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 溺水的急救(视频)

    溺水的急救
    溺水,也称淹溺,是指患者口鼻被水淹没,水进入肺内或喉痉挛所致的窒息。分为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两类,最直接的损害就是乏氧。溺水的患者,淹溺时间越长,乏氧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所以一旦发现溺水患者应迅速将其救出。溺水患者的急救措施: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判断有无心脏骤停; 2、清理患者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3、尽快将进入患者气道、肺腔、腹腔内的水挤出; 4、及时送医,接受下一步治疗,如氧疗等对症治疗。
    2023-07-30
  • 溺水者心脏骤停可以只做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吗(视频)

    溺水者心脏骤停可以只做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吗
    溺水者心脏骤停不提倡仅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2010年版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更新即将ABC的顺序改为CBA,A为人开放气道,B为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多数院前的呼吸心脏骤停皆为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体内有充分的氧气,甚至部分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在呼吸心跳骤停前可出现大口喘气行为,提供部分氧气,因此将心肺复苏顺序改为CBA。
    2023-07-30
  • 硫化氢中毒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硫化氢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硫化氢中毒起病较快,对人体损伤较严重,一般以神经系统和呼吸道损伤为主。轻度中毒患者主要出现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流眼泪、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出现烧灼感;中度中毒患者以脑部损伤和神经功能损伤为主;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谵妄、烦躁不安、四肢肌肉震颤、癫痫、肌肉强直以及抽搐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由于缺氧引发心脏骤停,继而造成患者的死亡。
    2023-07-30
  • 胆囊炎的病因(视频)

    胆囊炎的病因
    胆囊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细菌、胆道蛔虫、胆囊结石、精神因素、化学刺激等引起。胆囊内发炎常由于胆囊结石存在,影响胆汁的排泄,引起胆汁淤积,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老年人多属于慢性胆囊炎的过程,大部分有胆囊结石存在,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一般轻微的胆囊炎,对患者机体生理环境的改变较小,但是较严重的胆囊炎症可以导致致命性的结果。炎性介质的持续刺激及胆心反射存在,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异常神经传导,甚至诱发心脏骤停。临床上很多患者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非首次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因此会对后续的治疗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造成困扰。
    2023-07-31
  • 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够活多久(视频)

    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够活多久
    心律失常患者具体存活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心律失常患者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通常无影响且无需治疗,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实际寿命。如果患者伴有心房颤动等症状,不进行治疗,也不结合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改善,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猝死、脑梗、心梗、肺栓塞等危机情况,可能危及生命。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存活时间,需明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以及心律失常的类型,或是否有结合用药治疗、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是否结合生活方式的干预改善等,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周期。如果患者伴有房颤,通过定期监测,并结合生活方式的干预改善,可有长期存活的希望,但最终存活时间较难预计。
    2023-07-31
  •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视频)

    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吗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否严重,取决于患者是否稳定,慢性稳定性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或急性心衰的概念不同。若是收缩性心衰,有发病基础,此次由于某种原因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是端坐呼吸,夜间无法平卧,下肢浮肿较明显且身体乏力,有哮喘样表现,两肺有啰音,小便量较少,此种情况较危急,需紧急就医,采取紧急治疗手段,使患者达到平稳状态。如未紧急送医或未有效救治,可能并发其它恶性心脏事件,如室速、室颤、心脏骤停或休克等。 若是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通常指左室射血分数<0.4,此类患者约占40%,稳定状况下可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生活状态及耐力状态均较好,可继续维持,患者如进行持续、规律的用药及生活方式的改善,规律运动,保持良好营养,在合理的指导下可保持较稳定的状态,避免发展至急性心衰。
    2023-07-31
  • 重症心肌炎症状(视频)

    重症心肌炎症状
    一旦发生重症心肌炎,临床症状会非常严重,可以引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会表现为低血压和休克,如意识丧失或意识改变,肢端发紫、寒冷,出现明显的低血压以及各种脏器功能衰竭。重症心肌炎还可发生非常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会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发作,导致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咯血、喘憋以及面部青紫。如果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会表现为意识丧失,甚至突然间的心脏骤停,所以重症心肌炎的症状表现非常严重,一旦诊断为重症心肌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患者错过治疗时机,则死亡率会明显升高。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维持心脏功能稳定,还需营养心肌、寻找病因,所以治疗过程非常复杂。对于重症心肌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时机。如果治疗及时,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较少,则会获得较好的预后,但有些患者会出现持续的心功能减低。
    2023-07-31
  • 急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因(视频)

    急性心肌炎常见的病因
    急性心肌炎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因素,而感染性因素中又以病毒最为常见。病毒包括肠道病毒、流感病毒,这些都具有嗜心肌的特性。如果在心肌炎发作前两周内,曾有过感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应当警惕是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心肌炎发作。急性心肌炎是需要被特别重视的一类疾病,因为此类疾病起病较为隐匿,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成人甚至可以表现为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脏骤停。急性心肌炎要常规地针对病原学进行筛查,特别是病毒学指标,除病毒因素以外,例如细菌、真菌等,也可以诱发心肌炎的出现。除感染因素以外,其它的理化因素,同样可以造成心肌损伤而出现心肌炎。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如果通过心肌酶检查发现有酶学升高,便可以考虑存在心肌损害,再结合前驱病史及心脏超声、心脏核磁等相关的影像学表现,便可以确诊。
    2023-07-31
  • 心肌炎心脏疼吗(视频)

    心肌炎心脏疼吗
    心肌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心脏部位或者前胸的疼痛感,但部分心肌炎在炎症的过程中发生了心肌、心包炎症改变,出现心包摩擦样的感觉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不适,相对比较少见。心肌炎这类疾病的突出特点是引发心肌广泛性的损伤和坏死,因此,这类疾病可轻可重。症状较轻的患者仅有气短或者心律不齐的表现,一旦发展到重症心肌炎,可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进而导致低血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突然间的心脏骤停,所以心肌炎是必须要重视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微生物感染、理化因素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病原学的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十分常见。发生心肌炎后,必须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以及心率的变化,防止出现常见的并发症。
    2023-07-31
  • 电击心脏复苏的方法(视频)

    电击心脏复苏的方法
    电击心脏复苏是心脏复苏抢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基本要求是先发现病人心脏骤停,马上上去对病人进行心脏胸外按压,按压的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个时候如果有条件就赶紧把心脏除颤器拿来给病人电击除颤。 所谓除颤就是电流的一个电击装置,它有2个手柄,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分别放在病人心尖部和病人心脏的另一极,电极无非就是正负两极,在两极之间突然进行放电,使病人停跳的心脏被电击打过来,用医学术语讲就叫除颤,让病人的心脏经过电击以后而打过来,这个过程就叫电击除颤。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