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

  • 颈动脉血管狭窄什么原因(视频)

    颈动脉血管狭窄什么原因
    颈动脉狭窄临床上主要的危害是引起脑缺血,脑缺血临床表现严重的就是脑梗塞。目前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1、常说的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在我们国家发病率越来越高; 2、青少年的大动脉炎或者纤维肌结构不良叫FMD。 目前两种原因引起颈动脉狭窄,有症状的都主张积极治疗。目前治疗的方法分两种,一是外科手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目前主张颈动脉斑块的内膜切除术,大动脉炎或者是FMD引起的颈动脉狭窄,目前更多主张采用球囊扩张的办法;二是采取腔内或者介入技术,通过血管内穿刺的办法,不开刀把支架植入到狭窄的部位,由于颈动脉不允许手术中间脱落斑块,会引起脑梗塞,而主张直接植入支架进行治疗。
    2023-08-02
  • 为什么会颈动脉狭窄(视频)

    为什么会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狭窄部位是在颈动脉分叉的部位。颈总分为颈内和颈外的地方,因为血流在这个部位容易发生湍流,血液不断的刺激分叉的部位,因此在分叉部位容易发生颈动脉的狭窄。狭窄和很多因素相关,具体如下: 1、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更容易有动脉斑块产生,也易产生狭窄; 2、自身免疫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也可造成血管狭窄。 颈动脉狭窄80%和颈动脉硬化有关,动脉硬化作为一个全身性疾病有明确相关性。很多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时会伴有冠心病、下肢血管斑块,此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全身多部位的表现之一。 因此,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不仅要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同时要治疗疾病根源,控制血脂、胆固醇,将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去除,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
    2023-08-02
  • 右侧太阳穴肿痛怎么办(视频)

    右侧太阳穴肿痛怎么办
    若右侧太阳穴胀痛,且伴有搏动样头痛,常见于血管性头痛。此种情况发生时,应该及时测量血压。出现搏动样头痛的患者,往往是服用降压药物过程中没有很好控制血压,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进行血压测量,如果血压升高比较高,超过180mmHg以上,应该及时使用短效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下来,以减少高血压脑出血发生。 如果太阳穴周围有疼痛,要请医生进行触诊,看是否可以摸到条索状增粗血管,一般见于中老年人患有颞动脉炎患者,此种患者在头疼时太阳穴、颞部部位可以看到粗大的搏动血管。颞动脉炎属于一种血管炎症,此类患者可能需要完善血液学检查,多会有血沉增快表现,可能需要使用激素药物治疗颞动脉炎,从而减少搏动性头痛发生。
    2023-08-02
  •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视频)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脑卒中范围,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较多,常见原因具体如下: 1、大部分是因为脑动脉瘤引起,所谓动脉瘤是指血管异常突起导致破裂引起出血; 2、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包括动脉畸形、静脉畸形,最常见; 3、高血压、血液病、动脉炎等其它疾病引起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颅内出血出现在蛛网膜下腔里。
    2023-08-02
  • 小儿川崎病症状(视频)

    小儿川崎病症状
    小儿川崎病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属于一种免疫性疾病。患儿可出现皮疹,早期可出现口唇黏膜发红,并且出现杨梅舌或草莓舌,淋巴结方面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患儿最主要的表现为发热,可出现持续5天以上的发热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川崎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冠状动脉发生变化,例如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所以,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是发热、皮肤黏膜改变、双手双脚的指尖硬肿。前期可出现发红、硬肿,后期可出现脱皮,并且肛周会阴部的皮肤也会出现黏膜的发红和脱皮。
    2023-08-02
  • 川崎病血沉高的原因(视频)

    川崎病血沉高的原因
    川崎病患者可以出现血沉升高,在急性期血沉有可能超过100mm/h。川崎病是结缔组织病,是全身的中动脉炎,属于炎症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增加、细胞因子增加或者纤维蛋白原增加,进而造成血沉增快。 但是血沉是非特异性指标,临床检查血沉增快不一定是川崎病。如果川崎病患者血沉持续增快,一般考虑患者疾病处于进展期,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2023-08-02
  • 什么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频)

    什么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是眼底重要的一层结构,视网膜内有四个主要的分支血管,分别是颞上支、鼻上支、颞下支和鼻下支。动脉和静脉是伴行的,所有的血管都是从视神经,有的叫视神经乳头,也叫视盘的位置进出视网膜,这个位置比较拥挤,所以经常会发生血管的阻塞。如果阻塞在静脉,比如血栓的栓子或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是一些动脉炎引起的管壁的静脉的视盘位置的阻塞,叫做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一旦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之后,静脉回流就会发生问题,血液流不回去,就会造成一个放射状、火焰状的眼底大出血,同时患者的视力也会急剧地下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临床上又分为非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和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非缺血型的中央静脉阻塞预后相对较好,缺血型的中央静脉阻塞预后较差,患者的视功能可能以后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些。鉴别到底是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还是非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鉴别出来,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从而使患者的视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2023-08-03
  • 视网膜血管炎有什么症状(视频)

    视网膜血管炎有什么症状
    视网膜血管炎可以分为动脉炎、静脉炎以及毛细血管炎,根据不同的分类,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者通常感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看东西有漂浮物以及遮挡感,甚至出现看东西的大小改变、形状改变。视网膜血管炎可以伴随很多全身症状,根据患者全身的症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诊治。目前对于视网膜血管炎,主要根据病史以及眼部表现,结合眼底造影检查以及一些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然后根据具体的诊断再进行治疗。
    2023-08-03
  • 大动脉炎属于什么科(音频)

    大动脉炎属于什么科
    讲解医师:叶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大动脉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多发于大动脉的分叉部位,比如大动脉头臂型,就是支配于头部和上肢的血管,还有肾动脉型、肺动脉型、混合型这几种类型。起初如果是活动期,是自身免疫病的炎症期,需要去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风湿免疫的医生会给一些抑制免疫的药物,能够缓解病人的症状,阻止疾病的进展。如果是静息期,而且大动脉炎引起了一定的症状,比如头晕、肾动脉的狭窄,但是这种情况是在静息期,就需要去血管外科进行治疗。通过检查化验之后,影像学的检查来判断是否进行介入治疗的干预。介入干预之前肯定要评估病人是否在活动期,如果是在活动期,这肯定是手术的禁忌。因为如果在活动期手术,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进展,短期内又会出现更重的症状。所以还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是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还是适合去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 动脉炎的症状及治疗(音频)

    动脉炎的症状及治疗
    讲解医师:陈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外科
    不同位置的动脉炎症状不相同,具体如下:\n1、四肢的动脉炎:患者可以表现出局部有明显疼痛。\n2、颈动脉炎:患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脑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抽搐、失语、偏瘫,甚至昏迷。\n3、胸腹主动脉炎:患者可以出现上肢及下肢的供血不足,可以出现间歇性跛行。\n在治疗上,一般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病情较轻,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也有患者需要使用免疫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例如拜阿司匹灵等。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要行介入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