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

  • 什么是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视频)

    什么是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
    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是腔内治疗,先要明确脊髓血管畸形的位置,通常脊髓血管畸形分在颈段、胸段、腰段、骶段,需要先造影或者结合CT、核磁判断在胸段、腰段、颈段还是骶段,从而判断大概位置。介入治疗期间是导管插管,插管以后寻找脊髓供血动脉的畸形血管团以及引流静脉,进行栓塞治疗。如果脊椎血管比较大,或者瘘口比较大,放置弹簧圈或者应用医用胶进行栓塞治疗。但是脊髓栓塞过程中,大部分是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栓塞后流速明显减慢,则可以停止栓塞治疗。如果栓塞过度,引起脊髓主干闭塞以后,则可能引起截瘫。所以在栓塞过程中无需追求影像完美,达到治疗目的即可。 脊髓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出血、脊髓出血,患者表现腰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有时病人走路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所以发现问题可以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尤其是做核磁共振对脊髓血管畸形诊断相对更为明确,可以看到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以及引流静脉。但是治疗过程中最主要是血管造影,判断畸形血管团大小、供血动脉还有引流的静脉。
    2023-08-02
  • 脊髓内肿瘤压迫神经多久瘫痪(视频)

    脊髓内肿瘤压迫神经多久瘫痪
    脊髓内肿瘤压迫神经造成瘫痪的时间,取决于肿瘤生长速度、生长阶段等诸多因素,主要内容如下:1、肿瘤增长速度较慢:即肿瘤偏良性,可能经过数年压迫,患者仍不会出现瘫痪。因为神经功能对于缓慢进展性疾病,有逐渐适应和代偿过程。在临床中发现脊髓肿瘤,可能将脊髓压薄,但患者肢体并未出现明显瘫痪,而出现肢体肌力下降、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2、肿瘤生长速度较快: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瘤内出血等紧急情况,使肿瘤体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患者可能会在几天内,甚至几个小时内,出现突然间截瘫情况。综上所述,脊髓内肿瘤压迫神经瘫痪时间,主要取决于肿瘤体积增大的速度。增大缓慢者可能数年后才会引起瘫痪,增大迅速者可能在几个小时内造成瘫痪。在脊髓肿瘤明确诊断后,需到神经外科就诊,请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才能有效避免病情进展引起瘫痪。
    2023-08-03
  • 压缩性腰椎骨折严重吗(视频)

    压缩性腰椎骨折严重吗
    腰椎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和非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椎体高度压缩不超过1/2,甚至只有1/3或1/4。轻度压缩性腰椎骨折,多无椎管内受压现象,神经无损伤,附件无断裂,局部稳定性较好。侵袭到椎管的暴力性骨折需行CT和核磁检查,判断椎管内神经是否受压、椎间盘是否有突出、椎管内是否有脊髓或马尾断裂、椎管是否存在血肿等。不同的骨折类型,其严重程度不一样,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防止截瘫。
    2023-07-30
  • 滑膜肉瘤的晚期症状(视频)

    滑膜肉瘤的晚期症状
    滑膜肉瘤晚期症状较多,表现为消瘦、贫血、发热等晚期肿瘤的常见症状,未进行手术的病例,肿块可不断长大,疼痛逐渐加剧,从间歇性疼痛转变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严重者影响患者休息,必须通过药物帮助才可入睡。肿块不断长大导致肢体肿胀、关节活动受限。若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也可有局部肿瘤的复发,肿块不断发展、产生严重的疼痛症状,转移到双肺可影响呼吸功能,表现为气急、胸闷、呼吸困难;转移到脊柱可产生腰痛、截瘫;转移到大脑可产生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昏迷,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
    2023-07-30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症状(视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症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儿童及青年人急性起病,病前1-2周之内常有疫苗接种或前驱感染史,经过数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病程一般呈单向性,症状和体征可相继在2周内完全出现。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三型,包括脑脊髓型即脑与脊髓均受累,脑型即指脑症状突出,脊髓型即脊髓受累突出。 起病时发热可有可无,临床表现多样,以脑症状为主,常有头痛、头晕、呕吐、惊厥、轻重不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即脑膜刺激征等。脑干症状可有脑神经受累,小脑受损可有共济失调、眼震等。脊髓受累部位不同,可有截瘫或四肢瘫,感觉障碍平面及不同程度大小便功能障碍。
    2023-07-31
  • 什么叫高位截瘫(视频)

    什么叫高位截瘫
    脊髓损伤以后出现四肢无力、麻木或者瘫痪称为截瘫。所谓高位截瘫是损伤位置比较高,在胸上部。高位截瘫和低位截瘫是民间用语,临床上称为四肢瘫或者截瘫。 截瘫一定要定位,比如胸1损伤叫胸1截瘫,胸2损伤叫胸2截瘫。如果是腰部脊髓损伤,比如腰1-2瘫痪,经常会是不全瘫,叫马尾损伤。瘫痪部位不同,名称也不一样,老百姓说的高位截瘫是身体位置高部位出现脊髓损伤。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表现(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表现较多,临床根据不同累及部位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具体如下:1、视神经损伤:临床最常见,患者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同时或相继出现视力损伤及视野损伤,损伤程度相对较重;2、脊髓炎表现:一般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表现,脊髓损伤较完全,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消失、尿便障碍。此外,可出现双下肢截瘫,严重时出现四肢瘫;3、延髓极后区综合征: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所以多数患者初次可前往消化科就诊;4、脑干症状:可出现头晕、面部感觉异常、复视、共济失调;5、大脑症状:可出现意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
    2023-08-01
  • 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尿潴留最佳治疗方法
    尿潴留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导尿。尿潴留多见于老年人男性,主要病因为前列腺增生,女性膀胱梗阻也可出现尿潴留。尿潴留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男性把前列腺部分切除或把增生的腺体切除,女性把挛缩的膀胱口切除。还有一种梗阻性尿潴留,比如小儿先天性后尿道瓣膜,也需要手术治疗。尿道结石也可引起尿潴留症状,其最佳治疗方法为碎石疗法。截瘫的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排尿,需要间歇导尿、持续导尿,或者膀胱造瘘治疗。尿道外伤引起的尿潴留较少见,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2023-08-02
  • 结肠癌骨转移疼痛特点(视频)

    结肠癌骨转移疼痛特点
    结肠癌可能发生骨转移,此类转移可能给患者带来相应疼痛、不适,疼痛特点如下: 1、一般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而在运动或承受重力情况下疼痛可能加重; 2、夜间痛明显,可能会导致患者入睡障碍; 3、依据骨转移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可能导致器官压迫症状,如脊髓受到压迫,可能出现截瘫,排便、排尿障碍。 因此,结肠癌骨转移患者应该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或降低肿瘤负荷,减轻疼痛症状。止疼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用药原则是由小剂量到大剂量,规律性止疼药物的应用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骨转移症状(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骨转移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较晚期患者会出现骨转移。通常会出现在一些血供较丰富部位,如腰椎、肋骨骨转移。通常出现骨转移后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如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为持续性的疼痛,不可自行缓解,而且有的时候会随着体位改变加重疼痛。 出现骨转移后治疗以内科靶向治疗为主,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溶骨性改变。如果出现腰椎的溶骨性改变要特别重视,可能会出现压缩性骨折,出现压缩性骨折以后会挤压脊柱、脊髓,出现截瘫的情况。这些患者可能还要进行放疗或骨保护剂治疗,减缓肿瘤溶骨性改变,避免压缩性骨折发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