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

  • 额叶脑膜瘤如何去除(视频)

    额叶脑膜瘤如何去除
    额叶脑膜瘤包括额叶颅底脑膜瘤、额叶凸面脑膜瘤。治疗脑膜瘤的首选方法为显微镜下切除治疗,特殊部位脑膜瘤,如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可于神经内镜下经鼻切除。 额叶凸面脑膜瘤因为手术难度较小、全切率较高,通常选择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切除。额叶颅底脑膜瘤难度相对较大,多数于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部。部分较小颅底脑膜瘤,可于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切除。针对个别瘤体较小、完全钙化且无明显症状者,可随访观察,暂时无需特殊处理。
    2023-08-02
  • 脑胶质瘤手术需要几个小时(视频)

    脑胶质瘤手术需要几个小时
    脑胶质瘤手术时间通常需3-5小时,根据肿瘤部位、大小、血供不同,手术时间存在差别。表浅肿瘤体积较小且血供不丰富胶质瘤,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 位置深、瘤体大、血供丰富,尤其靠近重要结构胶质瘤,切除时间及止血时间可明显增加,甚至止血时间比切除肿瘤时间长。为精确、彻底切除肿瘤,有时术中可行导航、磁共振等辅助手段,所需时间相应延长。
    2023-08-02
  • 脑膜瘤鉴别诊断(视频)

    脑膜瘤鉴别诊断
    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病程较长,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不同部位需要与不同肿瘤进行鉴别,具体如下: 1、大脑半球需与胶质瘤转移瘤鉴别; 2、鞍区脑膜瘤需与垂体瘤、颅咽管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鉴别; 3、后颅窝脑膜瘤需与听神经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鉴别。 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脑膜瘤重要依据,头颅CT主要表现为骨板下、颅底、大脑镰、小脑幕等处,宽基底或高密度团块影。颅脑磁共振主要特点为,脑组织外局部脑组织受压,边界较轻,一般宽基底与硬膜相连。同时,常伴有颅骨正常结构破坏,多数为等T1、等T2信号,强化明显均一,存在特征性脑膜尾征。
    2023-08-02
  •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因素(视频)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脑胶质瘤术后可能出现复发现象,复发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程度、胶质瘤生物学分型及综合治疗规范性。通常手术切除越彻底,术后复发几率越低。但不同部位脑组织存在特定功能,胶质瘤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无法做到彻底切除。 脑胶质瘤按恶性程度可分为四级,即Ⅰ、Ⅱ级称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称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对周边正常脑组织侵袭程度越重,复发率越高。高级别胶质瘤、未切除彻底低级别胶质瘤,术后需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低级别胶质瘤可获得较长复发时间,甚至可治愈,高级别胶质瘤存在较大复发的可能。
    2023-08-02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风险(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风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可分为前路、后路。除麻醉带来全身性风险外,主要为疾病所致局部风险。高倍手术显微镜手术治疗颈椎病,为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应用后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如降低术后再出血、感染、脑脊液漏、内固定松动或断裂,以及颈动脉斑块脱落引起脑梗塞等常见手术风险。 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会导致颈椎椎管极度狭窄,手术减压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损伤,甚至术中器械震动可能导致脊髓不可逆损伤,从而出现相应神经症状引发严重后果。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成功率(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成功率
    患者、医生对手术成功理解不同,医生认为手术效果较好、较为成功,但患者却认为手术未解决所有问题。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属于高风险手术,高倍显微镜应用虽能降低手术风险,获得更有效、更彻底减压,但由于部分患者术前脊髓改变已经发生。因此,手术一般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彻底缓解,甚至不能完全阻止症状进一步加重,而导致其它症状出现,如颈、背部疼痛。但未进行手术治疗带来后果更为严重,因此脊髓型颈椎病一旦发现,建议尽早手术,多数可缓解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