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得了慢性心衰能根治吗(视频)

    得了慢性心衰能根治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慢性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逐渐发展的结果,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人类和心脏病较量的最后战场。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药物治疗尚不能根治心衰,但可以通过正确、持续、有效的药物治疗,达到延缓疾病的发展,控制甚至逆转心室的重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治疗的过程当中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便停药或减少药量,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合理服用药物,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失调,同时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放松精神,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过度紧张。饮食上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限制水的总入量,少饮水以及少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或水果,要学会计算出入量的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而加重心衰,每日要定时自测体重,如果1-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000g,应该引起警惕,立即就诊,做进一步处理。
    2023-07-31
  • 气短咳嗽怎么回事(视频)

    气短咳嗽怎么回事
    气短和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除呼吸系统疾病之外,还常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析有以下几点:1、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的疾病,比如胸腔积液和气胸,都可以引起气短和咳嗽。另外正常健康人在爬山、剧烈运动,以及负重物时,也会出现气短、咳嗽;2、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是心脏的问题,患者出现早期心衰,或者急性心衰时,可以出现气短和咳嗽,多见于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情况。患者出现心衰之后,可以出现气短和咳嗽;3、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炎、脑梗以及脑出血,都可以影响呼吸影响,引起气短和咳嗽,喉返神经损伤也会引起气短和咳嗽。因此,当患者出现气短、咳嗽时,一定不要认为没有问题或小问题而忽略,其引起的疾病一般比较严重。患者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系统检查,分析具体情况,确诊后再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较为重要,避免耽搁病情,以免影响健康和生活。
    2023-07-31
  • 肾衰竭的晚期症状表现(视频)

    肾衰竭的晚期症状表现
    肾衰竭晚期即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到尿毒症期,即CKD分级达到Ⅴ期。患者可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相应代谢废物在体内聚集造成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且易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急性左心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而随肾功能不断恶化至尿毒症期心力衰竭患者率可达65%-70%,原因多与水钠潴留、高血压及尿毒症心肌病变有关。 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水肿等症状,但一般无明显发绀。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还可能出现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化验>6.5mmol/L,此时需及时抢救,否则有可能引起心跳骤停风险。而尿毒症可出现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表现。血液系统主要为肾性贫血,晚期出现出血倾向,多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且肾衰竭晚期患者可能发生胃肠道出血及脑出血。还存在其它系统异常,如内分泌功能紊乱、骨骼病变等。
    2023-08-01
  • 硬皮病的治疗(视频)

    硬皮病的治疗
    硬皮病早期治疗目的在于阻止新的皮肤和脏器受累,晚期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已有的症状。包括一般治疗,如避免紧张、减少精神刺激、禁烟、注意保暖、监测并控制血压。 常用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病变治疗,用于改善雷诺现象、指端溃疡、肺动脉高压,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第二类是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对于早期皮肤水肿期、炎症性疾病、间质性肺病炎症期、心包积液、心肌病变有一定疗效,晚期氮质血症期患者可促进肾血管闭塞性改变,需慎用;第三类是抗纤维化治疗。
    2023-08-01
  •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危害(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非常大,是临床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抢救成功之后,因心肌已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心功能下降,造成心脏扩大,进而发生心力衰竭,病情进展后导致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而且急性心梗可合并室间隔穿孔、乳突肌断裂等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引起重视,避免不合理饮食,及过度的工作压力。改善长期熬夜、情绪波动等不良因素。
    2023-08-01
  • 室性期前收缩能运动吗(视频)

    室性期前收缩能运动吗
    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患者能不能运动主要根据是否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及结构心脏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没有结构性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运动不受任何限制,室性早搏预后良好,和正常人预期寿命相同。如果患者伴器质性心脏病,需根据心脏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能够运动。 如果心脏病比较严重,比如心功能四级、三级患者不运动都会有明显胸闷、气急症状,无法进行体育运动,但还是建议病人进行室内床边活动;如果心功能比较好,日常活动不容易出现胸闷、气急的情况,运动量可以稍大,运动量主要根据病人运动后的感觉进行评估、决定,但病人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比如马拉松长跑等。
    2023-08-01
  • 心室早搏算不算心脏病(视频)

    心室早搏算不算心脏病
    心室早搏属于心脏病一大类里面的一类。对于心室早搏,如果是单发的、偶发的、少量的,没有器质心脏病,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要焦虑,改善生活习惯,不要喝咖啡,不要抽烟,不要喝茶,减少对心肌的兴奋,可能得到好处。如果是器质性的,比如是继发缺血的,冠心病来源的,严重的心衰导致的,是心肌病,还有一些心肌病导致的室性早搏,就要警惕它可能发展到室速、室颤,就是危急重症了,要进行积极处理。按照现在的观点,能降低他的预后,也就只有β受体阻滞剂。不管是一类的抗心律失常、三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会致心律失常。所以这些要慎重选择,再发生室速、室颤的时候临时可以用用,在长期改善预后的还是首选β受体阻滞剂,处理原发疾病。
    2023-08-01
  • 室性早搏的分类(视频)

    室性早搏的分类
    室性早搏具有多种分类方法,临床根据早搏形态可分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及多源性室性早搏,单源性室性早搏指早搏形态相同,而多源性室性早博指有两种以上早搏形态。相对多源性室性早博危险性更大。单源性室性早博可见于正常人或没有明显心脏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出现多源性室性早博,需尽早到医院治疗。 此外根据有无严重心脏病,早搏可分为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和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若患者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扩大及瓣膜性心脏病同时合并室性早搏,称为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无明显心脏结构疾病,无心肌缺血及心脏扩大等,此类早搏一般为特发性早搏或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无器质性心脏病早搏危险性相对较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危险性更大,需到正规医院进行合理治疗。
    2023-08-01
  • 频发室性早搏的症状表现(视频)

    频发室性早搏的症状表现
    频发室性早搏可引起心脏提前强有力的搏动,同时搏动后会引起较长代偿间歇,患者会出现心慌感、心跳沉重感以及“咯噔”样沉重感。频发早搏首先可加重心脏负担,若早搏频率超过了24小时总心跳的15%以上,则可诱发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引起心脏扩大以及心功能下降,此时可出现胸闷、气急、心脏扩大等严重表现。 早搏对心脏供血功能有影响,若出现大脑灌注减少,患者会出现眩晕。此外,患者活动耐量降低,难以耐受剧烈活动和体力劳动,活动后可出现胸闷、气短等异常表现。
    2023-08-01
  • 运动后心脏难受要检查什么(视频)

    运动后心脏难受要检查什么
    运动后出现心脏不舒服,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包括动态心电图或者运动平板试验,患者发生胸闷时看看心电图有没有缺血改变,如果出现有这种情况,更加支持冠心病诊断,必要时要做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心脏血管的情况。 同时还要排除引起活动后胸闷的疾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或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也会有类似心绞痛症状。出现这种情况也要到医院做心脏彩超,可以进行鉴别和诊断。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