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心力衰竭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引起的哮喘俗称心源性哮喘,患者多存在心脏病病史。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通过胸片、血清尿钠肽浓度、心脏彩超可以进行鉴别; 2、急性大面积肺梗塞: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表现为气促,但肺部无哮鸣音、喘息音; 3、重症肺炎、严重阻塞性肺疾病; 4、其他:重度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023-08-01
  • 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视频)

    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如下: 1、病因预防:如高血压、冠心病、肾动脉狭窄所致的急性左心衰,建议积极控制血压、治疗冠心病及肾动脉狭窄,预防急性左心衰的发生; 2、定期随访:急性心衰病情稳定后的2-3个月,是反复发作的高风险时期,建议1-2个星期到医院进行复诊,追踪观察血清尿钠肽是否下降,判断疾病预后。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力衰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未及时处理或突发因素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严重喘憋、端坐呼吸、呼吸浅快、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意识丧失、血压突然下降,呼吸浅快,每分钟30-40次,全身紫绀、冷汗。甚至出现晕厥、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并非单一疾病,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药物所致的心肌劳损与坏死,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收缩功能下降,以及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突发情况均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其次,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也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另外,大面积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引起急性左心衰。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原因(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原因
    关于急性心力衰竭常见原因较多,目前国家急性心衰常见原因为冠心病或心肌病,多数疾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通常为左侧心力衰竭,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建议患者尽快处理缓解症状、改善心衰状态,改善后寻找具体原因,常见情况如下:1、冠心病: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还需进行造影或冠脉CT,若存在异常则可能由于冠心病导致;2、扩张型心肌病:可回顾患者病史,明确是否存在心肌病、心脏扩大等情况;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存在风心病病史而后出现心衰,可能还伴有典型二尖瓣面容即面色潮红;4、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已经出现左心系统扩大;5、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冬天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感冒后可诱发急性心衰;6、心脏瓣膜病:患者检查心脏彩超提示瓣膜出现异常,如主动脉重度狭窄、主动脉重度关闭不全;7、其他原因:部分心力衰竭如患者中毒、去过高原、手术后静脉输注药物过多,以及创伤性、感染性原因,均可能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1、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活动 ,即便坐着不动,喘气也比较急促,需要进行紧急诊断和治疗;2、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做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急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或者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快速心房颤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3、心脏超声检查: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心脏的各个房室增大,或者射血分数下降、室壁运动下降等;4、化验室检查:比如检测心力衰竭的标志物,如心房利钠肽、BNP(脑钠肽),或者BNP的前体Pro-BNP(脑利钠肽前体),明确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什么意思(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什么意思
    急性心力衰竭在重症领域是一个常见病,主要是因为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减,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左心衰竭常常危及生命,如果发生急性左心衰,必须紧急救助。急性左心衰病因比较多,大部分是患者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炎等,这些病本身会导致患者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再引发肺部感染;有的患者本身对疾病有紧张情绪和各种打击,如手术、创伤以及药物反应;另外,患者慢性病没有正规治疗,从而导致慢性病转化到急性病;或者合并其它疾病,如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肾脏病等,以上诱因均可导致急性心衰发生。 急性心衰检查手段比较多,可通过患者症状、临床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脏彩超改变以及胸片、动脉血气、血生化、心衰指标、心肌梗死指标,协助诊断急性心衰发作。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饮食护理(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饮食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目的是围绕减轻心脏的负荷,供给心肌充足的能量,保护心脏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减轻水肿。一般要少量多餐,每天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量。在心力衰竭加重期更加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特别是液体摄入,对于口服中药汤剂的患者,此时也要考虑中药汤剂分次温服,减少液体的总量。很多家属看到患者心衰较前加重,想要患者多吃点,此时多吃反而起坏作用,有时候一杯开水也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在饮食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粮食类的米饭、面条,肉类选择瘦肉、鱼类、禽类,水果一般去皮吃,限制盐的摄入,盐比较少,500mg以下,低钠的无盐的选1000mg。其它的就是要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比如建议摄入含钾高的食物,肾功能减退出现高钾血症的则相反,注意保持钙的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对治疗也有效。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注意液体总量,每天控制液体在1000-2000ml,必要的时候要到营养科就诊。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1、肾衰竭,早期进行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急性心力衰竭是否合并肾衰竭。轻中度肾衰竭及重度肾衰竭,对利尿药作用比较不敏感,导致心衰比较难治。如果用药之后效果不好,或者病人的肾衰竭已经非常严重,建议直接血液透析; 2、肺部疾病如肺部感染或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些也是加重心衰发作,或者诱发进一步加重导致难治的原因。如果老慢支本身已经有肺功能不好,会建议尽早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者气管内插管呼吸机有效的辅助治疗; 3、心律失常,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经常会发现快速性房颤、房扑。但是不论是急性心力衰竭诱发心律失常,还是心律失常加重的心力衰竭发作,都应该根据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调整药物。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发展快吗(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发展快吗
    扩张型心肌病病程发展的快慢依据类型判断而定,部分类型的扩张型心肌病较隐匿,出现症状之前潜伏较久,虽有家族病史,但心脏超声多年随访过程中,未见心脏扩大。但部分类型的扩张型心肌病进展较快,基因因素引起的多见。所以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程,通常多数患者较慢、迁延,但部分患者可有急性心力衰竭,病情急转直下,最终需行心脏移植。 因此扩张型心肌病的不同病因、不同病情,有不同的随访频率。并不是扩张型心肌病的所有孩子都固定相同时间随访,部分患者随访频繁,需要监测体重,而部分患者1年随访一次即可。所以扩张型心肌病本身异质性较大,有多种疾病混合在一起,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观察和随访。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