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 腔隙性脑梗塞与颈椎病有关联吗(视频)

    腔隙性脑梗塞与颈椎病有关联吗
    腔隙性脑梗塞与颈椎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没有直接关联。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类型,梗塞范围比较小。颈椎病主要是颈椎的问题,与脑部无直接关系,主要常见于颈椎增生或者椎间盘突出,对周围的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引起一些不适的表现。 腔隙性脑梗的原因主要是血管硬化,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部血栓所致的一种梗塞。腔隙性脑梗塞与颈椎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可能会有一些相同的临床表现,比如头晕、手麻。此外,治疗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腔隙性脑梗塞按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颈椎病除了改善循环,还要患者注意平时的姿势,不可长期玩手机、玩电脑、低头看书等,需要适当活动。
    2023-08-01
  • 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视频)

    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主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可理解是不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方式如下: 1、生活方式干预,比如可以减少脂质摄取,70%-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内源性合成即肝脏合成,并不是吃进来。所以只要适当控制就可以,部分人血脂一高就吃纯素,一个鸡蛋都不吃,会出其它问题,比如营养缺乏,建议每天一个鸡蛋,每天一个蛋黄。因为70%-80%都是内源性合成,所以运动非常重要。运动肌肉会消耗掉一部分胆固醇,内源性产生胆固醇也会减少; 2、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胆固醇合成,是控制胆固醇合成关键酶抑制剂,把关键酶抑制住以后,肝脏合成胆固醇会下降,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正常水平。
    2023-08-02
  • 胆固醇高有什么危险(视频)

    胆固醇高有什么危险
    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会出现心、脑、肾、四肢动脉的并发症。长期高胆固醇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以及四肢的动脉闭塞症的发生概率。所以,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根本措施。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把胆固醇降到合适的水平,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其中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目前脑卒中、心肌梗死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固醇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用降脂的药物进行治疗,把胆固醇降到较低的水平。如果患者曾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1.4mmol/L以下。
    2023-08-02
  • 豆腐丝的营养价值及功效(视频)

    豆腐丝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浆胆固醇。豆腐丝是非发酵性卤制豆制品之一,是由白豆腐片卤制后切成丝状而成。每100克中含有水分58克,蛋白质22克,脂肪10.5克,膳食纤维1.1克,还含有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豆腐丝作为大豆类制品的加工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还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豆腐丝可以凉拌,也可以炒制,对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可以用大豆类制品来代替蛋白质的补充,能够起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豆腐丝适用于所有的人群,尤其对于营养不良,对肉类制品和海鲜过敏的人,可以用豆制品来补充部分蛋白质。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区别(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区别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梗死一种特殊分型,主要分析如下:1、脑梗死:是指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而形成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常见的分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病变和不明原因型等;2、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指脑深部小的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管腔的狭窄、闭塞,而形成小的腔隙性梗死灶。一般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在大脑半球深部、脑基底节区或者是脑干。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较小,因此形成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比较轻微。部分患者出现腔隙性梗死灶,在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做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腔隙性梗死灶的存在,其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特殊分型。
    2023-08-02
  • 如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视频)

    如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积极地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导致,使血管的管壁发生玻璃样变,管壁出现闭塞,导致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这时治疗腔隙性脑梗主要对血压进行控制,实现平稳降压,使血压24小时的波动减少,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害。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轻,预后比较好,但是需要防止再次发生。这时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最重要治疗是要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以选用能够平稳降压的药物。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而言,除了在饮食方面进行控制,积极进行锻炼之外,可能需要选择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干预,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之后,才能更好地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2023-08-02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视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时,大脑即有潜在的缺血区。这种潜在的缺血区血流量平时高于功能阈值,因氧摄取率增高,脑血容量增加等代偿作用未出现大脑功能障碍。发作期比缓解期右枕叶及左小脑血流减少明显。进一步证明这种潜在缺血区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作用,脑血流量减少至功能阈值以下则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脑血流量恢复至功能阈值以上时症状消失。
    2023-08-02
  • 预防脑血栓吃什么水果(视频)

    预防脑血栓吃什么水果
    对于脑血栓的预防,建议患者进食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但并非所有的水果均对脑血栓的预防存在好处,患者可以食用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但芒果、榴莲易导致过敏。若患者出现过敏,则不利于脑血栓的恢复,所以应尽量避免食用上述水果。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C,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于患者的血液以及全身状态存在较好的作用。部分患者血糖水平较高,应尽量避免食用火龙果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以免导致血糖严重升高,尤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会产生不利影响。
    2023-08-02
  • 20岁得脑血栓的概率(视频)

    20岁得脑血栓的概率
    20岁的人群,一般患脑血栓的概率非常小,与传统脑血栓不同,传统脑血栓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超过40-50岁后易患血栓性疾病。此外,与全身性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存在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以上因素可导致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狭窄,容易产生脑血栓。20岁的患者如果出现脑血栓,一般是由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所致。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药物、手术治疗,尽可能减少年轻患者并发脑血栓的情况,使此类疾病不再复发,也使患者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2023-08-02
  • 左小脑血栓是怎么回事(视频)

    左小脑血栓是怎么回事
    左小脑血栓实际上是小脑半球血栓,从大脑后动脉到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不同的分支供给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血栓有不同症状,所以对于左侧小脑半球血栓,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症状,具体如下:1、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相应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血栓情况;2、心源性脑栓塞:心脏栓子脱落之后,沿着主动脉到达后循环左侧小脑供血区,产生相应症状;3、小血管病:左侧小脑半球小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产生小梗塞;4、自身血管免疫性血管炎: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脑梗塞;5、原因不明:以上4种原因都排除掉,但是仍然没有找到相关的发病原因机制,归结为原因不明。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对于小脑血栓患者而言,一定要尽早进行检查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