腋窝里有较多淋巴结,如果淋巴结发炎,即淋巴结炎症,可引起疼痛; 2、其它部位有肿瘤,肿瘤可以转移到腋窝下,从而造成肿痛,此时需要到医院检查,往往要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淋巴结节肿大; 3、周围器官,比如乳腺疾病,乳腺有炎症时也可造成淋巴结炎症,乳腺肿瘤可转移至腋窝引起疼痛。 因此,腋窝出现肿块、疼痛时需要注意,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不能不重视,只吃药不行,可能会耽误病情。
    2023-08-02
  • 耳朵后面长了个硬包怎么办(视频)

    耳朵后面长了个硬包怎么办
    在门诊看病经常有患者来说,耳朵后边长了个包,到底怎么办来看医生的。长了一个包有很多种情况,比较多见的,耳后也有很多淋巴结,如果有炎症,长个包很可能是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增大最多见的是炎性结节,比方有感冒、局部有炎症,牙疼什么的,都可能造成淋巴结肿大。 如果是炎症,通过消炎感冒能治好以后,结节逐渐会消退,不需要外科大夫干预。淋巴结一增大很多人都紧张,万一不断增大,就怀疑患淋巴瘤。只有不停的长不停地增大,要做超声看一看它的结构什么样,如果要不消退,有可能需要做穿刺活检或者局部切除进行活检,这样来处理。 长一个包还有很多其他情况,比方脂肪瘤、纤维瘤,长肿瘤的情况也可以,还有皮脂腺囊肿,这个地方都可以发生,因为在身体别处长的体表肿瘤,耳后也可能长,所以说是有多种情况。 当然如果发现耳后长个东西,首先就是看医生,让医生给你选择,给你指导具体怎么办。但是大家不要太紧张,耳后长一个结节,真正很难治疗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多数都可以很容易治疗。
    2023-08-02
  • 淋巴结是什么(视频)

    淋巴结是什么
    身体有一个系统叫淋巴系统,全身血液淋巴组成一个整体的循环系统。淋巴系统里面有很多淋巴结,淋巴结分布到全身各处,有几百个淋巴结。 淋巴结的组织里边,就是身体的液体吸收到淋巴系统里边,淋巴结起的是综合免疫作用。淋巴液汇入到血液系统里边,所以跟血液系统组成到一起,叫血液循环系统,它起辅助性的作用。 淋巴结分布到全身各处,一般是和血管伴行,和很多动脉的血管伴行。淋巴结里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都是因为它和血液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里头有很多的淋巴细胞组成,这个淋巴细胞就起免疫作用。
    2023-08-02
  • 胆囊息肉5mm×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5mm×5mm严重吗
    胆囊息肉5mm×5mm,为中等大小的胆囊息肉,通常并不严重。胆囊息肉是人体较为多见的疾病,多数情况都是由于饮食过量、平时活动较少,或者经常不吃早餐,或者食用蔬菜、水果较少等因素引起。所以在胆囊息肉达到5mm×5mm时,患者只需随诊观察即可。患者同时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少吃肉、蛋、奶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让胆囊息肉发展变缓。如果首次发现5mm的胆囊息肉,建议患者半年内复查1次。如果通过复查,胆囊息肉生长缓慢,如果经过1年也无法增长1mm,可以改为每年复查1次,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的生长情况即可。
    2023-08-02
  • 胆囊息肉病变吃什么药(视频)

    胆囊息肉病变吃什么药
    胆囊息肉病变也是常说的胆囊息肉,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健康查体时可能有10%的人群都有患病。患者通常是发现胆囊息肉后较为紧张,想通过服用药物把胆囊息肉治愈或控制胆囊息肉病变。临床上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也尝试用利胆的药物或中成药进行治疗,但在临床经验中,治疗的数百例上千例的患者,观察结果效果不太明显。多数的胆囊息肉患者虽然吃药半年或1年,也没有明显效果,复查胆囊息肉时还会逐渐增长。胆囊息肉病变本身就是增长缓慢的疾病,所以虽然用药,但效果并没有明显观察到。因此对于胆囊息肉病变,多数情况下吃药的治疗效果有限,通常并不能通过药物,能够将胆囊息肉病变完全治愈。
    2023-08-02
  • 多发性胆囊息肉怎么治疗好(视频)

    多发性胆囊息肉怎么治疗好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包括多种情况,如胆固醇结晶性的息肉、真性息肉、良性肿瘤、早期胆囊癌、胆囊腺肌症等,其中较多见的是胆囊的胆固醇结晶引起的息肉,而胆固醇结晶引起的胆囊息肉,通常是多发性的胆囊息肉。通常要根据息肉的发生、发展情况,判断较好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如下:1、随诊观察:如果在早期发现胆囊多发性息肉,且是比较小的息肉,在5-6mm或7-8mm以下,一般是随诊观察、定期做B超,如半年到1年复查1次B超。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固醇结晶性息肉较多,而胆固醇结晶性息肉的癌变发生率较少,所以多发性胆囊息肉没有必要太积极去做手术,虽然肉多发,如果体积比较小,例如<8mm甚至<10mm,通常没有必要积极手术,随诊观察是较好的选择;2、手术治疗:如果胆囊息肉生长较快,如每年增加3mm,超过8mm可能考虑做手术。如果长期随诊观察,息肉达到10mm大小,可能也需要做胆囊切除或保胆取息肉的手术。
    2023-08-02
  • 脾脏囊肿如何治疗(视频)

    脾脏囊肿如何治疗
    在脾脏上长囊肿,囊性病变往往有三种类型,寄生虫性的脾脏囊性病变、真性囊肿、假性脾囊肿: 1、寄生虫性脾脏囊肿,治疗一般建议把整个脾脏摘除,包括寄生虫性的脾囊囊性病变。因为它本身部分切除很难,由于残留的还可以生长; 2、真性脾囊肿,治疗有多种选择,如果<5cm,一般不需治疗,因为它对人体没太多影响,如果它长得特别大有症状,可以选择开窗引流,在脾脏囊肿开一个窗户,然后里头囊液流出来,自体就可以吸收,不用切脾,如果脾脏上是多发囊肿,有很多又特别大,要把整个脾脏加囊肿全部摘除; 3、假性囊肿,要看具体其他的疾病情况,是做切除还是做引流,或是穿刺引流等多种方法。现在做脾脏手术,以前是开刀做手术摘脾,现在发展是做微创脾脏摘除,就是通过腹腔镜,肚子上打几个小孔,就可以把脾脏摘除。做腹腔镜微创脾脏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2023-08-02
  •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视频)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脏手术最大的就是换肝,整个肝脏都换。肝移植手术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肝移植早期并发症,换肝时里面有很多接口,如接血管、接胆管,如果接的血管比较细小,可能会造成狭窄,造成肝血供不足,或肝胆管狭窄,这些都可能会造成近期并发症,还会有出血。 远期并发症是移植的肝可能不成功,虽然肝移植成功,但是没有功能,也可能是因为缺血原因造成。还有重要的并发症就是免疫排斥反应,即移植的肝和原来很多免疫指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现在已经有很多药可以调整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多数可以控制,但是有少数会造成肝没有功能。如原来是肝癌患者,移植以后过几年,特别容易再长肝癌,也算是远期的一种并发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