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胆囊息肉能不能治疗(视频)

    胆囊息肉能不能治疗
    胆囊息肉可以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指胆囊壁向胆囊腔产生隆起性病,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瘤样息肉、胆囊腺肌病等,治疗如下:1、单纯胆囊息肉:<1cm,可以进行观察,无需特殊处理;2、其他类型:胆囊息肉1cm以上,或虽未达1cm,但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建议病人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3、胆囊腺瘤样息肉或胆囊腺肌病:通过B超检查发现通常存在潜在恶变,也建议病人早期手术切除,避免息肉恶变,若恶变后再进行治疗,会给病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口苦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口苦吗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口苦的症状,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胆囊腔面的局限隆起性病变,若息肉直径<1cm,则患者不存在任何症状,此时进行动态观察及B超检查即可。若息肉逐渐长大,直径>1cm,则癌变几率会大幅度上升,此时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也不会引起口苦症状。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后,如果胃肠道功能减退,无法有效进入小肠,则会使胆汁逆蠕动进入胃,从而出现口苦。若同时发现患者合并有胆囊息肉,无需急于处理胆囊息肉,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运用药物,如吗丁啉等,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通过综合治疗,可使胃肠道蠕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口苦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2023-08-02
  • 单发性胆囊息肉的危害性(视频)

    单发性胆囊息肉的危害性
    单发性胆囊息肉的危害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胆囊息肉<1cm:癌变率可能是1%-5%,无需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只需每年进行一次B超体检,观察胆囊息肉直径变化即可;2、胆囊息肉≥1cm:如果胆囊息肉在观察过程中迅速增大,直径≥1cm,癌变率可以达到50%-60%,同时伴随相应症状,比如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阳性,需要提前进行胆囊摘除术,避免胆囊息肉恶变的情况发生。因为胆囊癌的恶性程度特别高,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一直长大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一直长大吗
    胆囊息肉在观察过程中有可能会增大,但不能一概而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胆囊息肉是由于胆固醇的刺激导致的胆囊黏膜的隆起性病变。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和相应的处理方式,如食用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降低血脂水平,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可能胆囊息肉缺乏刺激后不再长大,甚至可以慢慢消失。如果患者持续处在高脂饮食的状态,比如大量食用高胆固醇、高代谢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海鲜,同时大量饮酒,均可反复刺激、诱使胆囊息肉持续增长。当胆囊息肉增大到1cm以上,胆囊息肉的癌变率会大幅提升,所以需要警惕持续增大的息肉。总而言之,通过饮食和运动的疗法使胆囊息肉保持在静息状态,无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是全麻吗(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是全麻吗
    胆囊息肉手术通常采取全麻的方式,目前胆囊息肉手术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属于上腹部的手术,胆囊息肉手术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腰麻:在80年代、90年代,部分医院会采取腰麻进行胆囊息肉手术,即从患者脊椎注入麻醉药的方式进行麻醉;2、全麻:随着时代的进步,患者针对胆囊息肉手术的要求与安全提高,通常麻醉方式以全麻方式为主。即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手术时会通过脐下进入创口,然后注入大量二氧化碳使腹内压增高,继而提供较好空间,便于手术操作。此时患者如果采取腰麻或其他麻醉则会感觉到痛苦,不能全程、有效地监测呼吸道、血液情况。而如果采取全麻的方式,患者全程并无相关感觉,同时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呼吸道的管理。
    2023-08-02
  •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疼吗(视频)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疼吗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不会疼痛,当胆囊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如>1cm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隐痛、胀痛等症状。同时由于反复炎症刺激,可使>1cm的胆囊息肉发生癌变几率较高,通常可达到50%-60%,此时需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摘除,以避免息肉发生恶变。在正常情况下需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占胆囊切除的95%,通常手术时间较短且仅需10-20分钟,创伤也较小且出血量在3-5ml,术后6小时左右患者清醒后可自行如厕,术后第2天患者可回家休息疗养。胆囊息肉微创术对患者创伤较小,通常不会出现疼痛或其他不良反应,且该手术也被证实为安全、快捷的手术方式。因此,患者无需对手术有过多担心,而且术后恢复较快,基本5天左右可恢复术前正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状态。
    2023-08-02
  • 胆管癌眼睛发黄能活几天(视频)

    胆管癌眼睛发黄能活几天
    胆管癌患者如果眼睛发黄,即出现黄疸,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可能患者存活期为3-6个月。但如果疏通胆管并放入胆道支架,再配合化疗或者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存活期可以达到1-2年甚至更长时间。常见的胆管癌为肝门部胆管癌,可以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放受到阻碍,胆汁不能有效排放至消化道,可能会逆流到血液循环中,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而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伴有皮肤瘙痒症状。出现以上表现时,代表胆管已经被堵塞,可以通过CT、磁共振来判断肿块大小、位置,判断是否有手术切除的机会。70%-80%的肝门部胆管癌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时机,只能通过其他治疗方法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活寿命的治疗目的。
    2023-08-02
  • 一年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多发肝囊肿(视频)

    一年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多发肝囊肿
    目前肝囊肿发病原因并未明确,体检发现1年之内有较多肝囊肿,可通过进一步治疗进行排查。肝囊肿发病的常见原因为肝细胞分泌胆汁,由于某种原因未得到充分引流,可以积蓄在肝细胞间隙中形成囊肿。患者不会有症状,通常体检时通过B超或CT发现一个或多个囊肿,一般直径为数毫米甚至1-2cm,可采取动态观察。如果患者出现相应症状,或观察过程中囊肿突然增长,此时可能需通过手术开窗处理,将囊肿进行引流或进行囊壁烧灼。大部分囊肿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采取动态观察方法即可,怀疑恶性病变时,可能需要进行甲胎蛋白检查或B超鉴别良、恶性。有经验的B超医生,通过一次B超检查即可判断是否为囊肿,是否需要定期随访。
    2023-08-02
  • 胆囊癌晚期患者最长能活多久(视频)

    胆囊癌晚期患者最长能活多久
    胆囊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不超过3个月,因为胆囊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甚至超过胰腺癌,恶变进展较为迅速,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急剧消瘦、迅速衰竭,但胆囊癌可以防治。胆囊癌发病的原因与基础通常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存在密切关系。若胆囊息肉的直径在1cm以上,癌变率可以达50%-60%,可以因为反复炎症而诱发胆囊癌变。若患者胆囊结石的直径达到3cm,则癌变几率可以达到80%。所以患者体检发现存在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时,若直径迅速增大,则需早期将胆囊摘除。患者在疾病早期仅存在炎症的表现,切除胆囊后不遗留后遗症。但若疾病发生恶变,性质则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甚至到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可能在3个月左右。
    2023-08-02
  •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视频)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
    胆囊癌早期可能无任何症状表现,也可能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上消化道不适以及进食出现饱胀感,通常无较大特异性。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当结石导致的炎症反复刺激后,导致胆囊癌变,而胆囊癌本身无特异症状,但可能出现胆囊炎症状。胆囊炎若未得到有效处理,可逐渐癌变或进一步进展为晚期。治疗胆囊癌的关键为早期对胆囊结石或胆囊炎进行控制、处理。早期胆囊反复发生炎症或胆囊壁发生增厚时,提示胆囊有炎性高危因素,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情况,此时可将胆囊摘除。若不进行治疗,可能有癌变风险,癌变后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均不理想,即使为早期胆囊癌,生存时限也仅为2-3年。只有早期发现、积极处理,才可避免胆囊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