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引起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由多种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导致肾功能下降、体内毒素蓄积、内环境失衡等情况的综合征,较常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遗传性肾脏病如多囊肾病、免疫性肾脏病如狼疮性肾炎以及药物性肾损伤等。肾脏属于较特殊器官,每个肾脏主要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各种肾脏病均会引起肾单位受到损伤或发生硬化,而肾单位无法再生。在慢性肾脏病作用下,肾单位数量会逐渐减少,肾功能也会逐渐下降,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毒症,此时呈进行性发展且疾病进展速度会逐渐增快,尤其为晚期肾病,此过程也呈不可逆性,即无法使已经损坏的肾单位恢复正常。肾脏属于排毒素器官,出现肾脏受损后毒素无法排出,导致患者身体内毒素逐渐增多,可能会影响到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甚至出现尿毒症各种症状,最终危及生命。因此,肾脏疾病发展晚期时,患者仅可以依靠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者移植等维持生命。
    2023-08-01
  • 什么会引起尿毒症(视频)

    什么会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通过血透、腹透或肾移植患者的大型数据库回顾性调查发现,美国等西方国家,有1/2-1/3的尿毒症是由糖尿病肾病引起,而大概有1/4的尿毒症是由高血压引起。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毒症较为常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尿毒症也越来越多。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高血压是尿毒症常见的原发病,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继发于各种各样的感染。如果经常使用各种药物,也容易造成肾损害,造成尿毒症,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是尿毒症的危险因素。此外,有肾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肾脏病进展到尿毒症的可能性也相对比较大,可能有遗传因素,也可能有共同生活的因素。
    2023-08-01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型(视频)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原发于肾脏,病因尚未明确,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一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有血尿、蛋白尿,伴或者不伴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故在诊断的时候需要排除系统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血管炎、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及遗传性肾病,比如Alport综合征等。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按照临床及病理类型进行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过去曾把这一类型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还有肾病综合征。根据肾脏病理可分为轻微肾小球病变、局灶节段性病变、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其它包括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没有肯定的对应关系,而且治疗方案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肾脏功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进行制定。
    2023-08-01
  •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危害(视频)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危害
    在妊娠期间,孕妇全身血容量都处于增加状态,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孕妇的肾脏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出现扩张,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加,基本较正常人要增加50%以上。且肾盂肾盏也出现扩张,肾脏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是增加的,因此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可出现生理性的蛋白尿,由此可见妊娠对肾脏造成的负担是非常重的。如果孕妇原本就有肾脏疾病,在此期间,肾脏的负担就会进一步的增加。所以建议孕妇一定要在血压控制好、蛋白控制好的情况下才可怀孕,如血压持续高于150/100mmHg以上,且存在肾功能损害,那么孕妇就容易发生早产和流产。而且孕妇在怀孕期间还易出现妊高症,导致胎盘早剥,导致孕妇本身的心血管、脑血管事件也明显增加。所以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危害较大,必须在血压和肾脏疾病控制得较稳定的状态下才建议妊娠。
    2023-08-01
  • 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怎么办(视频)

    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怎么办
    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其实很常见,因为很多肾小球肾炎病人由于基础疾病的问题,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比较容易会合并尿路感染。另外在多数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小便里带有蛋白或者红细胞,如果一旦合并其它问题,比如病人有时稍微不注意憋尿之类,此种情况相比其它健康人群更容易会合并尿路感染。所以在合并尿路感染以后,首先是要积极控制感染,然后在平时生活中也要适当注意,因为尿路感染可能会加重慢性肾小球肾炎,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两种疾病需要同时治疗。对于尿路感染病人,首先一定要增加饮水量、勤排尿,注意一定不能憋尿,因为平时所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所以有小便流动就不会容易合并感染。如果长期存积尿液,则一定容易合并感染。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最常见的如下: 1、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比如说感冒、肠道的感染、拉肚子、还包括各种皮肤的感染; 2、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比如一些止疼的药物甚至有一些中药,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3、昆虫的叮咬; 4、重金属:比如饮用一些不明成分的深井水甚至也会引起肾脏的疾病; 5、遗传的因素:一些基因的突变也会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 6、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机制,目前医学还没有发现的一些因素。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请大家一定要到肾脏专科来就诊。
    2023-08-01
  • 肾小球肾炎多久能治好(视频)

    肾小球肾炎多久能治好
    肾小球肾炎大概分为三大类,一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二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三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所以治疗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类型而定。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经过治疗数月就能够痊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如果需要使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一般要治疗一年到一年半才能临床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也是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一般是一年至一年半,有的甚至于需要长期用药。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有两个常用的药物,一个是激素,一个是免疫抑制剂。这种特殊的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的减量、定期的复查。医生会根据病情来调整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疗程、以及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时候,最怕的是患者合并了感染,因为当时人体免疫力是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一定不要到人多的地方,自己要平时注意加减衣服、不要受凉,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避免感染。一旦感染,可能会让你的治疗前功尽弃,很多治疗方案得从头再来。
    2023-08-01
  •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视频)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跟肾脏的原发病因密切相关,不同病因导致的肾小球肾炎其预后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家族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IgA肾病,IgA肾病应该说本身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的病程,其预后也跟孩子病情的轻重有关系,如果是病情表现相对较轻,表现为血尿或者血尿、蛋白尿,甚至肾病水平蛋白尿的这些病例,它的预后都相对较好,积极治疗之后有至少一半,甚至是80%-90%的患儿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如果是急进性,就是病情特别重,一开始就表现为急性肾衰的病例,那这种孩子就有一部分病例,比如说20%-30%可能经过积极的治疗仍然不能够逆转,将来有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肾衰、尿毒症。至于其他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看它的原发病,看肾脏病理的表现,根据整个病情的轻重来决定。另外对于儿童的紫癜、狼疮还有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也是跟他原发病的控制的好坏,还有原发病的轻重有很大的关系,家族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里有一种特殊的叫Alport综合征,这种孩子的预后一般不好,多数是目前没有很好的有效方法,基本上都是要在将来逐渐进展到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
    2023-08-01
  • 肾小球肾炎可以治好吗(视频)

    肾小球肾炎可以治好吗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是否可以治好,具体如下: 1、急性肾炎: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多数患者在小时候出现肾炎,经过治疗以后康复; 2、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有些患者会达到临床缓解或临床治愈。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蛋白尿转阴或者微量,这时又没有任何不适,就可称为临床痊愈。
    2023-08-01
  • 5分钟搞懂慢性肾小球肾炎(视频)

    5分钟搞懂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尤其男性为主。多数患者起病较隐匿、缓慢,早期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或仅有尿液中泡沫增多,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患者病情迁延且呈缓慢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临床上多数肾小球疾病属于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即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球以及肾小管间质等损伤,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有时成为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少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还有感染、低血容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肾毒性药物,均可能影响肾功能,从而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首先要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对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和磷的摄入,同时要减少高危因素,如避免感染、劳累、妊娠、肾毒性药物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