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

  • 总有尿意的原因(视频)

    总有尿意的原因
    总有尿意的原因如下: 1、有尿意是膀胱的一种正常功能,正常人膀胱内尿液超过250mL会产生柔和尿意,此尿意的产生主要跟膀胱牵拉感受器有关; 2、有些人由于黏膜问题,如黏膜病变,黏膜萎缩、退化或溃疡,造成C纤维无髓鞘,纤维暴露就会产生尿意。这种刺激的尿意与柔和的感觉不同,其感觉强烈、难受,会刺激产生排尿,造成尿频,多与黏膜、膀胱刺激有关; 3、有些人与膀胱容量较小有关,正常情况下膀胱容量均在250mL以上,甚至500-600mL,但若患者膀胱容量较小,会产生尿意。 4、膀胱神经暴露,神经通路过于敏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使产生尿意; 5、与情绪、精神有关,如果患者焦虑、神经系统敏感,正常情况下虽然尿意不强烈,但膀胱内膀胱神经都有少量信号向大脑传递,如果在传递的过程中信号被放大,也会产生尿频、尿急的感觉,与焦虑有关。
    2023-08-02
  • 急性胆囊炎怎么治(视频)

    急性胆囊炎怎么治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分为: 1、禁食、水,急性炎症期让病人吃东西以后,增加胆囊收缩,增加胆囊负担,所以不让病人吃东西; 2、胃肠减压,抽出胃中水、液体、气体,起到相对保护胆囊的作用; 3、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稳定; 4、用抗菌素:用广谱、作用比较强的抗菌素。胆囊炎主要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感染,头孢类,甲硝唑抗厌氧菌,相对来说综合治疗比较好; 5、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比如查病人白细胞,如果白细胞过高,需给予手术治疗;B超看病人胆囊炎症到底重不重、有没有双边征、胆囊颈部有没有石头嵌顿、胆囊张力大不大等。如果保守治疗有效,可继续,三个月以后变成慢性炎症再做手术相对比较安全。 如保守治疗无效,需做手术参与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放开腹切胆囊、腹腔镜下切胆囊。如手术台上胆囊切除困难,可以打开胆囊管做胆囊造瘘,再处理肿大的胆囊。如病人年龄大,无法耐受手术,可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给胆囊里放管,把胆囊的胆汁引出,降低胆囊张力。
    2023-08-02
  • 急性胆囊炎鉴别诊断(视频)

    急性胆囊炎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主要与急腹症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胆管炎表现为腹疼、发烧、黄疸,急性胆囊炎也有腹疼和发烧;急性胆管炎患者的黄疸相对较重,而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炎症波及到胆囊管,或者波及到局部肝脏,黄疸相对较轻,重型胆管炎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休克症状; 2、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最多见的原因是胆结石,结石通过胆囊管至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部位,胆道和胰管汇合到一起,如果正好到胆管胰管汇合的胰缘部位,等于胆汁到了胰管里,刺激胰管产生急性胰腺炎发热的情况;刺激胰腺炎发作后,胆管结石大部分可自行排出,临床上可见于2%-5%的胆管结石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较重,腹部体征相对较轻,可以通过查淀粉酶、超声、CT进行诊断; 3、急性胃肠炎:患者有饮食不洁的病史,在呕吐时出现腹痛,平常不疼; 4、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人常有上腹部剧烈刀割样疼痛,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甚至通过腹部平片看到膈下气体。
    2023-08-02
  • 急性胆囊炎的表现(视频)

    急性胆囊炎的表现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表现与炎症范围有关,包括全身性表现和局部性表现两个方面,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全身性表现:即感染全身的表现,如乏力、发烧,患者体温38-40℃,出现食欲低、体力弱等; 2、局部表现:红、肿、热、疼和功能障碍。胆囊位置较深,红、肿、热、疼有时表现不出,主要为疼痛和功能障碍,右上腹局限压疼,右侧肋缘下可以摸到肿大的胆囊,有压疼;同时胆囊炎症波及到局部,局部右上腹摸到疼痛性肿块或者胆囊炎症周围浸润,也可以因为胆囊本身发生血管变窄、闭塞等情况,使胆囊坏死穿孔,胆汁进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产生疼痛。
    2023-08-02
  •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视频)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
    急性胆囊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内胆囊疾病结石发生率为7%-11%,胆囊结石是引起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 2、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的堵塞,除结石外,还可以有其他原因,如肿瘤; 3、部分患者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肿瘤堵塞引起急性胆囊炎,其他病变如胆汁形成沉积物,堵塞胆囊管; 4、寄生虫,如蛔虫,从十二指肠到胆管,再到胆囊管,通过胆囊管进胆囊,通过胆囊管瓣的过程中,胆囊受到刺激收缩,寄生虫卡到这,引起急性胆囊炎症; 2、细菌感染:因堵塞,胆汁里有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胆囊炎; 3、化学刺激:如肠道内胰液或者肠液通过Oddi括约肌反流到胆管,再反到胆囊里,肠液或者胰液刺激胆囊壁引起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
    2023-08-02
  • 脐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脐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肚脐是脐带切断后产生淤积,是身体较薄弱区域。腹压高时,肠内容物易从肚脐地方突出,称为脐疝,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局部缺损、肚皮薄。 脐疝主要是小孩发病多。对于老年病人,特别是有腹水的病人,这时候也因为肚皮比较薄、腹内压相对增高,比如肝硬化,病人营养状态比较差,整个腹肌相对比较弱,这时候病人如果有腹水,腹压增高,脐部出现疝的表现。部分孕妇宝宝慢慢在肚子里逐渐长大,占肚子空间越来越多,这时候腹压增高,部分女性病人可出现脐疝。
    2023-08-02
  • 肾低回声区是癌症吗(视频)

    肾低回声区是癌症吗
    肾脏低回声区往往介于正常超声检查中,描述为低回声区。一般低回声区往往不是癌症,不是恶性肿瘤,因低回声区代表囊肿、囊性,一般回声都是超声下的信号。如果是癌症,就是实质性肿块,通常是等回声或回声增强,少量情况下是偏低回声,但正常情况下低回声均与囊肿有关。 在肾脏内,低回声区还需进一步鉴别,因仅凭B超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检查,对肾脏要排除恶性囊肿风险,最常用方法是增强CT。增强CT可获得更好效果,B超只是常规筛查,因其是无创检查。做CT有少量放射性,需将药水注入血管内,对人有潜在的轻微损害。但这种损害经过几星期或几天后会自我修复,所以肾脏如果发现低回声,不要紧张,癌症的可能性低,建议患者做进一步评估。
    2023-08-03
  • 胆囊癌做手术能活多久(视频)

    胆囊癌做手术能活多久
    胆囊癌患者的术后生存周期由胆囊癌分期决定,具体如下: 1、对于Nevein分期Ⅰ期的胆囊癌,胆囊切除后,病人的存活基本与人正常寿命一致; 2、对于Ⅱ期胆囊癌侵犯到肌层,预后相对Ⅰ期差很多,五年存活率大概在30%-50%左右,也有报道70%-80%的情况; 3、对于Ⅲ期的胆囊癌侵犯到浆膜层胆囊癌,患者的五年存活期大概为20%左右,效果明显变差; 4、对于Ⅳ期胆囊癌,患者的一年存活期可能不到2%,Ⅳ期的胆囊癌基本上手术效果非常差; 随着综合治疗的进展,研究认为胆囊癌患者可以做新辅助治疗,是手术前做放化疗。手术前放化疗与不做放化疗直接做手术对手术后病人的影响,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五年存活率基本一致,但如果有淋巴结转移,放疗和化疗比单纯进行化疗或不做化疗直接做手术的预后明显变好,则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可对病人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胆囊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胆囊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点: 1、出血:切肝脏或者周围血管切断再缝合使组织产生出血,做肝脏手术的胆囊管癌患者可能还有黄疸情况,肝功能不好,手术后出现血液凝固不好,也可出现切口出血情况; 2、如果做胆道手术或者做胆肠手术,手术后病人可出现胆瘘、远端胆道梗阻;近端胆管很薄的情况下做胆肠吻合,这些小吻合口,用线穿过胆管口,胆管壁有小胆瘘,一般引流几天就好了,甚至有时候长的不好,特别是梗阻性黄疸病人瘘一般十天半月能自愈。但是对于瘘比较厉害,或者伤口愈合比较慢,甚至有的胆瘘通过腹腔炎症的方式,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好,只要患者腹腔内无胆汁淤积,就会解决胆瘘问题; 3、局部组织感染:伤口愈合缓慢,胆瘘导致腹腔炎症,引起组织感染。
    2023-08-02
  • 咳嗽时会尿失禁吗(视频)

    咳嗽时会尿失禁吗
    正常男性和女性在咳嗽时不会出现尿失禁,因为在咳嗽时,虽然膀胱和腹腔压力突然增加,但由于压力也会传递到尿道括约肌,而尿道括约肌上有耻骨尿道韧带,其也会跟着收缩,对尿道产生额外压迫,就不会漏尿,所以正常人咳嗽、运动、跑步时不会漏尿。 如果膀胱容量过小,压力过高,超过韧带的控制能力,咳嗽就会漏尿。即使膀胱压力不高,如果耻骨尿道韧带松弛,用力咳嗽力量不足,也会产生漏尿。 所以正常咳嗽不会漏尿,如果尿道偏松弛情况下,或者膀胱压力偏高情况下剧烈咳嗽会产生漏尿。平时要避免剧烈咳嗽,因咳嗽多会对尿道、对膀胱有一定损伤,膀胱、尿道经不起剧烈的连续咳嗽。所以如果咳嗽过于频繁,要对症治疗、减少咳嗽,否则会造成损伤。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