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早期脂肪肝无典型症状,易忽视导致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脂肪性肝炎进而加重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阶段出现肝功能异常,如酶脂增高、白蛋白减低,出现浮肿、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样便、门脉高压、腹水、脾功能亢进、三系减少、牙龈出血、鼻钮、静脉曲张、呕血、黑便、昏迷、感染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展至肝衰竭后救治希望渺茫,患者生存期平均4-5年。
    2023-07-31
  • 胆囊炎怎么诊断(视频)

    胆囊炎怎么诊断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有以下方面: 1、多以食用油腻的食物为诱发; 2、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并伴有阵发性的加重,可向右肩胛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 3、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的情况,少数可见黄疸; 4、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内有浮动的光点,伴有结石的可出现结石影像。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有以下几条: 1、持续性右上腹的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肩胛区的疼痛; 2、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与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3、B超可以看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 如出现以上明显的不良症状,请及时就医。
    2023-07-31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表现(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表现
    十二指肠溃疡大多数会有一些临床表现,如上腹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上腹痛的规律一般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可略缓解,还有夜间痛。还可伴有其它的消化不良表现,如上腹胀、恶心、打嗝等。严重者可出现黑便,轻度、少量、短暂的黑便可没有过多的临床表现。如果持续的时间长,可出现失血性贫血的表现,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还在胃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部局限性的黏膜凹陷,可附着白苔,大小不等。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在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胃镜下的表现做出诊断。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无特征性症状,常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具体表现如下: 1、痞满:表现为饭后胃胀、痞满不适; 2、嗳气:俗称嗝气。即使未进食仍然出现嗳气; 3、隐痛:无明显规律性,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饭后隐痛不适; 4、食欲不振:表现为无食欲,吃饭不香; 5、大便不成形。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临床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长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用解痉剂及抗酸剂效果不好;腹胀约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还有约占50%的患者有嗳气等症状;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另外包括一些不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持续间断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肠易激综合征常与其它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暴发。 按照大便性状将IBS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我国以腹泻型多见。IBS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被认为是胃肠功能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调控异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泻、便秘、腹胀,胃肠道症状,如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此外,还有肠外症状,如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目前肠易激综合征只限于对症处理,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3-07-31
  • 肠功能紊乱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区别(视频)

    肠功能紊乱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区别
    肠功能紊乱一般是暂时性的状况,如进食不洁食物、过饱、食物冷热交替、消化不良、着急生气等均可引起短暂功能紊乱。上述功能紊乱通过自身调节,饮食注意或药物治疗可缓解。但肠易激综合征病史较长,属于功能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症状需持续3个月到半年以上,且治疗上除针对肠道药物外,如解痉止疼药物,一般还要加上抗精神焦虑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病史相对较长,与精神情绪相关,肠功能紊乱即短暂性的功能紊乱,经过调节可快速恢复。
    2023-07-31
  • 1岁宝宝急性肠胃炎怎么办(视频)

    1岁宝宝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1岁宝宝出现急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2周以内有腹泻、呕吐症状。具体治疗方式根据不同原因分为以下三种: 1、受凉导致急性肠胃炎,可用热水袋、敷贴等加强腹部保暖,或做推拿、按摩缓解症状; 2、与进食有关,也称食饵性急性肠胃炎,因进食太多不宜消化的食物,引起胃肠功能消化不良,建议短期内减少进食量,以清淡饮食为主; 3、感染引起急性肠胃炎,如病毒感染,如果出现呕吐严重,需休息3-4h后再进食,如果腹泻较严重,同时要口服补液盐或益生菌,防止脱水情况。
    2023-07-31
  • 小儿急性肠胃炎怎么办(视频)

    小儿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在临床并不少见,特别是夏秋季更多,表现一般都伴有发烧,大便腹泻,严重的时候会有呕吐,宝宝的精神不太好、厌食。一般大部分跟炎症有关系,尽量能到医院就诊,不像一般的消化不良,炎症首先应该到医院查血、查大便,看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若诊断清楚,医生会给消炎药,病毒和细菌有相应的消炎药。 饮食一定要注意,急性肠胃炎的宝宝能禁食最好,如果要是宝宝不是很重,吐的又不是很厉害,可以少量的吃点清淡的,好消化的、温的、量不要太多。要注意休息,孩子本身又吐又拉,消耗比较厉害,多休息对体能恢复、免疫力、疾病的恢复有好处,必要时候要加调节胃肠功能的益生菌或小中药,对胃肠恢复有帮助。如果吐得、拉得比较厉害,要适当补液,别脱水,脱水宝宝会发生并发症。总而言之,不要特别大意,尽快就医,查血、查大便,尽量消炎症,恢复胃肠功能,逐渐减轻症状。
    2023-07-31
  • 肥胖导致的疾病有什么(视频)

    肥胖导致的疾病有什么
    从体重增加、超重到进入肥胖状态,可以导致以下常见疾病:1、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参数的变化,例如出现糖耐量异常、脂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的产生等,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尿酸增加、腰围或腰臀比的增加、体重指数增加等。长此以往,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即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2、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可以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胰腺的脂肪堆积,导致胰腺炎,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等表现;3、肾脏疾病:可以导致肾病的发生,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例如出现蛋白尿、肾脏增大等,最终走向肥胖相关性的终末期肾病;4、骨骼疾病:此外肥胖会影响身体的机械性结构、物理结构,导致脊柱的异常受力以及出现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异常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