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是心脏病吗(视频)

    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是心脏病吗
    窦性心动过速出现ST-T改变,不能与心脏病直接划等号,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窦性心动过速指正常窦性心律时,心率>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无明显特异性,ST-T改变特异性不强。一般缺血可以引起ST-T改变,或者心室内压力改变、心肌肥厚,也可以导致心电图ST-T改变。 常见引起ST-T改变的原因,如冠心病、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或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还有比较严重心衰,均可以导致心电图ST-T改变。 出现心电图ST-T改变时,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检查。如果怀疑冠心病,可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如果考虑心肌病或者有瓣膜病变,以及存在其它疾病,可以先进行心脏彩超明确诊断。
    2023-08-01
  •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可以健身吗(视频)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可以健身吗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心室区的快速心律失常可以起源于左心室,也可以起源于右心室。如果持续发作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往往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再持续下去可能会变为室扑或者室颤,甚至威胁生命、发生猝死。在此情况下需要积极治疗,根据持续时间长短,室性心动过速可以分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往往发作时间少于30秒钟,即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另外还需要根据有无器质性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或有没有药物因素、毒物因素判断是否能够进行锻炼。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生,应该最好能够立即终止,从而使其并不发作。 如果有一些诱发因素存在,如药物、毒物或电解质紊乱,尽量将诱因去除,尤其尽量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低血钾。另外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复发也十分重要。心动过速终止以后,在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或者非药物治疗应该积极使用,从而防止复发。还需要防止心源性猝死,如果是非心脏病因素引起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则以去除诱因为主,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药物滥用,或避免毒物的使用,并禁止烟酒,这些诱因去除以后才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是如果是存在室性心动过速病史的病人,则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
    2023-08-01
  • 心脏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视频)

    心脏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心脏病能否遗传给下一代,具体如下: 1、遗传性:部分心血管病有遗传性,比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会遗传。而且通过现代科技的进展,已经发现较多基因导致的心血管遗传病,通过检测基因可以在家族里找出家族是否携带这种基因,避免后代携带此类基因,尽早进行干预; 2、有遗传倾向:多数心血管病只是遗传倾向,不等同于遗传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高血压,则子女一辈子罹患高血压的几率超过40%。如果父母单方有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几率在20%多。通常心血管病防比治更重要,如冠心病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如果患者避免高脂饮食,坚持合理运动,可以一直到老都不罹患冠心病。 因此,心血管病是否遗传,需要先明确是否为真正的遗传病,如果是遗传病则需要做遗传咨询。如果不是遗传病,只是遗传倾向也不用害怕,虽然有家族史,但如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后代都可以不会得此病。
    2023-08-01
  • 哪些心脏病患者不宜运动(视频)

    哪些心脏病患者不宜运动
    以下心脏病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1、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端坐呼吸困难,此时运动不合适; 2、急性心肌梗死:7天内限制活动; 3、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突然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动。 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可以运动或正常工作、生活,提倡适宜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每周2-3次,每次30-40分钟,运动幅度以心率轻度增快、稍微出汗为主。
    2023-08-01
  • 慢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视频)

    慢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的心脏病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以及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心律失常病。不管哪种类型的心脏疾病,长期的主要症状包括了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具体症状表现如下:1、心肌缺血:主要见于冠心病和梗阻性瓣膜病的患者,比较慢性稳定。主要表现是劳力性胸痛,当患者活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而当活动停下,运动量减少,或者通过含服硝酸甘油等的药物后,心绞痛的症状短时间内就能缓解;2、心功能不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瓣膜病还是心肌病,都会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的慢性症状,主要是劳力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类似心绞痛症状,患者活动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胸闷、气短,休息片刻症状有所缓解。也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出现胸闷、气短,最后被憋醒。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比如消化不良、腹胀以及下肢水肿;3、心律失常:较轻的主要症状为间歇心慌、心跳加快、心跳不规律、有偷停症状出现。而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发作性心跳增快,甚至还有患者会表现为一过性眼前发黑,甚至晕倒。
    2023-08-01
  • 孕妇的心脏病早期症状(视频)

    孕妇的心脏病早期症状
    孕妇较常见的心脏病包括高血压相关的心功能不全,以及围产期心肌病。常见早期表现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心慌、水肿,主要内容如下: 1、胸闷、气短:由于心脏功能下降,会出现肺部淤血,影响换气功能,患者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尤其平卧位与活动时较明显,所以半卧位或坐位时患者感觉较好;2、心慌、心悸:由于心功能下降,机体需求不能下降,心脏为代偿会加快心率,心脏病的孕妇,通常心跳较快时会感觉心慌。如果合并心律失常,则心慌、心悸更加明显;3、水肿:主要是下垂部位水肿,常见小腿、腰骶部水肿,少数孕妇可以全身水肿,包括颜面部水肿。
    2023-08-01
  • 儿童心脏B超有必要做吗(视频)

    儿童心脏B超有必要做吗
    儿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嘴唇发绀、体重不增、乏力,以及面色苍白或者常规体检中听诊发现有心律不齐、心脏杂音等,有必要做心脏彩超。其能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比如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还可以发现复杂型先心病,心肌病,以及以心脏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其它疾病。 因此及时完善心脏超声可以早诊断,早干预,避免后期患儿出现不可逆转的心功能下降,以及严重的并发症,而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但是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时,不容易发现。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家长在新生儿期,或者每年给孩子做常规体检时,带孩子到医院做心脏彩超,排除先心病或其它心脏疾病。
    2023-08-01
  • 做心脏B超检查什么(视频)

    做心脏B超检查什么
    心脏彩超主要针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查,能发现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疾病、心肌疾病、心功能衰竭等。心脏彩超为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心脏大体结构以及瓣膜是否存在狭窄、关闭不全等明确诊断,同时还能对左心功能和右心功能进行评估。 如果为发热患儿,还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是否存在动脉瘤,或者瓣膜以及心腔内是否存在有赘生物等。如果患儿出现严重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这样对于帮助确诊缺血性心肌病,以及心肌梗死,或者对于老年人的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3-08-01
  • 引起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引起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病种类比较多,其相对应的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通常是由于胎儿发育期出现问题或先天带来的心脏电路异常等导致,具体分析如下:1、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冠心病的原因通常是生活方式加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生活方式指吸烟、肥胖、不运动等,但也有部分冠心病,属于遗传家族因素导致;2、心肌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通常可能涉及到后天获得原因,但也有先天性因素存在,比如肥厚型心肌病,目前更多考虑为基因变异引起;3、感染性心脏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通常在感染诱因的情况下,又出现针对心肌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通常会出现心脏瓣膜改变以及心肌炎的改变等;4、心脏电路问题:比如预激综合征,常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目前老年人中有较多此类心律失常,最常见于房颤、传导阻滞、心脏电路改变,其原因多与年龄变化有关,属于退行性改变。
    2023-08-01
  • 心脏增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心脏增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脏增大原因多种多样,正常心脏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心脏增大为心房、心室扩大,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局限性心房扩大,表现为单纯心房扩大。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全心扩大,左右心房、左右心室都扩大。心脏增大原因如下: 1、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为心脏全心扩大,左右心房、左右心室都扩大。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舒张功能受限以后,表现为左右心房扩大。肥厚型心肌病只有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为心脏扩大; 2、继发性心脏扩大: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继发性主动脉瓣病变,或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因此,心脏增大要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病因分析。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