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伟

  • 膝盖擦破皮要不要包扎(视频)

    膝盖擦破皮要不要包扎
    膝盖擦破皮医学上称之为擦伤,擦伤可轻可重。假如只是非常简单的擦伤,只是有一点小渗血、渗液,通常无需包扎处理。假如擦伤较严重,肉擦得较深,出血、渗出或疼痛较明显,则需包扎处理。 病人到医院以后,假如是擦伤,一般会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充分清洗,把伤口里的细小碎石子、泥土等充分冲洗掉,之后再用PVP,即碘或者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完以后,会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然后进行包扎。 但在家里,假如擦伤不是很重的情况下,建议可以不包扎,直接送到医院。假如出血确实较严重,可以用最干净的衣物覆盖在擦伤表面,用手掌按在擦伤表面进行压迫止血。
    2023-08-02
  • 止血带扎在什么位置(视频)

    止血带扎在什么位置
    止血带要扎在近心端,上肢多扎在中上1/3的位置,下肢扎在大腿根部,也相当于中上1/3位置。止血带一种是用布带,大概5cm宽的布带,还可使用医学上的气动止血带。原则上讲普通大众尽量不要用止血带,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按住出血部位即可。 外伤病人出现出血后要及时止血,从纯医学的角度讲,不主张普通大众广泛地使用止血带,因为止血带使用不当会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也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假如普通大众已经很熟练地使用止血带,也可以使用。 出血是创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正常人的血量大概占体重的7%-8%,即一个70kg的正常人,体内血大概在5000ml左右。当患者出血量达到20%,即1000ml时就会出现休克的表现。
    2023-08-03
  • 外伤性胰腺破裂搬运时注意什么(视频)

    外伤性胰腺破裂搬运时注意什么
    外伤性胰腺破裂并不常见,因为胰腺位置相对较深,在胃后方,脊柱前方,处在后腹膜较深的位置,一般情况不会出现损伤。当腹部被东西顶到时才可出现损伤,最常见于骑自行车时急刹车,自行车把顶到肚子,或汽车迎面撞击时,方向盘顶到腹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胰腺损伤。 胰腺损伤因为位置较深,所以损伤以后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是局部疼痛,所以对于胰腺损伤的搬运,临床工作中碰到的较少。但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地方,符合平常搬运的特点。在搬运之前要对病人进行评估,评估气道、呼吸、出血等,同时要评估脊柱有没有损伤,是否存在脊髓损伤。搬运完以后,给病人做好充分固定,避免病人从搬运床上掉落。另外要注意各种医疗管路,在搬运过程中避免脱落,随时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2023-08-01
  •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的注意事项(视频)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的注意事项
    病人昏迷以后由于肌肉松弛,如仰面朝天会造成舌根后坠,导致气道梗阻。昏迷病人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病人无法自述,对于昏迷的病人搬运时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做好病人搬运前评估,即气道是不是安全,假如不安全要进行人工气道。另外,有没有活动性外出血,假如有要进行包扎加压止血,还要评估颈椎、胸椎、腰椎有没有脊柱损伤的可能性,如有则需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脊柱。 上述情况都做好以后,在搬运之前需多人协助搬运,并做好各种设备的准备。昏迷病人身上多有较多的医疗管路,比如静脉输液通路、气管插管、胃管、引流管等,都要做好保护,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意外脱落。假如病人已经出现低血压,搬运可以造成血压的一过性下降,甚至会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在种情况下,建议先升血压后再搬运。
    2023-08-03
  • 长时间不睡觉会猝死吗(视频)

    长时间不睡觉会猝死吗
    长时间不睡觉不一定会猝死,猝死指相对正常的健康人,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停止。长期不睡觉最主要是机体长时间得不到充分休息,处在非常疲乏的状态。目前从学术上讲,并没有很多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关联,但确实也听说由于长时间加班造成猝死。 猝死75%是因为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冠心病。当人长时间不睡觉以后,身体处在非常疲乏的极限状态,若患者本来就有一定的器质性心脏病或有器质性心脑血管、肺等疾病,长时间劳累得不到充分休息时,可能诱发病情加重。最终可以导致病情突然恶化,比如造成心律失常,然后出现猝死。 所以长时间不睡觉的人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年龄较高的人而言,长时间不休息对机体肯定不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当一段时间不休息后出现不适表现时,要及时停止手中的工作,然后适度休息。
    2023-08-03
  • 心脏猝死会挣扎吗(视频)

    心脏猝死会挣扎吗
    正常的人或相对健康的人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突然间死亡称为猝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即6小时内突然死亡是猝死。但大部分专家认为6小时时间偏长,应该是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死亡称为猝死。猝死又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根据心肺复苏指南,猝死病人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消失,也有可能在心跳停止后的前几分钟还有呼吸,但呼吸没有质量,为一种濒死呼吸或喘息样呼吸。所以按照这样的定义,病人发生猝死时没有挣扎,更不可能呼叫。 所以假如看到病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后,应该大声呼唤病人或拍其双肩,然后观察患者的胸廓有无起伏,如果胸廓没有起伏,或者只有濒死样的呼吸,基本上可以确定病人已经心跳、呼吸停止。这时应该立即把病人放平在地板上或床上,按照心肺复苏的原则,立即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或者叫旁边的人一起帮忙。所以想通过病人猝死时的挣扎提醒猝死的可能性不大。
    2023-08-03
  •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视频)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主要指过量运动后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有的定义是六小时也有定义是一小时。运动后导致猝死,其实运动不是最直接的因素,猝死的病人中75%都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主要的原因还可能因为有心脏器质性问题,运动相当于触发心脏的问题。所以运动性猝死的情况中运动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病人本身为带病状态,心脏或心脏外的脏器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在运动时应该做好准备。假如准备做高强度运动,比如马拉松,应该在此之前进行相关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能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运动量。在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热身准备,使自己的各个脏器能够适应即将到来的大运动量,特别是心和肺。另外,在运动过程中,假如觉得自己有不舒服,千万不要勉强,应该及时降低运动负荷,甚至停下来休息,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2023-08-03
  • 跑步猝死原因(视频)

    跑步猝死原因
    跑步猝死指人在跑步过程中或者大量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死亡。随着马拉松在各个城市兴起,马拉松是极端的高强度跑步状态。在马拉松比赛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运动员猝死的情况,基本发生在中后段,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年轻男性。所以跑步猝死是存在的,但并不是跑步一定会猝死,猝死的病例都有一定原因,最常见的是跑步运动员,在跑步之前就存在心脏器质性疾病,但患者不知道。另外部分运动员有心脏以外的问题,但在跑步之前也不知道。天气炎热,过度劳累,还有其它的极端体力消耗等,也是造成跑步猝死的原因。 对于跑步猝死,首先要承认有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出现,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员在跑步之前,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了解,没有做好跑步前的充分准备。而且在跑步过程中已经出现不适时,没有马上停下来,还想再坚持,这时就造成极端状态,甚至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2023-08-03
  •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视频)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
    猝死不一定能抢救过来。猝死指短时间内相对正常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全球范围里面经过统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猝死病人讲过正确抢救后有20%-30%可以被救回来。但中国做得不是非常好,即便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猝死病人抢救回来的可能性大概在1%-2%的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非常低。当病人猝死后,只要采取有效的抢救手段,病人抢救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大,抢救手段可以把总结为五个环,即生命链,具体如下: 1、早期识别,早期呼叫; 2、早期进行心肺复苏; 3、早期除颤; 4、早期的高级生命支持; 5、复苏后的持续生命体征支持。 每一个环都非常重要,环环相扣,只有五环都能够被很好地做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才可变高。最主要的是第一个环和第二个环,早期识别和早期心肺复苏,提高全民的心肺复苏能力和水平。
    2023-08-03
  • 猝死如何处理(视频)

    猝死如何处理
    猝死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高度重视猝死的急救。中国的猝死急救水平跟发达国家比较仍有差距,在欧洲、瑞士、丹麦的猝死抢救成功率能达到20%-30%,而北京只有1%,香港也只有1%,猝死抢救的成功率非常低。 猝死一旦出现以后,要立即进行抢救,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5分钟,所以旁观者在抢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应该启动生命链,要早期识别,早期呼叫,早期开展心肺复苏,早期除颤,等到医务人员到达以后,要早期开始高级生命支持。当病人的心跳在现场被救过来以后,要开始高级复苏后的支持治疗。假如有了上述五个举措,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