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什么是立普妥(视频)

    什么是立普妥
    立普妥是一种他汀类降脂药物,通用名称为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立普妥可降低心肌梗死、中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此外,还可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且安全性较好。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前间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视频)

    前间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若患者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间,在6小时内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血管重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一旦诊断成立,医生需要尽快通过急诊冠脉造影明确堵塞血管位置,或者通过球囊、支架技术给予开通称为血运重建,对于无技术条件的医院可采取溶栓方法进行治疗,此为重要环节;2、抗血小板、强化降脂:还需进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及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基础降脂治疗;3、避免并发症:预防患者出现心衰、乳头肌功能失调如二尖瓣乳头肌断裂、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以及心梗后综合征发作。因此,需从综合角度给予治疗,同时提醒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注意后期心衰预防工作。
    2023-08-03
  • 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视频)

    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大约占猝死总原因的80%,其他20%称之为非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其他系统疾病、中毒、应激、药物等原因引起,具体内容如下:1、心源性猝死:主要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中老年患者中常见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肥厚型心肌病也是一类猝死性疾病,基本有猝死家族史,另外包括先天性冠脉异常、心肌顿抑等;2、非心源性猝死:多系统都可能会引起,包括呼吸系统气道梗阻、重度支气管哮喘、张力性气胸、急性肺栓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尤其是急性肺栓塞是比较重要的猝死原因。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都有可能引起脑疝,导致患者死亡。其他系统包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重度主动脉狭窄都是猝死原因,药物中毒、酸中毒等也可能会引起猝死。
    2023-08-03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诊断(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急性心肌梗死:是血管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发作症状重、疼痛持续时间长,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焦虑、烦躁、大汗,甚至恶心、呕吐,心电图出现动态演变伴心肌酶升高; 2、主动脉夹层:是致命性的急性大血管病变,表现为突发后背部、胸背部撕裂样疼痛,疼痛刚开始即达到高峰。患者多伴随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通过主动脉CTA可以鉴别; 3、反流性食管炎:与饮食、体位有关,通过冠脉造影、胃镜相鉴别。
    2023-07-30
  •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视频)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
    心梗后心衰恢复的常见方法如下:1、血运重建: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尽快进行血运重建,如果患者后期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且心功能下降,此时依然需要先改善冠脉供血,可以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在减少心肌耗氧的同时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对患者此后的心肌恢复以及心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注意休息:心梗后的心衰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切记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还需要戒烟、戒酒、切勿剧烈活动等;3、综合治疗:患者可以服用β受体组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或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药物,也可以服用诺欣妥或卡托普利等,改善心肌重构、促进心衰恢复。患者还可以对症服用营养心肌的药物以减轻心肌耗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同样有助于缺血心肌的功能恢复。
    2023-07-31
  • 怎么诊断心肌缺血(视频)

    怎么诊断心肌缺血
    诊断冠心病或者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是进行心脏血管方面检查,包括无创检查冠状动脉CTA,即冠状动脉CT;有创检查大部分需要患者住院进行心脏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将冠状动脉导管放置到心脏血管开口的部位,对准血管注入显像剂,从而可以观察心脏血管是否狭窄。另外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尤其是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时,部分人会出现运动以后心肌缺血。 严重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结果非常典型,会出现心电图典型ST段抬高或者压低,而且随着疼痛缓解存在动态演变。患者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明确有无心脏运动异常,严重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心脏节段室壁运动异常,而进行心肌核素显像可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2023-07-31
  • 老人家低血压怎么办(视频)

    老人家低血压怎么办
    老人家即老年人,发生低血压,通常症状、表现较严重,可以出现心慌、心悸,或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改变、眼前发黑等。老年人发生低血压,需要采取卧位或平躺,有助于脑部血液灌注,防止不适症状加重。在平卧位过程中,要监测血压变化趋势。大部分情况下,老年人发生低血压与体位有关,如突然站立,或在长时间卧位、坐位变换体位后出现,此时平卧位有助于改善症状。老年人机体功能有所退化,发生低血压,最大可能性是与心脏病发作有关,尤其是出现心肌梗死,若此时伴随胸闷、胸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低血压的同时伴随有胸闷、胸痛,不适合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否则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若老年人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状态,要警惕是否发生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要关注大便颜色、性状。
    2023-07-31
  • 低血压就是贫血吗(视频)

    低血压就是贫血吗
    低血压和贫血,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低血压发生以后,会引发主要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贫血是引起低血压重要的因素。在临床中发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比如消化道出血或者妇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当发生严重贫血时,多会伴随血压明显下降,贫血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急性失血,还有可能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此时表现为持续低血压现象。而引发低血压,除失血导致的中、重、度贫血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收缩能力下降,也会发生低血压。血管神经性因素、体位因素也会引发低血压。因此贫血仅仅是低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
    2023-07-31
  • 心脏血管硬化严重吗(视频)

    心脏血管硬化严重吗
    所谓心脏血管硬化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如何,这个因人而异,心脏的血管主要是由三支血管供应,左边的左主干,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右边有右冠状动脉。这三支血管供应心脏的养分,如果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是血管完全闭塞即心肌梗死,有些人可能是狭窄,狭窄20%-30%并不重,不影响心脏的生理功能;如果狭窄50%以上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狭窄75%以上应该进行干预。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用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恢复100%的供血,基本上能够满足心脏营养代谢的需求。
    2023-07-31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视频)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并发症具体如下: 1、低血糖,如果患者糖尿病为原发病,在透析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 2、透析低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可怕的并发症。如果发生透析低血压,有些患者透析甚至没有办法继续进行; 3、心血管病变,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管病变非常严重,尤其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所以,患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如出现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4、皮肤干燥、瘙痒严重,使患者不能忍受,影响睡眠和严重生活质量,需要积极进行处理。出现这种上述情况,可以增加做血液灌流和血滤缓解; 5、营养不良,很多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