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 肾炎会尿酸高吗(视频)

    肾炎会尿酸高吗
    肾炎不一定会出现尿酸高,因肾炎和高尿酸血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肾炎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肾脏蛋白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即肾小球疾病主要以血尿、蛋白尿为主,此后慢慢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出现肾脏代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如果肾炎病人出现尿酸,就要仔细分析情况,可以是生理性的情况,比如近期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食物,一过性的血中出现尿酸增高,这时只要清淡饮食,多喝水,吃尿酸较低的食物,尿酸值就会下降。如果肾炎排除饮食因素出现尿酸高的情况时,就要仔细分析,是因肾脏本身疾病进展,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出现的尿酸高,还是因为治疗肾炎时,服用对尿酸代谢有影响的药物出现的尿酸高。如肾小球肾炎常合并高血压和水肿,而高血压中常用的利尿药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都有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出现尿酸高,这时则需调整用药或调整治疗思路。所以肾炎病人不一定出现尿酸高,如果出现尿酸高,必须仔细分析情况,然后对症治疗。
    2023-08-01
  • 肾炎会转成尿毒症吗(视频)

    肾炎会转成尿毒症吗
    尿毒症是所有肾病的最终结局,临床上如果肾病失治、误治、治疗不当都会引起尿毒症,只是尿毒症发生的时间不同,但临床上部分肾炎可以治愈,如急性肾炎,如果及早针对病因治疗,肾病可以恢复。还有急性肾盂肾炎,也是由于炎症侵袭肾盂和肾脏系统引起的炎症,这时采用敏感药物,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可以杀灭细菌,肾盂肾炎也可以治愈。 而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能治愈,它会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发展到尿毒症。还有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都是在控制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减轻肾脏损害。部分肾炎疾病可以发展为尿毒症,部分肾炎可以治愈,大部分肾炎会发展成尿毒症,早期治疗和适当治疗非常关键,意味着最后进入尿毒症的时间会延长,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023-08-01
  • 肾炎与肾病有什么区别(视频)

    肾炎与肾病有什么区别
    肾炎和肾病有一定区别,肾脏的微观结构包括肾小囊、肾小球和肾小管。肾炎一般指单纯意义上的肾小球肾炎,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肾病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包括肾小球疾病,还可以出现肾小管、肾间质损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间质和肾血管病变。 另外,继发性肾脏损害,也属于肾病范畴,较常见的有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损害、尿酸性肾病,还有免疫性疾病及狼疮性肾炎等。泌尿系结石和肾脏肿瘤,如果引起肾功能损害,同样属于肾病范畴。 所以肾炎和肾病是相对广义和相对狭义的概念,肾炎指单纯的肾小球疾病,而肾病是包含所有肾病的肾脏病总称。
    2023-08-01
  • 肾炎会引起低烧吗(视频)

    肾炎会引起低烧吗
    常规意义上的肾炎并不会引起低热,肾炎和低热是两个相对的疾病,但如果肾炎包含广义上的免疫系统疾病,如狼疮时,就另当别论。而肾炎病人发热有以下三种情况: 1、疾病和发热没有相关性,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需警惕是否合并急性炎症,需要找引起发热,即引起急性炎症的原因,必要时口服抗生素或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 2、炎症性的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感染链球菌后,引起肾小球损害。但一般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先期发热,如果急性期过后仍然有发热的情况,则需考虑是否为感染没有控制或出现新的感染,必须要积极治疗; 3、疾病本身就会引起发热,如免疫系统疾病,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发热是疾病本身的主要表现,提示病情活动或进展,这时需积极治疗,如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另外,如果狼疮性肾炎出现发热,除考虑病情活动和进展外,还要考虑疾病是否并发感染,需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肾炎病人出现发热需要仔细分析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吃山药吗(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吃山药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能否食用山药,要根据患者情况分析,常见的情况如下:1、可以食用: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可以食用山药。山药在中医里味甘,具有补脾、健肾的作用,对于促进消化调节脾胃功能有帮助。所以慢性肾炎的患者,食用山药可以促进消化,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2、不可食用:对于合并血肌酐升高,甚至达到尿毒症期的患者,不建议食用山药。因为患者容易合并电解质紊乱,山药含有钾离子比较高,所以这部分患者食用山药,可能加重高钾血症的发生几率。如果发生高钾血症,要积极降钾、进行透析,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的高钾状态容易造成恶性的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的症状,常为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水肿、高血压、镜下或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肾功能的异常,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胸闷等不适,还可能会有少尿或无尿的症状。通常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而水肿的患者应该限制水的摄入。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治疗(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治疗,通常需要控制好盐与蛋白两方面。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正常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尽量不要超过5g,而肾功能较差的患者,除了低盐饮食外还需要注意低蛋白饮食。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的摄入量,一般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肾功能出现轻度下降,建议将蛋白要控制在0.8-1g(kg·d),如果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需要将蛋白摄入控制在0.6g(kg·d)以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蛋白摄入,一般肉、蛋、奶都可以摄入。肉类蛋白的摄入,例如鸡肉 ,猪肉、鱼肉等都可以进食,总量可以按照1天<2两,体重偏大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蛋类一般按照1天/个鸡蛋,奶类按照1天/袋250ml,对于某些肾功能较差的患者,还可以考虑配合严格的低蛋白饮食,例如0.3g/(kg·d)等,同时配合酮酸片进行治疗,可以在减轻肾脏负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营养供应。
    2023-08-01
  • 如何区分急慢性肾炎(视频)

    如何区分急慢性肾炎
    急慢性肾炎的常见区别如下:1、诱因不同:急性肾炎患者通常有感染的诱因,比如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潜伏期为7-21天,之后会出现水肿、高血压的症状。IgA肾病的患者会有1-3天的潜伏期,在感染后1-3天,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慢性肾炎的患者,通常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没有明显的潜伏期;2、病理类型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可以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往往以慢性变为主,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临床症状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通常有血尿、水肿以及高血压突出,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常血尿并不突出,肌酐、尿素氮会有轻度升高;4、预后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通常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病情会逐渐缓解,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2023-08-01
  • 慢性肾炎要长期吃药吗(视频)

    慢性肾炎要长期吃药吗
    慢性肾炎是否需要长时间服药,主要与慢性肾炎的轻、重有直接关系,常见情况如下:1、病情较轻:慢性肾炎仅表现为有镜下血尿,蛋白尿不多或轻度浮肿,血压高比较容易控制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预防感冒感染,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即可,不一定要长期服用太多药物;2、病情较重: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血尿比较突出,甚至反复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以及有明显的肾性浮肿,或有明显的肾性高血压,血压高不能控制。此时结合肾脏的病理改变,需要配合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积极控制蛋白尿,控制慢性肾炎肾脏的病理活动程度,来保护肾功能。慢性肾炎是否需要长时间用药,与是否合并有肾性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有关,以及还需要结合肾脏的病理,进行综合性判断。
    2023-08-01
  •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视频)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小球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常见有以下几点:1、起病急慢: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即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突然出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比较隐匿,患者通常是早期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的症状,并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表现,多数是在体检中间发现,随病程延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会相继出现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同时随病程进展患者还会逐渐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不全。如果患者蛋白尿没法控制在相应范围,如24小时1g以内,肾功能会逐渐、持续进展,最终可能会进展到尿毒症的阶段;2、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经典的是链球菌感染,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个体差异较大,病理类型上如IgA肾病,以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都可能会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表现。
    2023-08-01
  •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视频)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引起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一、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的因素,如腹泻、失血等引起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2、某些肾脏疾病,如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安卡相关性血管炎或者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狼疮性肾炎;二、慢性肾衰竭:常因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病。因此对于肾衰竭的患者,要明确引起肾衰竭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从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如果是急性肾衰竭,常常通过积极干预,肾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