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峰

  • 平足症手术有风险吗(视频)

    平足症手术有风险吗
    平足症手术存在风险,所以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平足症手术风险如下: 1、麻醉风险: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2、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要破坏并重建结构,破坏结构是否会带来远期并发症需要医生考虑,重建结构是否能够达到重建目的,也需要在手术时充分考虑,很难达到100%的保证。通常只有80%、90%的概率,达到90%-95%的概率已经是有很好的保证,但还是存在风险; 3、术后风险:术后可出现伤口愈合问题、术后功能锻炼不合适或需融合的部位没有融合,需要重建的部位没有重建。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医生需要和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评价手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但通常情况下一定会选择手术收益大的方向,如果风险很大不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2023-08-03
  • 怎么判断小孩是扁平足(视频)

    怎么判断小孩是扁平足
    判断儿童是否是扁平足比较困难,需要根据年龄判断,人的正常发育有不同阶段,足弓发育一样。儿童刚刚开始走路到比较活泼、愿意奔跑的阶段,足弓是塌陷,所以这段时间叫生理性平足期。足弓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还未完全形成弓形结构,这时不能判断到底是平足还是正常足弓。 儿童有生理性平足期,判断平足从6岁开始,4-6岁是生理性平足期,6岁以后足弓逐渐形成。如果6岁以后还没有形成良好足弓,跟正常儿童不一样,走路姿势不一样或经常出现疼痛,这时要怀疑是否是扁平足。因为儿童还有继续发育、恢复的可能性。所以判断小孩子是否是扁平足一定要除去生理性平足期,在正常发育结构之中是否出现平足状态,此时才能做出比较可靠、可信的判断。
    2023-08-03
  • 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吗(视频)

    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吗
    跟骨骨折是脚后跟部位的骨折,往往由于高处突然坠落伤,以前也叫Lover fracture,指爬在窗子上突然掉下去,造成脚后跟骨折。大部分情况跟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涉及距骨和跟骨之间的关节面,虽然是很小的关节面,是微动关节,但由于是关节内骨折,会造成骨折后的创伤性关节炎。 所以跟骨粉碎性骨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关节内骨折,要恢复跟骨整体的外形还需要恢复关节面平整,获得比较完整、平滑的关节面,最后才能达到良好的功能康复。
    2023-08-03
  • 踝关节损伤可以用支具固定吗(视频)

    踝关节损伤可以用支具固定吗
    踝关节或足踝部损伤后,通常会采用固定的方法进行局部保护和制动。任何关节出现损伤后首要问题都是制动,指的是制止关节运动,给予充分休息。但并不推荐支具,支具拆卸比较方便,患者佩戴较舒服,但正是因为拆卸方便,患者佩戴过程当中稍微有一点不舒服无法忍受,会把它拆卸下来,然后换个姿势、换个体位,会导致并发症或后遗症。 推荐石膏固定,因为石膏固定个性化,每个人的踝关节大小不同、粗细不同、姿势和体位不同、固定角度不同,在治疗时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而所有的支具都是统一规格,所以医生更推荐进行个性化的石膏固定。 支具需要外部结构非常坚强,内部结构要非常柔软,保证固定效果,不会造成其它软组织压迫性创面或软组织激惹,病人佩戴相对较舒适。临床上第一选择是石膏固定,其次为使用支具。
    2023-08-03
  • 脚踝关节肿痛什么原因(视频)

    脚踝关节肿痛什么原因
    脚踝部关节肿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导致的足踝关节肿痛,如踝关节骨折、踝关节扭伤。目前,在大健康、全民运动的概念下,大家喜欢每天走路,还要记步数,也喜欢周末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但如果在没有良好热身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就会出现额外损伤,出现明显的踝关节肿痛。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常见原因,体重突然大量增加或减少,踝关节的受力环境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局部软组织和骨骼结构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从而出现肿痛。 还要排除一些其它问题,包括身体其它器官系统的疾病体现在足踝部,如痛风、长期尿酸增高导致局部关节液积聚出现关节肿痛;足踝部软组织感染也是常见原因,如剪指甲剪破,没有做特殊处理、专门消毒和灭菌,可出现浅表淋巴结和足背部软组织局部感染和肿痛,疼痛较为剧烈。所以如果出现关节肿痛,则需要鉴别病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08-03
  • 足跟骨质增生怎么形成的(视频)

    足跟骨质增生怎么形成的
    任何部位都会出现骨质增生,跟骨骨质增生是由于持续的力量牵引导致,所以跟骨骨质增生中,最常见的两个部位是足跟和跟腱支点、跟腱牵拉处。大部分跟骨骨质增生是由于肌肉牵拉、跟腱牵拉导致出现局部骨性突起,这类型的骨质增生是由于人体代偿性机制,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病理表现。 除非是因外伤所致骨关节炎导致的关节面骨质增生,才需要进行正规治疗或特殊干预手段治疗,所以跟骨骨质增生不需要特别处理,也无需进行特殊医学干预。
    2023-08-03
  • 平足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平足症是怎么引起的
    平足和高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高弓足是足弓过高或同时伴有内翻,而平足是足弓过低,同时伴有外翻,两者发生原因不同。平足最常见原因是体重过重,因为正常足弓有一定承受能力,只有体重过重或运动过度的情况下,长期用力导致足弓塌陷,是平足表现。 另一种平足症原因是遗传,父母是扁平足,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平足,如果长期不注意,或小孩子营养过剩,增加体重却不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后期可能会出现平足或平足症表现,所以原因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 还有部分平足原因是由于创伤导致的足弓异常,即后天性足弓异常,这种类型的病人需要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方式。
    2023-08-03
  • 平足症手术后就不是平足了吗(视频)

    平足症手术后就不是平足了吗
    平足症患者手术后足部基本结构还是平的,仍然是平足,手术的目的是尽量恢复足弓或保护足弓、维持机制,避免发生其它并发症。所以平足症手术后并不能把足弓提到正常结构,并不是为改善足部外形进行的手术治疗。 平足症手术的目的是减轻并发症,避免其它结构进一步损害,建立比较可靠的足部或运动根基。平足大部分情况下根基不牢,手术后能获得比较坚固、可靠的足部运动平台。所以平足症手术后外形可能还是平足,但是疼痛、其它关节损害可降低。平足术后能恢复部分足弓,但不能恢复到完全正常足弓形态。
    2023-08-03
  •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在哪(视频)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在哪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足外侧、足内侧两个部位。足内侧疼痛通常位于足弓顶点,这个部位有一条胫后肌腱穿过,胫后肌腱长期牵拉导致足内侧疼痛,足底软组织长期受力导致足底内侧疼痛。 后期因为后足外翻、前足外展出现腓骨和跟骨撞击,是外侧结构撞击导致疼痛。内侧结构长期受压出现疼痛,所以平足症病人会有内侧疼痛,沿着小腿后侧到足底一条线的疼痛。部分患者足外侧沿着最突出部位的腓骨骨性结构的疼痛,或肌腱卡压,所以疼痛可能是针对内侧和外侧为主的整体性踝周疼痛。
    2023-08-03
  • 平足症和扁平足区别(视频)

    平足症和扁平足区别
    扁平足和平足症的区别是处于不同阶段或不同状态。扁平足占正常人的10%-15%,足弓扁平不是平足症。平足症是异常情况,会带来疾病或疼痛,所以平足症比扁平足更严重,扁平足不一定会发展成平足症,但平足症由扁平足发展而来,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症状,只有扁平足出现症状才能定义为平足症。 很多扁平足不需要治疗,运动员、运动健将的短跑速度非常快,弹跳力很好,但足弓也扁平,所以没有症状的扁平足无需治疗,与平足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足症是医学上的异常畸形、异常病理状态,而扁平足是正常变异,是可以接受的正常足弓变异形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