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胆囊结石能喝酒吗(视频)

    胆囊结石能喝酒吗
    胆囊结石患者尽量不要喝酒,胆囊结石患者的饮食禁忌主要是尽量避免高脂肪和高代谢食品,其中也包含酒精。饮酒后会大幅度增加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导致胆固醇升高,可能导致结石扩大,还有可能导致胆囊因结石增大而出现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诱发胆囊炎症。胆囊结石患者应尽量避免喝酒,或进食高脂肪和高代谢食物,如肥肉、扣肉和动物内脏等,此类食物容易增加血液中的血脂水平,促使结石扩大。酒精、肥肉或扣肉等物质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胆汁参与到脂肪乳化过程中,摄入食物过多,对肝脏的胆汁分泌和排放负担加重,甚至会诱发胆囊炎症。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病变胆囊,便可根本上解决问题。
    2023-08-02
  • 胆囊结石能吃糯米甜酒吗(视频)

    胆囊结石能吃糯米甜酒吗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建议避免食用糯米甜酒。糯米甜酒是含有少量酒精的食物,而酒精类食物摄入后可能增加内脏血流速度,导致存在结石、炎症的胆囊出现充血水肿,胆囊在收缩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在此基础上诱发胆囊炎症。胆囊炎症患者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墨菲征阳性,甚至伴有发烧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选择以蔬菜、水果为主的清淡食物,如包菜、韭菜、苹果、梨子、西瓜等,不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同时可避免胆囊炎发生。对于胆囊结石,建议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病变胆囊切除。
    2023-08-02
  • 胆囊结石会随大便排掉吗(视频)

    胆囊结石会随大便排掉吗
    如果患者的胆囊结石较小,有几率排到胆管的下段,再进入到十二指肠而随大便排出,但此时属于少见的情况。大部分的胆囊结石,通常不能通过胆囊的收缩,进入到胆管的下段,即大部分胆囊结石还是储留在胆囊内。极个别情况,患者的胆囊结石只有3-4mm,通过胆囊收缩可以进入胆管下段,再进入到十二指肠,可以随大便排掉,但几率特别低。无论胆囊结石的数目多少,储留在胆囊内未必引起症状。患者在观察过程中通过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结石可以长期维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长期保持在1cm以内的胆囊结石,可以不予特殊处理,但如果胆囊结石达到1cm以上,不能再幻想胆囊结石可以自行排到胆管下端而随大便排出。此时需要通过手术摘除病变的胆囊,胆囊结石自然被消灭,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2023-08-02
  • 血液胆汁酸偏高原因(视频)

    血液胆汁酸偏高原因
    血液中胆汁酸增高,可以是生理性原因,也可以是病理性原因。胆汁酸主要的来源就是血液中的胆固醇,胆固醇在肝脏里面进行分解代谢以后,代谢产物之一就是胆汁酸。胆汁酸升高跟生理或者病理的原因有密切的关系,具体的描述如下:1、生理性原因:怀孕或者劳累可以引起胆汁酸增高,过度劳累影响了肝脏的分解、代谢功能。孕妇可以出现肝功能及其他器官的功能改变,也可以出现胆汁酸增高。经过调理,劳累则需要休息,孕妇则妊娠结束就可以恢复到正常;2、病理性原因:内科或者外科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也可以引起胆汁酸增高。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胆汁酸增高,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或药物的肝损害或者是外科原因,像胆石症或者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就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戒酒,以及停止使用对肝脏损害的药物,或者通过外科手段把结石、肿瘤切除、取净,然后保持胆道的通畅。胆汁酸增高的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2023-08-02
  •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原因造成(视频)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胆囊腺肌症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常见如下:1、炎症刺激:胆囊因为某个部位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的平滑肌增厚,形成胆囊腺肌症;2、不规律收缩:胆囊出现不规律的收缩,导致部分平滑肌肥厚、增生。胆囊腺肌症一旦发现后,要求病人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虽然胆囊腺肌症本身是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癌变率,如果不早期把胆囊切除,在以后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出现癌变,则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时限受到巨大的影响。
    2023-08-02
  • 肝脏炎性假瘤CT表现(视频)

    肝脏炎性假瘤CT表现
    对于肝脏炎性假瘤,CT可表现为边缘强化、瘤体密度不均,甚至出现坏死。而在患者进行体检或出现相关症状时,如右上腹压痛、胀痛,经过CT检查可能会发现占位性病变。若既往出现过发烧、肝脓肿,可以转变成炎性假瘤,属于在炎症的基础上进展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而CT上也可以出现强化,因为有血流供应。此类患者如果发生感染,肝脏炎性假瘤内可以出现坏死、液化,需要与肝癌进行鉴别。若肝脏炎性假瘤处于炎症转变期,患者不发烧,也无特别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发烧,需要采取手术切除病变肝叶、肝脏,重要的是通过穿刺取出病变细胞,或将手术切除的标本送到病理科,进行良恶性的鉴别。
    2023-08-03
  • 体检肝有问题怎么回事(视频)

    体检肝有问题怎么回事
    患者通过体检可发现肝脏有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内科性问题:往往是肝功能改变,如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倒置,可考虑为病毒或酒精性急性肝损害。患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或B超检查,以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保肝、护肝药物,对病毒进行控制,患者还需戒酒,以使肝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2、外科性问题:当在影像学中发现胆囊或胆管结石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将胆囊切除,或通过胆总管探查,打开胆总管将结石尽量取尽,并放置T管引流。因此当体检发现患者肝功能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避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肝豆状核变性怎样确诊(视频)

    肝豆状核变性怎样确诊
    肝豆状核变性可以通过尿酮、血清中铜蓝蛋白以及肝细胞穿刺活检确诊。若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尿酮数值大幅升高,表明患者的肝脏对酮属于无法利用的状态。此时可进行肝细胞穿刺活检,通过B超引导获取一定的肝细胞组织,并在病理科显微镜下判定是否存在肝豆状核变性。豆状核变性属于遗传性疾病,常见于脑部及肝部病变。由于患者的基因功能缺失,导致酮无法在体内得到有效利用,使酮聚集在脑部或肝部。因此,豆状核变性可分为脑性、肝性以及混合性,脑部易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对于此类疾病,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移植,虽然其他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解决疾病。
    2023-08-03
  • 乙肝感染恢复期会传染给别人吗(视频)

    乙肝感染恢复期会传染给别人吗
    通常情况下,乙肝感染恢复期的患者不会将疾病传染给别人。在乙肝感染恢复期,病毒滴度可能已经被完全控制,或处于较低水平,此时病毒通过血液或其他方式传播的几率较小。此时患者通过自身免疫力或结合药物治疗,已将大部分病毒消灭干净。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感染、携带的人群较多,不可以依靠病毒滴度少而预防传播,如果患者病毒滴度高,则具有较强传染性。此时较好的防御方式,是通过注射疫苗后获得乙肝表面抗体,即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可避免病毒传播。
    2023-08-03
  • 肝炎患者禁吃食物(视频)

    肝炎患者禁吃食物
    肝炎患者发作时,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高代谢类的食物,如肥肉、扣肉、动物内脏等,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动物的精蛋白为主较清淡的食物。肝炎有很多种,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的临床症状基本类似。患者可以出现肝病酶学的升高、胆红素的增高、白蛋白的降低,意味着肝脏合成、分解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此时患者如果摄入的高脂肪、高代谢的食物,则需要肝脏分泌足够的胆汁,才能参与到消化。因为脂肪的乳化,胆汁起到较关键的作用,并且分解消化以后,摄进去的血脂,分解代谢也在肝胆里进行,会加重肝炎的症状,并且加重肝功能破坏的程度。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