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 脑血栓病人吃什么水果(视频)

    脑血栓病人吃什么水果
    脑血栓病人可以多吃以下几种水果:1、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具有降压、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柿子中含有的维生素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其中还含有酚类的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2、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经常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3、蜜桔:含有丰富维生素C,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速胆固醇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量,对于脑血栓的患者比较适合;4、猕猴桃: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果胶、柠檬酸、黄酮类物质,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尤其硒的含量较丰富,长期吃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2023-08-02
  • 脑血栓和脑梗塞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脑血栓和脑梗塞的区别是什么
    脑血栓和脑梗塞有一定区别,脑梗塞是旧称,一般称为脑梗死。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还包括脑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脑梗死,所以脑栓塞应该属于脑梗死中的一个类型。脑血栓主要是供血动脉的急性闭塞或狭窄,主要由血管本身的病变而引起,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而脑栓塞是属于供血动脉的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但血管本身不存在病变,或原来有狭窄、血管变化不大,而是在外缘的某些栓子卡住血管,比如心脏脱落的栓子,或来源于主动脉弓脱落斑块卡住了供血的动脉,而出现的脑栓塞。所以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一个发病机制,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类型。
    2023-08-02
  • 脑梗塞可以用激光治疗仪吗(视频)

    脑梗塞可以用激光治疗仪吗
    脑梗塞的治疗中通常不包含激光治疗仪,脑梗塞主要是因血管堵塞引起,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心源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主要治疗是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预防中风,同时辅助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协助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如果是心源性脑梗死主要进行抗凝治疗,减少心脏栓子引起的血管堵塞。脑血管病人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需要相应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对血管的持续损害,达到预防脑梗复发的目的。目前民间方法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建议病人进行规范的脑血管病治疗和预防。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区别(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区别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均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其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腔隙性脑梗死和普通脑梗死相比,一般其病灶更小,病灶一般在2-15mm,而脑梗死病灶均远远大于这些病灶,因病灶小,其相应症状较轻微,甚至在一些不重要脑组织处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完全无自觉症状,主要通过检查偶然发现; 2、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累及小血管、微小血管的病变,这些微小血管、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常为玻璃样变性等所导致。而普通脑梗死常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居多,有些是心源性栓塞或其它混合因素; 3、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更多与高血压有关,即高血压常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反复发生; 4、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性更高,更易反复出现; 因此与脑梗死相比,腔隙性脑梗死有一系列不同,表现为病灶小、累及血管小、易复发、病理、生理机制不同等各个方面,但治疗方面目前大同小异,主要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治疗等。
    2023-08-02
  •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视频)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主要引起下肢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溃疡,严重的引起下肢截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脑血管病、冠心病相同。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病理生理表现有脂质在内膜沉积、斑块形成、斑块出血、血栓、钙化等,血流动力学主要引起下肢血供减少。
    2023-08-02
  • 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办(视频)

    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办
    患者应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及危害有所了解,以在出现轻微症状时就能及时发现,并给予规范治疗。比如临床出现轻度间歇性跛行症状,患者就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平常应定期体检,排查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现轻度狭窄时,应及时干预,服用改善下肢循环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等,防止疾病继续发展。如果已出现严重症状,可根据堵塞程度,采取支架植入术,或下肢动脉搭桥术,以改善下肢缺血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什么意思(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什么意思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就是指的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加重,甚至破溃以后,导致血管完全堵塞时,出现原有的间歇跛行症状加重。以前能走个1-2里地,现在只能走300米、500米。出现动脉硬化闭塞以后,往往反映局部病变的不稳定,有时会有突然的症状加重。临床症状也会加重,这是血管闭塞的一个临床表现。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带来一系列缺血性疾病表现。 目前很多人认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性、退行性病变,所以多见于高龄人,具体原因并不明确,但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包括有吸烟、高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以及高粘度血症等。 总之,虽然目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很多病因并不明确,但有很多危险因素,故若发现上述危险因素,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去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2023-08-02
  •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视频)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主动脉壁的弹力纤维层发生囊性病变。外因,例如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最常见为高血压,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占主动脉夹层病人的70%-90%。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非常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血压病人的血管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血压一波动容易产生撕裂,导致主动脉夹层; 2、结缔组织病,例如马凡综合征最多见,马凡综合征的病人特点身高较高,骨骼很长,伴有血管病变。马凡综合征的病人发生急性主动脉夹层约有30%-40%,马凡综合征在所有的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为7%-9%左右; 3、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据研究表明先天性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导致主动脉夹层形成几率比正常主动脉瓣的病人高9倍; 4、直接的损伤,像胸部的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主动脉夹层,包括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形成,例如造影,导丝鞘管在主动脉里面穿行,可能会诱发主动脉夹层形成; 5、孕妇妊娠中晚期也可能合并主动脉夹层,具体的原因还不明确,考虑跟妊娠中后期心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有关; 6、可能跟年轻人吸毒有关; 7、大动脉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等炎症所导致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外科学里将主动脉壁间血肿列为主动脉夹层的先兆症状,或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合并有主动脉壁间血肿需高度警惕,及时处理。
    2023-08-02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要点(视频)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要点
    主动脉夹层术后的护理需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原因相结合,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发病原因为先天性主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具体护理要点如下: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控制肥胖、戒烟戒酒; 3、均衡饮食、稳定情绪; 4、定期至医院复查,每半年或者1年依据医嘱复查主动脉CTA或者超声检查; 5、控制慢性疼痛、镇咳、通便也十分重要,因为慢性疼痛可引起血压变化、慢性咳嗽可增加胸内压、便秘可增加腹内压,均可引起主动脉瘤增加,甚至破裂。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