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如何判断自己有胆囊炎(视频)

    如何判断自己有胆囊炎
    临床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是否患有胆囊炎:1、临床症状:可以通过右上腹是否胀痛及隐痛、是否食欲不振,进食后出现饱胀不适,疼痛时出现发烧表现等进行大概判断。胆囊发生炎症时,可以出现右上腹的病理性临床因素,若出现右上腹压痛、胀痛,同时伴发烧时,可以考虑患胆囊炎。但胆囊炎症通常与某些上腹部其他病变相类似,比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或者肠道炎症等;2、医学检查:若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检查。通过B超快捷检查后,即可观察胆囊壁是否水肿、增厚,胆囊周围是否存在渗液。此外,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升高。如果出现此类症状,胆囊炎最佳治疗方法为手术,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摘除后,临床症状将自然消失及控制。
    2023-07-31
  • 胆囊炎呕吐是怎么回事(视频)

    胆囊炎呕吐是怎么回事
    胆囊炎患者出现呕吐,通常是由于局部炎症诱发植物神经紊乱,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胆囊出现病变如结石、息肉,阻塞胆囊管,使得排空不畅,从而引起大量炎症、肿胀。若患者胆囊肿胀至相应程度,内部黏性液体可以通过胆囊壁渗出到腹腔,表现为右上腹局限性腹膜炎,出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饱胀不适,以及墨菲征阳性、发烧,体温可到38-39℃,进而引起局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引发呕吐症状。通常患者呕吐后,胃肠内容物释放,压力减轻,疼痛、胀痛感觉会得到相应程度缓解。但患者出现呕吐后,并不意味着炎症好转,可能症状减轻而炎症并没有得到有效调整。因此患者需要依靠手术,切除病变胆囊,使得正常生理机能得到有效恢复。
    2023-07-31
  • 慢性胆囊炎吃药能好吗(视频)

    慢性胆囊炎吃药能好吗
    慢性胆囊炎患者服用药物可能改善症状,但无法完全根治。慢性胆囊炎为胆囊出现基础性病变,可导致胆囊结石、息肉,造成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从而使胆汁不能排放。胆汁反复淤积可诱发胆囊炎症,造成相关临床表现,如出现右上腹压痛、反射痛、墨菲氏征阳性甚至伴发烧等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服用舒胆胶囊或消炎利胆片1-2天后,炎症状态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甚至消失。但反复使用药物无法彻底治愈,若未通过外科手术摘除病变胆囊,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因此,服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治愈。避免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应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摘除,患者症状即可消失,同时无需服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023-07-31
  • 胃疼合并胆囊炎的治疗(视频)

    胃疼合并胆囊炎的治疗
    胃疼同时合并胆囊炎,可以应用消炎、护胃、利胆药物进行治疗,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辅助治疗。如胃疼与胆囊炎合并存在,难以进行鉴别,可以使用覆盖两种疾病的相关治疗,主要内容如下所示:1、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血象增高导致发热,应使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吡肟等头孢类抗生素,或服护胃药物如泮托拉唑,以及服用胆舒胶囊利胆治疗;2、饮食调整:临床症状较轻微者,可以通过进食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进行缓解。如果疼痛严重,甚至出现上腹部腹膜炎时,则建议患者禁食,在短期内通过静脉营养提供所需能量;3、手术治疗:如通过检查发现属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则需将胆囊切除。此外,如果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溃疡,则应使用四联药物治疗。通过对胃部治疗,多数患者不良症状可逐渐消退。
    2023-07-31
  • 胆囊炎会引起肝病吗(视频)

    胆囊炎会引起肝病吗
    胆囊炎可以导致肝脏病变,正常肝脏位于右上腹,肝脏中段中结构称胆囊窝,具有支撑、保护作用。如果胆囊因为基础病变,如胆囊结石、息肉导致胆囊炎反复出现,则可能引起肝脏功能损害。肝与胆紧密相邻,如果胆囊反复出现炎症,可以导致肝脏异常,如胆囊脓肿可导致肝区出现压痛、反跳痛,造成墨菲征阳性甚至伴发烧。如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则长时间炎症过程中可能诱发癌变,当癌变侵蚀肝脏,可导致肝脏出现功能破坏甚至出现黄疸现象。因此,胆囊出现病变后应切除胆囊,从而去除诱因,使患者不适症状好转,并且可减少肝脏功能损害因素。
    2023-07-31
  • 胆囊炎的疼痛特点(视频)

    胆囊炎的疼痛特点
    胆囊炎的疼痛特点是表现为右上腹的压痛、反跳痛以及墨菲征阳性,甚至伴有发烧、后背或者右肩部的牵涉痛。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胆囊窝中,墨菲征阳性指用拇指按住右侧腹直肌的外侧缘,在受检者吸气时出现疼痛,如果摸不到腹直肌,可选择右锁骨中线向下做延长线与肋骨的汇合处进行,属于胆囊炎的特异性检查,类似于阑尾炎的麦氏点检查。如果存在胆囊炎,患者可以出现上述部位的压痛、反跳痛,甚至墨菲征阳性。如果患者出现牵涉痛,可表现为后背或者右肩部的疼痛,甚至可伴有发烧。此时进行检查B超时可发现胆囊壁充血、水肿,胆囊周边可能有渗出。另外,治疗胆囊炎的方法是手术,将病变胆囊摘除,上述症状则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2023-07-31
  • 大人黄疸会传染吗(视频)

    大人黄疸会传染吗
    黄疸不会传染,黄疸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和表现。黄疸分为内科性黄疸和外科性的黄疸,同样都是由相关的疾病引起,黄疸本身不能传染。内科性黄疸原因如肝炎,或者是酒精、其他药物等因素,造成肝脏的细胞大量破坏,然后导致胆红素吸入血液,导致内科性的黄疸,是肝功能破坏的表现。但内科性黄疸的原因如乙肝,乙肝可以通过消化道、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外科性黄疸是因为结石,或者肿瘤堵塞胆管,导致胆汁反流,从而导致胆红素的升高,出现黄疸,不能传染。
    2023-08-02
  • 腹水的护理(视频)

    腹水的护理
    患者出现腹水的原因通常与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以及蛋白大量的丢失有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营养支持:尽量给患者提供高蛋白饮食,如动物的瘦肉,通过提高患者的蛋白水平,腹水才会有效减少;2、使用利尿剂:通过利尿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患者肾脏功能的状态;3、肝脏支持治疗:对于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导致的腹水,通过保肝、护肝的处理以及病因的处理,在改善肝功能后可以使患者的腹水减少或消失。
    2023-08-02
  • 胆结石病人可以吃猕猴桃吗(视频)

    胆结石病人可以吃猕猴桃吗
    胆结石患者可以食用猕猴桃,通常所有的水果都可以食用。对于胆结石患者的食谱,推荐以蔬菜、水果为主,而动物精蛋白为辅。比如芹菜 、包菜、芽白、猕猴桃、香蕉、苹果、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便于消化和吸收。并且食物结构分子比较简单,以糖、维生素为主,脂肪成分较少,可减少肝脏分泌胆汁、排出胆汁的压力,对消化系统有好处。另外,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食用动物的精蛋白,比如瘦肉,能够补充人体正常蛋白的需要。并且此类食物脂肪含量较少,可降低血液中的血脂水平,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以随之降低,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但是最终解决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彻底地保证取尽结石,消除症状。
    2023-08-02
  • 吃坚果容易得胆结石吗(视频)

    吃坚果容易得胆结石吗
    吃坚果不容易形成胆结石,还有可能减轻胆结石、胆管炎发作,导致胆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如下:1、血脂增高:血脂代谢的主要部位为肝脏,当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增高后,若超过代谢负荷能力,则会使得胆汁中的血脂增高、胆固醇增高。另外,患者长期进食高脂肪、高代谢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可以使血脂增高,进而使胆汁中的血脂、胆固醇析出,并且附着于胆囊壁,形成胆结石;2、不良生活习惯:若患者长期不进食早餐,使得胆汁不能有效及时排空,则会沉积于胆囊内形成结石。此外,如果摄入坚果、蔬菜等食物,有利于胃肠道的吸收、消化,减轻肝脏排放负担,可能会降低血脂含量,进而有利于预防胆结石。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