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样调理(视频)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样调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可能会有胃肠道动力障碍;患者可能会有胃排空延迟;患者可能会有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又称为内脏高敏感;患者可能还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常常可能还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它因素如劳累、熬夜、工作压力特别大等,通常需要靠药物进行处理。 但如果患者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压力、外界环境等因素,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保持心情愉快,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症状在较长时间内可以得到缓解,或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除药物治疗以外,患者自身因素也非常重要。
    2023-08-01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视频)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为罗马Ⅳ的诊断标准。 若患者具有中上腹部疼痛不适感、中上腹部烧灼感不适、餐后饱胀不适感、早饱不适,存在四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症状。经临床评估,不能解释患者症状,且进行相关检查没有发现相应器质性疾病,如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肿瘤指标、结核指标,做胃镜、肠镜、腹部彩超等均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并且上述症状出现至少有6个月,才可以诊断患者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3-08-01
  • 小腹胀气怎么回事(视频)

    小腹胀气怎么回事
    出现腹胀是常见临床症状,胀气一般都是全腹胀气,尤其以上腹表现明显。如果病人出现小腹胀气,跟全腹胀气可能有区别,小腹胀气临床上少见。 胀气最常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吃产气类食物较多,或反复吞咽气体,导致肠气体增多,或消化不良产气多,出现腹胀表现。 如果小腹胀气,注意是否有肠道性疾病,一般可能是结肠炎、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可伴随小腹胀满表现,还有其它包括腹痛、大便性状改变或习惯改变等表现。 此外小腹胀要注意是否有妇科疾病或肿瘤占位性疾病,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可能还有其他相关表现。如果出现腹痛、腹部隆起或贫血,需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确诊。 小腹胀气临床上少见,但出现这种症状,首先要排除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消化不良。排除功能性疾病后,要高度怀疑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包括肿瘤、腹水等疾病,需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因。
    2023-08-01
  • 总是觉得恶心但是不吐是怎么回事(视频)

    总是觉得恶心但是不吐是怎么回事
    总是觉得恶心,但是不会发生呕吐现象,这种情况多考虑是功能性胃肠疾病,比如功能性消化不良、食道疾病等。器质性问题就应该考虑有肝胆方面的问题,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做胃镜、肝功能检查排除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应该按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如果总是反复出现恶心症状,并且排除了器质性的胃肠病变,可以到消化内科或者是心理科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镇静治疗或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往往能达到效果。
    2023-08-01
  •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调整(视频)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调整
    对于大多数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很少能够达到治愈目的。所以针对这类疾病主要是预防为主,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减少发病。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病因,需要针对这些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胃肠动力功能紊乱,需要用促动力药或双向调节药;针对Hp感染也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要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针对胃酸分泌异常,可能要使用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抑酸治疗;针对精神和心理的障碍,有时要采取针对心理调整、药物治疗等。如果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需要到精神专科进一步咨询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有区别,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患者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而且这些消化不良症状有一些相应的器质性疾病,比如由溃疡病、肿瘤等引起。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但是通过影像学、生化学等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及生化代谢的疾病,所以这类患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胃肠道的动力功能障碍;第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第三是内脏感觉异常;第四包括精神心理因素;第五是酸等分泌的功能异常。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功能性或者一系列的其他问题,比如心理障碍等引起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四个主要症状,即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和腹胀。针对这类疾病,先要注意正确认识疾病,比如这种疾病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就进行一系列的心理调整,养成正确生活方式,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2023-08-01
  • 胃胀气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办(视频)

    胃胀气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办
    胃胀气是在消化科门诊当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情况。胃胀气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该病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反酸、烧心、打嗝的情况。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见的诱因与饮食、情绪变化有关系。很多患者前一天或者前一段时间跟家人生气,接下来就出现胃胀气。另外,还与天气的变化有关,季节更替也会带来胃肠动力的变化。 胃胀气患者主要处理措施如下: 1、适当的少吃一些食物,饮食七八分饱; 2、如果是情绪所致,可以疏解自己的情绪; 3、可以增加衣服保暖; 4、可以服用中成药,比如气滞胃痛颗粒、香砂养胃丸、加味保和丸等。此外也可以尝试用苏叶、玫瑰花泡水服用,也有一定的作用。
    2023-08-01
  • 胃胀气打嗝怎么回事(视频)

    胃胀气打嗝怎么回事
    胃胀气打嗝西医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时患者可能也伴有胃食管反流病。从中医角度而言,出现胀气、打嗝属于胃气上逆。肝胃相关,中医讲求五脏相关,肝心脾肺肾,肝脏的病变会影响胃,肝气瘀滞影响胃,胃气上逆就会出现打嗝、胀气的情况。建议患者服用理气通胀、消胀的药物。可以用苏叶、玫瑰花等药物代茶饮,同时也可以服用西医的促动力药物。 建议患者保持情绪的愉悦,跟日常的事物能够和平、和谐地相处,这样才能使胃胀打嗝的情况逐渐减少。胃胀气打嗝的患者,可以做中医当中的太极拳,适当的练瑜伽等能够舒缓情绪的运动。同时可以写书法等调畅情志,最大限度的通过生活的调养调治疾病。
    2023-08-01
  • 吃东西胃胀是什么原因(视频)

    吃东西胃胀是什么原因
    餐后上腹胀的原因较多,临床需经相关检查确诊,如肝、胆、脾、胰彩超、胃镜检查等。具体如下: 1、胃部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或伴糜烂; 2、胃肠动力不足:进餐后胃蠕动较为缓慢,胃内内容物正常下行; 3、胆囊疾病:影响消化功能; 4、胰腺疾病; 5、肝脏疾病; 6、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通过食用吗丁啉、莫沙必利等增加肠胃动力,或消化酶类药物改善消化功能。同时患者需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 7、糖尿病合并胃轻瘫:需严格控制血糖减轻胃部负担。 此外,患者需注意的是,若腹胀伴随上腹疼痛,甚至出现黑便,同时伴有消瘦、贫血,若年龄>40岁,则提示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胃部病变,需及时就医。
    2023-08-01
  • 胃恶心难受怎么回事(视频)

    胃恶心难受怎么回事
    胃恶心、难受,以下几种疾病可导致: 1、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内壁黏膜组织受损较常见,发生于胃、十二指肠,上腹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发生于空腹时,易在夜间疼痛,进餐或服用药物后可缓解,胃溃疡疼痛常出现于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进餐反而诱发加重疼痛,严重时出现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 2、胃肠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无法找到器官构造的异常或明确病灶,症状与溃疡相似,除个人体质,与饮食、压力、情绪有关,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因此生活习惯的调整相当重要; 3、反流性食管炎,因胃部内容物易回流于食道,产生食管炎溃疡,较常见的症状为胸口灼热、涌酸感、上腹胀、吞咽疼痛、嗝气,肥胖病人适度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 4、急性胃炎,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刺激性食物、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暴饮暴食等原因,或合并其它疾病,产生疼痛、恶心、呕吐、饱胀等极度不适,此时应让胃部休息,暂时清淡、流质饮食; 5、其它方面如消化道肿瘤、育龄妇女的妊娠早期反应等,也可出现胃恶心、难受等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于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另外建议做幽门螺旋菌杆菌检测,如碳13、碳14的检测,平时三餐需定时定量,不要过饥或过饱,不要进食不洁食物,以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另外,不良的情绪有时也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需注意情绪平稳。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与什么鉴别(视频)

    消化性溃疡与什么鉴别
    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引起上腹痛的疾病较多,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胆囊疾病:如果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可以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可以通过彩超检查确诊; 2、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可以通过彩超、CT或者抽血查淀粉酶进行鉴别; 3、部分冠心病:表现为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进行鉴别; 4、功能性消化不良: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或者餐后不适、早饱,可以通过胃镜进行鉴别诊断; 5、胃癌:消化性溃疡主要与胃癌进行鉴别诊断,胃癌表现为不典型上腹部疼痛,伴体重减轻、发热、贫血等,可以通过胃镜进行鉴别诊断。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