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心肌缺血是心脏病吗(视频)

    心肌缺血是心脏病吗
    心肌缺血是心脏病。心脏病包括细胞疾病、心肌疾病、瓣膜疾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等。心肌缺血是心脏供血减少,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心肌缺血可认为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心肌缺血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包含心肌缺血。此外,心脏疾病还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所以心肌缺血是一种心脏病。
    2023-07-31
  • 长期心肌缺血危害(视频)

    长期心肌缺血危害
    心脏是由冠状动脉进行血液供应,分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分为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心脏在三支血管供应下血液足够,不会发生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下,管腔出现斑块,内腔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远端心肌得不到良好血液供应,就会发生心绞痛,严重时会发生心肌梗死。 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导致缺氧,可以使心肌细胞有氧代谢障碍产能减少,使心肌活动时必需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心肌发生肥厚,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最终演变成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属于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
    2023-07-31
  •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视频)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给心脏供血不足,或者心脏耗氧增加,常见原因如下:1、血管狭窄:心肌是比较需要血的器官,供血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时,会造成心脏供血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脂高后出现斑块,血管发生狭窄、闭塞,血流通过比较困难,到一定程度后使心肌得到的血液减少,造成心肌本身的缺血;2、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有高血压或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需氧量增多,冠状动脉不能提供相应血液,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危害有心绞痛,严重的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猝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血管闭塞会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会造成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会突然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脏停跳,心肌大块丢失,造成心肌运动减弱,出现心力衰竭,有时会突然出现心脏破裂。如果患者发现有早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情况。
    2023-07-31
  • 左心室扩大是什么原因(视频)

    左心室扩大是什么原因
    心脏是两房两室的结构,心房跟心房之间有一堵墙叫房间隔,心室跟心室之间有一堵墙叫室间隔,心房跟心室之间各有一扇门称为二、三尖瓣。左心室扩大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主动脉狭窄或主动脉反流或有高血压,可引起左室增大; 2、若左心室跟右心室之间的室间隔有缺损,即先天性心脏病,亦可引起左心室增大; 3、左心室血流增多,可引起左心室扩大,比如二尖瓣反流等,可引起左室继发性增大; 4、其他原因:比如扩心病或长期冠心病引起缺血性心肌病,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对心脑血管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此时心肌结构被影响,心脏也会增大。
    2023-07-31
  • 心脏早搏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心脏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心脏早搏会导致病人出现心悸、心脏停跳、心脏漏博,或者感觉心脏突然提到嗓子眼,所以首先会引起病人不适的感觉,其次要根据早搏数量多少,明确早搏是否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如果是频发早搏,即≥5次/分,而且早搏发生时机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室颤,如R-ON-T现象。因为如果出现早搏时距离前一个心跳R波比较近,正好处于易颤期,容易诱发室颤,主要见于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病人,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可能会发生。此外如果早搏次数比较多,会诱发早搏性心肌病,如病人在24小时之内室性早搏数量达到总心搏数量的20%以上,容易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2023-07-31
  • 偶发房性早搏严重吗(视频)

    偶发房性早搏严重吗
    一般偶发性房早不严重,正常人饮浓茶、咖啡、大量的饮酒、焦虑、情绪激动、长时间不睡眠等,都可以引起偶发的房性早搏,改善生活方式,去除诱因后,早搏即可消失。偶发的房性早搏,是指早搏的次数不超过5次/分,动态心电图24小时房性早搏<500次。另外一种原因是病理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如果这些患者出现早搏,应该治疗原发病,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缺血,早搏也可以缓解或消失。如果早搏仍不能缓解,可以适当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2023-07-31
  • 心脏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脏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可见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患者,常由于精神紧张、焦虑、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大量饮酒、饮浓茶和咖啡等,出现室性早搏。去除上述诱因及休息后,早搏可以减少或消失。早搏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可以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早搏可见于某些药物引起,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以及抗菌素,如红霉素等,部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也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出现类似情况,应该遵医嘱调整用药。室性早搏还可以见于严重低血钾和低镁血症的患者,应该遵医嘱,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
    2023-07-31
  •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个严重(视频)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个严重
    室性早搏风险较房性早搏稍高,关键在于患者有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患有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则出现室性早搏时,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就诊。如果患者仅为偶发的室性早搏,则通常无需进行特殊干预,但如果室性早搏数量比较多,频率超过1‰,也需积极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房性早搏数量不多,且无症状表现,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干预。如果房性早搏症状比较明显,且数量比较多,可采用药物干预。
    2023-07-31
  • 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视频)

    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为室速,指起源于心室自发性连续3个以上频率>100次/min的期前搏动所组成的心率,室速大多见于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肌病变广泛而且严重的患者,如冠心病伴有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室壁瘤的患者。心肌梗死后产生室速的原因主要是心电活动异常、室壁运动异常、束支传导异常,以及心力衰竭等,这为室速的发生提供了病理基础。尤其是心肌梗死区域或者周边残存的心肌组织具有缓慢传导的功能,梗死区域自身与周边心肌组织可以形成各种折返,导致室速的发生。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室心肌发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以及严重的心肌炎都是由于心肌自身的病变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缺血、心肌功能下降,为室速的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础。
    2023-07-31
  • 逆钟向转位窦性心律是什么意思(视频)

    逆钟向转位窦性心律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代表正常的心脏节律,而逆钟向转位是心电图中的术语,指在胸导联V3、V4出现的正常QRS波移行,即QRS波提前出现在V1、V2导联,称为逆钟向转位,产生逆钟向转位窦性心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生理性,逆钟向转位可以出现在正常人,因为人的心脏位置不一样,有的人是垂位型,有的人是正常型,甚至有的人是右位型,即逆钟向转位与心脏位置有关系; 2、病理性,左室肥大,比如长期高血压,或者肥厚心肌病造成左室肥大,引起逆钟向转位窦性心律的发生。 因此,当心电图诊断逆钟向转位时,最好到心内科进一步检查,判断心脏结构转位及位置上是否存在问题。此外,可能要结合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明确心电图上出现逆钟向转位的原因,往往大部分人是单纯的逆钟向转位,没有太大问题。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