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心脏骤停怎么办(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心脏骤停怎么办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心脏骤停通常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穿刺后、心脏还未打开时发生,尤其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一旦在手术时出现心脏骤停,无需过于担心,因为手术室里麻醉师、手术护士都训练有素,且手术台边都有除颤仪,如果出现室颤立即除颤。麻醉车中也有抢救药物,可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若患者情况严重,可考虑实施紧急开胸、心内按摩,甚至用ECMO生命支持使病人心脏得以休整,从而避免将来一些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2023-08-02
  • 电除颤常见并发症(视频)

    电除颤常见并发症
    心脏电除颤常见并发症,比如诱发各种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出现室性早搏多与电能选择不当或者转复前运用洋地黄等药物有关。电除颤的并发症还可以出现急性肺水肿、低血压、心肌损伤、皮肤灼伤、高钾血症,以及血栓脱落引起心、脑、肺、下肢等周围动脉栓塞。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一定要掌握除颤的适应症,规范进行操作,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电除颤治疗。 心脏骤停在院内或者院外都非常常见,心脏骤停的病因最常见心律失常或者冠心病等心源性疾病导致,比如中毒、重症感染、脑血管意外等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如果出现心室颤动,需要进行电除颤治疗。电除颤除了用于心室颤动之外,还有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以进行电除颤治疗。
    2023-08-03
  • 孕妇心脏骤停的原因(视频)

    孕妇心脏骤停的原因
    孕妇心脏骤停有较多原因,要根据不同原因、不同情况处理,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塞。因为孕产妇本身是血栓高发的群体,血栓栓塞后会引起肺栓塞,从而导致心脏骤停。产后出血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相对比较常见。另外,产科的部分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围产期心肌病、严重感染、羊水栓塞等都会导致心跳骤停。 心脏骤停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较重要的一点是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的几分钟之内,特别是在4-5分钟之内,一定要及时做心肺复苏,而且要高效做。如果心跳骤停后做心肺复苏不到位,超过4-5分钟,可能会引起脑细胞死亡,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后遗症或者抢救不了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处理一定要及时、有效且高效。另外,在复苏以后的处理也较重要,如心肺复苏以后的高级支持、生命支持。如果后续管理不好,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2023-08-03
  • 电击所致的心搏骤停怎么办(视频)

    电击所致的心搏骤停怎么办
    现在有些新闻在报道,因内涝下大雨,可能会出现被电击到的情况,万一被电击引起患者倒地,心脏呼吸骤停,原则是保护施救者自身人身安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一定要避免自身触电。在关闭电闸后,且确定环境现场安全情况,不可能再出现触电情况下,把患者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判断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这时无意识也无呼吸,如果医护人员在场,还会判断大动脉搏动,若也无大动脉搏动,要进行心肺复苏。 这时心肺复苏顺序跟溺水患者不同,溺水患者首先给予人工呼吸,然后做胸外按压。但对于电击引起心脏骤停,首先进行胸外按压,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循环做,同时需紧急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2023-08-03
  • 心脏骤停的几大原因(视频)

    心脏骤停的几大原因
    心脏骤停有以下几大原因: 1、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很多有冠心病、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的病人,不是死于原发病,而是因为原发病导致的,突然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猝死,失去抢救时间; 2、严重缺氧; 3、体内内环境变化,比如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高钾、低钾、酸中毒导致心脏骤停; 4、血压变化、血糖变化,血压与血糖稍高比稍低的情况好。休克是血压急剧下降,低血糖更容易引起心脏骤停; 除冠心病、心肌梗塞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有时不可避免,其它原因平时需要重视。只要重视就不可能突然出现这些危险变化。
    2023-08-03
  • 心脏骤停的原因(视频)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是临床中最严重、最危急的情况,具体原因如下:1、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严重的心绞痛的发作是最常见的原因,在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可能快速,也可能缓慢,无论快速还是缓慢,都可能会导致心脏失去机械收缩的能力;2、严重冠心病:在严重冠心病发作时,会出现心脏机械收缩能力完全的丧失,从而可以出现心脏骤停;3、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如先天遗传性心肌病或者是离子通道病,在某一时刻、某些诱因的诱导下,就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也会导致心脏骤停;4、血管疾病:心脏周围大血管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如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这种急性的循环衰竭也会影响到心脏;5、其他系统终末期:当机体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到达终末期时,对心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如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的脓毒血症,对心脏都有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导致心脏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突然丧失,最终导致病人猝死,也就是心脏骤停。
    2023-08-03
  • 透析为什么能引起心脏骤停(视频)

    透析为什么能引起心脏骤停
    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心跳骤停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种:1、血钾、血钠降低: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由于体内电解质排出比较快,可因突然出现的血钾降低或血钠降低造成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跳骤停;2、水波动:患者透析间期可以导致水在体内蓄积,甚至影响肾功能,引起心跳骤停等。而在透析过程中,如果脱水速度比较快,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能会引起心跳骤停。另外,患者在非透析期间如果摄入的钾比较多,可出现高钾血症,也容易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2023-08-03
  •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心脏骤停主要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及其它疾病,具体如下:1、心脏本身的疾病:比如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衰,以及各类处于末期的心脏病或者心脏病引起的晚期心衰,因此发生心脏骤停之后,多数要考虑是心脏本身的疾病所致;2、心脏外疾病: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当pH值明显下降<7.0之后,患者会难以抢救成功。因为酸中毒会抑制心脏收缩,导致心律失常,出现心脏骤停。另外一种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当出现高钾血症时也会发生心脏骤停。出现低钾血症时,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室速、室颤;3、心肌炎:重症心肌炎可以导致心脏骤停。
    2023-08-03
  • 心肺复苏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心肺复苏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肋骨骨折和胸骨骨折,一般规范心肺复苏超过10分钟以上,可能会造成肋骨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和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肋骨骨折。老年人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采用技巧,例如按压幅度略小,逐渐增加按压的幅度; 2、肺挫裂伤和血气胸,主要和肋骨骨折相关,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肋骨骨折插入肺或胸腔造成的损伤; 3、吸入性肺炎,较多见,多数是在患者进食以后出现的心脏骤停,在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4、脂肪栓塞,这种并发症相对较少见,多数情况是由于胸外按压时,脂肪组织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 5、胸外按压过程中出现心脏破裂出血。
    2023-08-03
  •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视频)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心肺复苏以后要观察患者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是否能听到声音,是否能摸到大动脉搏动,心电图是否出现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或交界性心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2、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心脏骤停以后患者瞳孔散大,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可以观察患者瞳孔是否由原来散大状态逐渐缩小,对光反射是否恢复; 3、按压时可以摸到大动脉搏动,观察患者收缩压是否达到60mmHg以上; 4、观察患者发绀面色、口唇、指甲是否转为红润。 通过心肺复苏很多患者的脑功能逐渐恢复,神智逐渐恢复,这时也要注意观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