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

  • 截瘫恢复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截瘫恢复的症状是什么
    截瘫恢复的症状表现为患者下肢感觉系统逐渐恢复,如痛觉、温度觉,及双下肢功能、大小便功能恢复等,则说明患者正在恢复。例如截瘫患者早期大小便、双下肢不受控制,突然某一天患者的大小便受到了控制,下肢能够抬起,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正在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行评估,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3-08-01
  • 怎样为截瘫卧床的病人翻身(视频)

    怎样为截瘫卧床的病人翻身
    第二颈椎部肌损伤患者,需由双人进行翻身,一人负责头部,一人负责颈部、骨盆及胸部,进行翻身;第二腰椎骨折损伤,由一个人帮助患者翻身即可,一手托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背部为其进行翻身。翻身后,需要用枕头垫住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用沙袋顶住踝关节,防止足下垂。通常情况下白天每四小时翻身一次。为患者翻身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以及双下肢静脉血栓,应多进行翻身。
    2023-08-01
  • 高位截瘫患者的居家护理方法(视频)

    高位截瘫患者的居家护理方法
    高位截瘫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如下: 1、良肢位摆放:防止下肢肌肉过度屈曲及伸展,如在肩关节下、膝关节下垫一个枕头,足底用沙袋顶住,防止足下垂; 2、翻身训练:翻身时可采用相应的枕头、沙袋维持患者体位; 3、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多喝水、多排尿,如果排尿不通畅,可进行腹部按摩; 4、大小便功能处理:可采取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进行清洁护理,如果患者便秘,可使用开塞露,促进患者排便。
    2023-08-01
  • 截瘫后有恢复的几率吗(视频)

    截瘫后有恢复的几率吗
    颈髓损伤、胸髓或者胸髓以下出现损伤,称为四肢瘫或截瘫,恢复可能性较大。根据损伤程度、时间不同,恢复的几率不同,部分患者通过康复治疗能够站立、拄双拐行走,甚至独立行走。 恢复跟脊髓损伤程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是ASIA-A级损伤,即完全性截瘫或者四肢瘫,恢复的几率可能小一些。如果是B级、C级,特别D级损伤,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大。脊髓损伤患者都有恢复可能性,通过恢复生活质量都有提高可能性,所以不要灰心,坚持正确治疗,一定会得到很好的疗效。
    2023-08-01
  • 痉挛性截瘫能不能恢复正常行走(视频)

    痉挛性截瘫能不能恢复正常行走
    痉挛性瘫痪能否恢复正常行走要通过肌张力、肌肉力量等来确定,如果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能够达到3级或者3级以上,无论是痉挛性还是麻痹性瘫痪,患者都可能在扶具帮助下完成站立或者行走功能。 痉挛性瘫痪,肌肉没有力量,主要肌群力量都是0级,只是肌张力增高,那么还是完不成行走和站立功能。
    2023-08-01
  • 截瘫和四肢瘫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视频)

    截瘫和四肢瘫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截瘫指双下肢瘫痪,四肢瘫就是上下肢全都瘫痪。截瘫主要是脊髓损伤,绝大多数患者无法恢复站立和行走,需要坐轮椅,此时要训练转移、呼吸肌、躯干、双上肢力量,由于主要靠双上肢功能翻身、起床、坐立,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上到马桶上操控轮椅,所以上肢功能和躯干功能,腰背肌的功能都非常重要。 四肢瘫的患者需要四肢功能训练,可能绝大部分是躺床上为主,也进行翻身训练,防止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如果病人是中风引起四肢瘫痪,或者脊髓损伤引起不完全瘫痪,要通过训练把残余功能达到最大的程度,甚至在辅助支具的帮助下恢复行走。对于严重的四肢瘫,不可能恢复行走的人也要训练能够坐轮椅。 患者应进行全身肌力训练,特别注意呼吸肌训练,呼吸能力、心肺功能训练,防止下肢静脉血栓,防止褥疮,大小便功能方面的训练都要全面进行,项目较多,非常复杂,最好是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
    2023-08-01
  • 低位截瘫的家庭护理方法(视频)

    低位截瘫的家庭护理方法
    低位截瘫根据患者截瘫的平面不相同,制定的目标不同。低位截瘫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大部分都能恢复步行,也可能在支具帮助下完成步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在于步行能力。若有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即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可能主要是坐轮椅,坐久可以引起压疮,定期催促患者或者辅助患者双手撑扶着起来,换体位,家属要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排尿。如果患者年龄比较轻,有一定理解能力,要自己间歇性导尿,一天大概导3-4次。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眼神、认知比较差,病情比较久,可能由患者家属帮进行间歇性导尿。 这类患者往往还存在便秘,需要进行粗纤维饮食。如果是下位截瘫的患者,两上肢正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家庭常用厨房、水池应根据患者坐轮椅高低进行改造,方便做饭、洗澡。所以家庭环境的改造,对于低位的截瘫患者非常重要。
    2023-08-01
  • 截瘫病人大小便训练方法(视频)

    截瘫病人大小便训练方法
    截瘫的患者除了两下肢不能动,还有大便功能障碍。在早期是尿潴留,甚至病人一直都尿潴留,使用尿不湿会引起褥疮等。所以对于这类患者,要形成正确的进食习惯和排尿的习惯。吃饭要吃粗纤维,形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比如每天固定时间温水坐浴,用开塞露,用通便的药物麻仁丸、乳果糖等通便。 患者最主要是小便问题,要记录排尿日记,记录时间、尿量,了解排尿规律,了解排尿规律以后让患者定时喝水,再进行排尿之前掌握规律,可以进行间歇性导尿,比如一天导3-4次尿,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早上起床导一次尿,白天能正常工作、学习,中午吃饭之前再导一次尿,下午就正常的工作,到晚上的时候再导一次尿,到吃药之前再导一次尿,一天四次,可以恢复基本生活。所以对截瘫以后的小便管理,主要是进行定时喝水,进行间隙性导尿,主要是提高的日常生活能力。
    2023-08-01
  • 高位截瘫怎么做康复(视频)

    高位截瘫怎么做康复
    截瘫主要是指双下肢瘫为瘫痪的一种类型,病损可以在脊髓、前根或周围神经。脊髓颈膨大以上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为双下肢截瘫,常伴有病损平面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及大小便障碍。患者往往是四肢瘫,上下肢躯干功能被限制,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系统的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以及理疗; 2、作业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3、心理治疗: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4、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补偿功能的不足; 5、临床康复:应用护理和药物的手段,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2023-08-01
  • 截瘫患者康复基本目标(视频)

    截瘫患者康复基本目标
    截瘫患者康复的基本目标要根据截瘫患者的部位,颈椎、胸椎、腰椎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最轻的如果是腰椎损伤,大小便是不是能够控制,或者有间歇导尿的办法,恢复病人大小便功能。其次是行走,因为腰椎损伤不全瘫,下肢有感觉、有活动能力,可以通过辅助性支具,让病人重新拥有行走能力。胸椎有两种情况,高段胸椎是胸10以上,低段胸椎是胸10以下,这两种情况不同。高段胸椎如果腰部有力量,上肢没有问题,在专业支具帮助下可以达到行走的要求。节段越高效果越差,胸6以上的病人重新行走的可能性不大了,可能要终身卧床。这时的目标是在卧床的情况下,病人可以自己导尿,自己移动包括移床、移轮椅,自己饮食,尽可能减轻护理负担。所以节段不同,目标也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