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 血糖高会不会引起昏迷(音频)

    血糖高会不会引起昏迷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如果血糖控制欠佳,持续偏高的话,有可能会引起昏迷,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最主要的是两个:第一个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二个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这两个急性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对患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n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常见于青年人,特别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这是因为患者本身对自己的血糖控制的情况不是很清楚,意识不够,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之内急剧增高,引起一个葡萄糖利用效率明显下降,通过脂肪来代谢最终发生酮症,如果酮症持续不断的恶化就会形成代谢性酸中毒。\n而高渗性昏迷的话更常见于老年人,因为这种患者的话有可能依从性比较差,而且整个病情的监测也不是很规律,同时合并比较多的基础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血糖持续偏高的话就会引起高渗性昏迷的表现。
  • 血糖高的危险(音频)

    血糖高的危险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血糖如果偏高,是很危险的,这种危险程度主要是同血糖偏高的程度,以及血糖偏高的时间相关,如果血糖长期大于16.7mmol/L的话,对于血糖高的患者也就很容易产生急性并发症,比如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这两个疾病,所以说16.7mmol/L这个指标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血糖偏高的时间非常长,比如说超过5年、10年,患者就很有可能产生各种慢性并发症,比如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等,严重的话有可能会产生急性的心脑血管事件和糖尿病足的发生。所以说对于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规范合理的控制血糖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为高血糖所带来的风险,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什么(音频)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什么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治疗涵盖很多方面,经典的是五架马车理论,具体如下: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不管采取什么治疗方法,饮食都是很关键的,而且每天都需要严格遵守。2、运动,合适的运动对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非常必要。3、血糖的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不管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血糖的监测都是很必需的,因为只有通过血糖的监测,才能清楚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才有利于临床调整治疗方案。4、糖尿病的教育,对于患者而言需要成为半个糖尿病的医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对这个病产生足够的了解,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治疗。5、最关键的就是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的口服降糖药有七大类,非口服降糖药主要是胰岛素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
  • 糖尿病一般都是在什么年龄(音频)

    糖尿病一般都是在什么年龄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经过了多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所提示的,这类人群如果存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的危险因素,就要很警惕自己的血糖情况,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属于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这些情况下就需要去医院及时进行评估,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的情况。因为平时普通体检有局限性,只会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血糖,而不会检测餐后2h的血糖,这样对于单纯餐后血糖偏高的糖尿病患者,就会产生漏诊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时进行糖代谢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对于患者早期干预、早期及时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
  • 糖尿病能吃咸鸭蛋吗(音频)

    糖尿病能吃咸鸭蛋吗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咸鸭蛋糖尿病患者尽可能的避免食用,因为咸鸭蛋是属于很典型的高胆固醇、高盐的食物。这种食物对血管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管是非常敏感的。这是因为患者很容易在病情控制欠佳的情况下,合并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这几个并发症是属于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并发症的延缓和预防,除了血糖控制最基本的措施之外,饮食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是以糖尿病饮食为基准,低盐、低脂的饮食也是很有必要的。咸鸭蛋就是完全不符合低盐、低脂饮食的标准,如果经常吃咸鸭蛋很容易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音频)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要使用中成药推荐消渴丸,消渴丸也是目前唯一的进入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中成药。虽然消渴丸作为中成药,但是这个药物发挥降血糖最主要的作用,仍是里面的格列本脲这种成分,格列本脲作为很经典的磺脲类促泌剂,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少了,在二、三十年前这个药物应用非常广泛,因为降血糖的效果非常显著。后来因为低血糖的风险比较高,所以格列本脲就很少使用。而消渴丸含有一定量的格列本脲,这是发挥降血糖作用最主要的成分,消渴丸其他的中药成分也有改善血糖代谢的作用。所以消渴丸这样的药物从国家的指南出发,是可以推荐给糖尿病患者使用的。
  • 23岁得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音频)

    23岁得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如果23岁就患有糖尿病,必须明确糖尿病的类型,也就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一般23岁得1型糖尿病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患者的糖尿病抗体是阳性,同时伴有消瘦,酮症酸中毒比较明显,就可以诊断为1型糖尿病,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功能往往是绝对缺乏的状态,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测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终身使用胰岛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如果是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存在肥胖的情况,而且存在胰岛功能。针对23岁就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最关键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指导,因为患者的年纪比较轻,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胰岛功能是很有必要的,患者要及时减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在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之后配合口服药物治疗,这是对于23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推荐的治疗方法。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如何降低血糖(音频)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如何降低血糖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对于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有很多方法:一、肯定是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二甲双胍,目前主要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七大类,这七大类降糖药可以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发挥降低血糖的效果。二、胰岛素,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也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体内激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胰岛素的使用,每一个患者整体的胰岛素方案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需要使用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的方案来进行血糖的把控,有些可能每天需要进行两次预混胰岛素的方案来调节血糖。三、使用胰岛素皮下泵,也就是使用专门的机器来进行降低血糖的处理,这种皮下泵是很微型的机器,植入到患者的肚子,通过电脑程序的调控满足降低血糖的要求。
  • 血糖高和心率的关系(音频)

    血糖高和心率的关系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高的整个过程当中,对心跳是会有影响的。总的来讲血糖控制越差、血糖越偏高,心跳就会越快。这是因为在血糖高的情况下,患者的身体是属于应激的状态,血浆渗透压也是明显的改变,对心脏的负荷就会明显增大,容易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最终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引起心跳偏快。\n同时,血糖明显偏高的患者如果长期控制欠佳,容易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最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脏的疾病。不管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好,还是心力衰竭也好,这几个疾病在病情控制欠佳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的症状就是心跳快,也是所谓的心慌这样的表现,所以说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及时的控制血糖、控制病情是很关键的。
  • 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以下几类:1、最具特征性代表性的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比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属于很典型的微血管病变,这类疾病的特点就是会出现弥漫性微血管障碍、微循环障碍。2、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所导致的心血管病变以及脑血管病变,这类病变现在的发病率很高。3、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最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4、糖尿病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控制欠佳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残疾、死亡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