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怎么治疗(视频)

    心脏骤停怎么治疗
    心脏骤停的治疗首选心肺复苏,具体过程如下:1、心肺复苏前需保证抢救场所安全,若在路边,可稍微移动病人或者设置路障,避免继发交通事故的发生;2、心肺复苏前需准确判断是否心脏骤停,可触摸颈动脉搏动有无跳动,同时拍打病人双肩,在耳边呼喊,从而查看病人意识状态,以帮助判断是否呼吸、心跳停止;3、心肺复苏时,第一位是按压,也可以予以人工呼吸,但最重要的是持续的、早期的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下段,幅度大概需要5-6cm,频率大概为100次/分钟及以上。但非专业人士首先需尽快拨打120,找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及抢救。
    2023-08-03
  • 心脏骤停有没有前兆(视频)

    心脏骤停有没有前兆
    发生心脏骤停前可能会有活动后胸闷、胸痛、气短、憋气、心慌,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急剧下降、急剧障碍,导致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可能有疾病的基础,常见疾病如下:1、多见的是冠心病,即大面积心梗,而引起心脏骤停;2、恶性心律失常;3、严重低钾或者高钾等电解质紊乱;4、心脏扩大、心功能差等。
    2023-08-03
  • 心脏骤停三联征是哪些(视频)

    心脏骤停三联征是哪些
    心脏骤停三联征指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意识消失,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判断心跳:应听诊心脏有无搏动声音,触摸颈动脉或大腿股动脉有无搏动,从而判断心脏搏动有无停止。若大动脉搏动消失,可判断为心跳停止;2、判断呼吸:患者在心跳停止数10秒后呼吸停止,此时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将耳朵趴在患者鼻子、口腔附近,眼睛平视患者胸部。观察患者有无胸部起伏,感受口鼻有无呼吸气流,若胸部没有起伏,口鼻没有气流,则表明呼吸停止;3、判断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分别在左耳、右耳呼唤患者,若病人没有反应,可判断为意识消失。
    2023-08-03
  • 重症呼吸衰竭的并发症(视频)

    重症呼吸衰竭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常伴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或增高的相应病理生理学改变,从而造成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出现紊乱。如果患者出现重度呼吸衰竭,通常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如果患者属于Ⅱ型呼吸衰竭,且二氧化碳分压>80mmHg,则可伴嗜睡、昏迷,甚至精神错乱等相应临床表现; 2、如果患者氧分压特别低,如氧分压<40mmHg,则可伴随弥散功能异常,即因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分压值接近,导致从动脉血弥散到静脉血的过程受到影响; 3、如果病人心脏缺氧,则可能伴心梗、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脏骤停等; 4、如果患者神经系统受到缺氧影响,可伴神志改变。患者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可因缺氧造成神志出现问题或昏睡; 5、如果患者肾脏功能受到影响,则可伴功能性肾功衰,出现尿少等症状,但若缺氧能及时纠正,即呼吸衰竭能及时纠正,则肾脏功能受损也可慢慢恢复。
    2023-08-03
  • 淹溺会有什么危害(视频)

    淹溺会有什么危害
    溺水通常严重者会立即出现心脏呼吸骤停,而马上出现临床死亡,但若抢救及时,仍然存在治愈的机会。淹溺指人淹没在水中,由于水吸入肺,或者喉痉挛所致窒息。可分为两种情况,危害具体如下: 1、淡水淹溺:若淡水淹溺低渗性的水从肺泡渗入血管中,进而引起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或者溶血、电解质严重紊乱,以及血浆蛋白下降,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2、海水淹溺:若是海水淹溺则为高渗海水,可以通过肺泡将水吸出,而引起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从而海水的电解质也会扩散到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钾和钠增高以及肺水肿。
    2023-08-03
  •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视频)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以备再次心肺复苏,即此次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可能过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病人会再次出现心脏骤停;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果再次出现心跳骤停,应该马上给予胸外按压,如果出现室颤、室扑,应该给予电除颤。如果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可以给予电复律或者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纠正。降低体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以32℃为宜,不宜低于31℃,以免诱发室颤。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或加用人工冬眠。抽搐和躁动者,适当镇静止痉,防止脑水肿发展; 3、持续的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定期排痰或者吸痰;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监测病人尿量、中心静脉压、血压等。并且调节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必要时要留置导尿管,防止急性肾衰竭。
    2023-08-03
  • 心脏猝死急救方法(视频)

    心脏猝死急救方法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病人心脏骤停,即猝死,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比如在商场遇到病人猝死,突然躺下,能做的事情是检查病人意识是否丧失、大动脉有没有波动,需直接给病人做心脏按压,做心肺复苏。心脏按压,如果是一个人采用30:2的比例,即压30次,做2次人工呼吸。 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缘和上缘2/3交界处,两个手掌叠在一起,压4-5cm深,频率是每分钟120次/分。能压多快就压多快,一般1秒钟2次。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压2分钟就会感觉很累,可压30次。做两次人工呼吸,做一个复苏。也可不做人工呼吸,不停的压,或者由别人帮忙进行人工呼吸。 所谓人工呼吸,有纱布可以放在病人嘴上,捏着病人的鼻子往里吹气。如果嘴张不开,可从鼻子往里吹气。 但最关键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当然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要拨打120或999。
    2023-08-03
  • 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视频)

    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
    心脏骤停发生后要进行就地抢救,强调黄金4分钟、白金10分钟,即患者在4-5分钟之内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院外发生的猝死有80%由心脏骤停而引起,心脏骤停发生后会出现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的消失,且在心脏停搏的前后会出现呼吸停止或者叹息样的呼吸,6-10秒时出现意识丧失。心脏停搏30秒,会出现瞳孔散大、固定和皮肤黏膜的紫绀或者苍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死亡率较高。因此强调时间即为生命。
    2023-08-03
  • 熬夜心跳加快会猝死吗(视频)

    熬夜心跳加快会猝死吗
    如果长期熬夜,导致心跳加快,可能导致猝死发生。因为人体有正常的生物钟,当进入睡眠后,经过生物自身的运动以及血液循环,可以将白天产生的毒素排出。如果熬夜,可能增加代谢产物在脑内堆积,容易产生血栓。并且如果熬夜,心脏仍在不断工作,无法得到休息,甚至可能交感神经进一步加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所以心脏长时间的超负荷运动,可能导致心衰或冠心病。并且由于长期熬夜,体内的毒素在血液循环中无法排泄,可能产生大量的血栓。若血栓出现在脑部,可能导致脑梗塞,若出现于心脏,可能发生心梗,导致心脏骤停,发生猝死。
    2023-08-03
  • 心肌猝死的原因(视频)

    心肌猝死的原因
    心肌猝死的常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以及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具体如下: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2、心肌炎及心肌病:心包心肌炎、淀粉样心肌病变、围产期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3、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综合征、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综合征;4、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低钾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和高钾心脏骤停,以及糖尿病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心肌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最终会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引发猝死,需在猝死后4分钟内进行紧急抢救,争取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