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

  • 得了慢性心衰能根治吗(视频)

    得了慢性心衰能根治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慢性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逐渐发展的结果,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人类和心脏病较量的最后战场。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药物治疗尚不能根治心衰,但可以通过正确、持续、有效的药物治疗,达到延缓疾病的发展,控制甚至逆转心室的重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治疗的过程当中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便停药或减少药量,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合理服用药物,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失调,同时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放松精神,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过度紧张。饮食上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限制水的总入量,少饮水以及少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或水果,要学会计算出入量的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而加重心衰,每日要定时自测体重,如果1-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000g,应该引起警惕,立即就诊,做进一步处理。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诱因有什么(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诱因有什么
    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患者受凉以后可以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咳嗽、泡沫样痰。呼吸道感染重的病人可以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输液过快的时候可以造成心脏前负荷加重,可以导致心衰的症状加重。其它一些诱因,比如情绪激动、高钠饮食、体力活动增加、劳累等,也是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加重的原因。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无法满足机体代谢所需的血氧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相对缓慢,人体逐渐产生代偿机制,此疾病由多种病因导致,并非单一疾病引起,属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其中冠心病占57%,高血压占30%,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另外,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均可导致慢性心衰的发生。
    2023-07-31
  • 急性心衰抢救流程(视频)

    急性心衰抢救流程
    急性心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治疗。若患者到医院就诊,体位摆放是半卧位或者坐位,常规处理给心衰病人吸氧、进行严密监护、行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床头胸片检查。此时重点监控呼吸循环情况,如果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时,要及时支持治疗,要评估循环淤血、脏器灌注情况,对能够及时处理的病因及时救治和处理。另外要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 如果家人怀疑是急性心衰或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提醒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抢救和治疗。
    2023-08-01
  • 急性心衰嘴唇会不会发紫(视频)

    急性心衰嘴唇会不会发紫
    急性心衰的患者嘴唇不一定发紫,急性心衰一般多见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或者病人出现急性心脏事件而引起的急性心衰,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紧,需要紧急救治。 如果急性心衰缺氧十分严重,即呼吸困难,肺水肿十分明显,此时出现嘴唇发紫,说明缺氧十分严重,而且说明急性心衰病情特别严重需要紧急干预,可能需要高流量吸氧或者佩戴呼吸机,同时要立刻使用改善心功能药物才能得到缓解。
    2023-08-01
  • 急性心衰的治疗(视频)

    急性心衰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利尿、强心、扩血管,具体如下: 1、利尿: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水肿为主要表现,因此患者治疗的第一要素为解除心脏负担,通过利尿方式让水排出。在排水的同时限制少数患者的液体入量,让身体处于负平衡,尽量解除水肿症状; 2、强心:水肿解除以后,患者心脏搏出量或者输出量偏低的患者,给予强心药物,比如常见地高辛、多巴酚丁胺药物,帮助患者心脏收缩,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3、扩血管:少数患者会应用扩血管药物减轻心脏负担,心脏跳动更加舒适,让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过渡到慢性心衰长期治疗的维持过程中。
    2023-08-01
  •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区别(视频)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区别
    急性心衰可以由慢性心衰发展而来,也可以突然表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分为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急性左心衰多是因为左心功能受影响以后,收缩率下降,循环阻力增加,引起整个心脏的功能衰竭而出现休克的表现,比如急性肺水肿的表现。急性右心衰是右心的循环阻力增加所致,比如肺心病急性发作、肺栓塞等所致。 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的区别主要是诱因不同。引起急性左心衰的原因最主要是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还有严重的感染、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而慢性心衰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彩超可以鉴别。如果彩超发现心脏功能下降,但是还没有心衰的表现,这是心衰的缓解期或者平台期,也分为很多级别,比如Ⅰ、Ⅱ、Ⅲ级,这就是慢性心衰。
    2023-08-01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潜在并发症(视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潜在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瓣膜病,可引起病人心功能受到影响,心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累、气紧,甚至容易感冒、双下肢水肿,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如果风湿心脏病不得到及时治疗,发展到后期可能容易出现心衰,心功能明显减退活动量降低。有可能因为急性心衰或者慢性心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或者多脏器功能不全。另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展到后期会引起心脏不同程度增大,而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房颤的病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心率或者抗凝治疗,容易并发血栓,心脏血栓形成过后一旦脱落,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栓塞,肾、肝脏、脾脏等重要脏器栓塞,严重也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另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展到后期会累及导致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体循环淤血、严重的腹胀、双下肢水肿,病人呈现心源性恶病质表现。
    2023-08-02
  •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视频)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否严重,取决于患者是否稳定,慢性稳定性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或急性心衰的概念不同。若是收缩性心衰,有发病基础,此次由于某种原因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是端坐呼吸,夜间无法平卧,下肢浮肿较明显且身体乏力,有哮喘样表现,两肺有啰音,小便量较少,此种情况较危急,需紧急就医,采取紧急治疗手段,使患者达到平稳状态。如未紧急送医或未有效救治,可能并发其它恶性心脏事件,如室速、室颤、心脏骤停或休克等。 若是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通常指左室射血分数<0.4,此类患者约占40%,稳定状况下可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生活状态及耐力状态均较好,可继续维持,患者如进行持续、规律的用药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规律运动,保持良好营养,在合理的指导下可保持较稳定的状态,避免发展至急性心衰。
    2023-07-31
  • 慢性心衰的诱因(视频)

    慢性心衰的诱因
    慢性心衰诱因临床上最常见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各种原因不管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都会导致心衰加重。过度劳累,尤其是大量活动或者工作紧张导致劳累也会引起心功能加重。此外,年龄大的人在治疗过程中输液过快、过多,回心血量增加,也会加重心功能不全。甲亢或贫血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也会加重,临床上部分药物也会引起心衰功能加重。所以要详细询问病史,然后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决定该怎么治疗。 临床上常用治疗一般根据病因确定,如果是感染诱发心衰,可以抗感染;过度劳累诱发心衰,要避免劳累因素、适当休息。如果经过上述处理,都没有明显改善,必须得用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是利尿剂,可以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心功能不全症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