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 胆结石手术后多久能吃荤(视频)

    胆结石手术后多久能吃荤
    荤通常是指肉类,主要可补充蛋白质。多数患者胆结石手术后1-2周可以开始补充蛋白质,一般不必担心蛋白质饮食导致消化不良。但一般蛋白质来源不仅是瘦肉,蛋清、豆制品、奶制品等均可提供蛋白质。但肉类可能含有较多脂肪,进食含有较多脂肪类的食物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故短时间内不食用肉类食品一般对身体影响较小,但长时间食素可引起营养不良,故可通过其他蛋白质来源进行补充。
    2023-08-02
  • 胰腺癌患者食谱(视频)

    胰腺癌患者食谱
    因为胰腺癌患者本身由于胰酶缺乏,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所以应尽量摄入清淡、高蛋白食物。患者可以食用鸡蛋或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等,但肉制品应尽量煮烂,使其更易被消化、吸收。患者应少量多餐,同时食物制作不应过于油腻,应以清淡为主。胰腺癌患者还需要保持大便通畅,临床经常给患者补充胰酶等消化酶,从而促进消化。因此胰腺癌患者不应对饮食产生畏惧,而应积极少量多餐,从而保持良好营养状态,以应对下一步治疗。
    2023-08-02
  •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胆囊癌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患者可能仅有右上腹不适或者消化不良表现,可能只是隐痛。胆囊癌到中晚期时患者会出现明显消瘦和剧烈疼痛,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甚至出现恶病质、腹水。 因此,对于胆囊癌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最重要的是定期体检,只有通过定期体检才可以及早发现胆囊的癌前病变,及早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2023-08-02
  •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视频)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大肠癌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前四位肿瘤之一,而它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是那么典型,但是也有一些信号让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具体如下: 1、比如排便习惯改变,有的人会出现反复便秘发生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总有便意; 2、会出现便质的异常或者大便形状的改变,比如大便变得有点稀了或者颜色有点发黑,或者大便变细了,甚至还有凹槽,这些都提示可能在肠壁上有一些息肉或者肿瘤的发生; 3、常提到的大便带血是发现大肠癌的最直接的证据; 4、有的时候会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往往也提示着腹部病变的发生; 5、有些人会出现一些贫血、消瘦症状; 6、有些人还会出现长期胀气,包括莫名的一些情绪改变,这些都提示着可能和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当出现这些情况需要我们及时到专业科室,比如肛肠科、肿瘤科或者肿瘤外科及时就诊。通过一些简单的筛查,就能够判定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得了结肠炎、是得了结肠溃疡,还是结肠息肉、结肠癌或者直肠癌,及时的鉴别有助于我们及早发现自己的病灶,及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肝脏介入治疗要住院几天(视频)

    肝脏介入治疗要住院几天
    肝脏介入手术一般住院5-7天,首先要完成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做好手术准备才能进行手术,术后需要根据病情恢复情况确定出院时间。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术前需要先控制和改善基础疾病,符合手术指征后才能进行手术。 肝脏介入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反应,最常见腹部疼痛和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出血、感染、肝功能变差等,需要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后才能出院。因此肝脏介入治疗后需要住院几天无明确规定,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果术后恢复快,一般术后2-3天可以出院,恢复慢的患者需要1-2周。
    2023-08-02
  • 肝腹水症状有哪些(视频)

    肝腹水症状有哪些
    肝腹水的首要症状为腹围增大,临床中部分患者就诊,表述自己肚子变大,但身体其它部位在消瘦,这是肝腹水最主要的表现。肝腹水患者还伴随其它症状,比如腹胀、消化不良、嗳气、腹泻。如果肝腹水伴发感染,这时患者会出现较剧烈的腹痛,腹痛时有可能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肝腹水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会伴随更严重的问题,包括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损坏肾脏。
    2023-08-02
  • 胆囊结石多大需要手术(视频)

    胆囊结石多大需要手术
    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不止取决于胆囊结石的大小,还需根据结石相关症状,胆囊形态、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出现胆结石相关并发症决定是否需进行外科手术。如果仅依据胆囊结石大小而定,则单发胆囊结石直径>3cm,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原因在于这种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风险提高。大多数胆囊结石手术适应症是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包括反复发作胆绞痛、急性胆囊炎,同时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发作的胆结石患者,或长期反复出现慢性胆囊炎,包括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大小、形态、功能出现异常,胆囊萎缩或胆囊充满型结石,以及胆囊壁明显增厚存在癌变风险,这种情况都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果胆囊大小、形态、功能均正常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建议可通过定期检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2023-08-02
  • 腹股沟直疝不治疗后果(视频)

    腹股沟直疝不治疗后果
    一旦出现腹股沟直疝,应及时处理。若不进行治疗,腹腔内容物会经过腹壁缺损向外膨出,不仅会引起腹胀,而且长期的腹腔内容物反复经过壁缺损向外膨出,会导致腹壁缺损越来越大,腹腔内容物越来越多,从而引起肿块越来越大。若疝出的是肠管,会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影响美观。 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股沟直疝的嵌顿,若嵌顿的是网膜,情况相对会好一点,但若嵌顿的是肠管,会引起肠缺血、坏死,甚至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以及肠梗阻的发生,这些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采取肠切除、肠吻合的手术。
    2023-08-02
  • 为什么会得慢性胆囊炎(视频)

    为什么会得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长期存在结石、胆道梗阻可导致胆囊的慢性炎症,引起胆囊区隐痛、腹胀、消化不良,有时可能会有急性发作的情况,临床上也要引起重视。其原因主要包括: 1、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引起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汁早晨会规律的排泄,如果长期得不到食物或者食物过量,导致排泄异常,进而引起胆囊炎症; 2、血脂过高导致脂肪血,易诱发胆囊炎,甚至进而诱发胰腺炎; 3、胆道梗阻引起炎症梗阻,导致排泄不良。急性期过后因为病因还有可能存在,所以还是会有持续炎症; 4、寄生虫虫卵、虫体刺激引起的感染; 5、细菌、病毒的感染引发全身脏器的感染,导致胆囊炎。
    2023-08-02
  • 慢性胆囊炎的介绍(视频)

    慢性胆囊炎的介绍
    慢性胆囊炎不同于急性胆囊炎,其特征具体如下: 1、通常有急性发作的过程,但在发作之后,由于未去除胆囊炎的病因,从而导致胆囊炎变成慢性的病程; 2、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持续性的疼痛,在发作过程中会有所缓解; 3、主要的诱因包括高脂饮食、酒精的摄入; 4、慢性胆囊炎的病人除了疼痛,可能还会伴随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打嗝、腹胀、嗳气、反酸、恶心易呕等; 5、如果是反复的慢性胆囊炎呈急性发作,则建议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慢性胆囊炎可以反反复复急性发作,每一次急性发作可能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感染,故应积极处理。但是有部分慢性胆囊炎的病人在缓解期的时候,即在急性治疗之后没有任何症状,则可以继续观察。该类胆囊炎在饮食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反复发作,可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