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 为什么要在5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视频)

    为什么要在5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人体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为大脑,大脑缺氧4-6分钟,可造成大脑软组织损害。缺氧超过10分钟,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抢救最佳时机为4-6分钟内,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若在此时间段内进行及时通气、抢救,大脑无明显损害。延时1分钟进行抢救,患者死亡率可增加10%。若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无呼吸、脉搏,出现抽搐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心肺复苏,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2023-07-30
  • 心脏胸外按压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视频)

    心脏胸外按压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对溺水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即使无较大希望时,亦应坚持一段时间,因溺水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未受损的情况。以下情况可停止进行心肺复苏: 1、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接管心肺复苏; 2、患者恢复意识、呼吸、脉搏情况下,可停止心肺复苏; 3、现场环境不允许,危及施救者生命的情况下,可停止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作为抢救急救方法,可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常见胸骨、肋骨骨折。施救者若通过专门培训,进行规范的胸外心脏按压,可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利的损害。
    2023-07-30
  • 溺水者到底需不需要控水(视频)

    溺水者到底需不需要控水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控水进行说明,即无需通过任何手段去除患者呼吸道中的水,以免推迟通气开始的时间,增加呕吐风险、死亡率。控水的由来已久,方式较多,如将溺水者放到马背、牛背进行颠簸、拍背、摇晃或倒立。此类方式的控水,基本为胃中的内容物,极少可控出肺中水分。心肺复苏过程中,通过循环恢复,可将肺中水分吸收到循环中。因此,利用各种方法对溺水者进行控水属于错误行为。
    2023-07-30
  • 溺水者心脏骤停可以只做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吗(视频)

    溺水者心脏骤停可以只做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吗
    溺水者心脏骤停不提倡仅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2010年版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最重要的更新即将ABC的顺序改为CBA,A为人开放气道,B为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多数院前的呼吸心脏骤停皆为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体内有充分的氧气,甚至部分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在呼吸心跳骤停前可出现大口喘气行为,提供部分氧气,因此将心肺复苏顺序改为CBA。
    2023-07-30
  • 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怎么办(视频)

    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怎么办
    溺水的急救方法如下: 1、尽快将患者从水中转移到陆地。此过程异常危险,切勿妄自下水。若溺水者离岸边较近,可用树枝、棍子、救生圈进行施救。若必须下水,建议穿救生衣、救生圈,从溺水者背后靠近,将溺水者口、鼻向上露出水面,后慢慢靠往岸边。若不会游泳,周围无救生设施的情况下,可大声呼救,且拨打120; 2、患者上岸后根据不同状态进行相应急救。清醒、呼吸均匀者,注意保暖,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或直接送医院治疗。昏迷但存在呼吸、脉搏者,及时清除口、鼻异物,保持侧卧位,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昏迷、呼吸停止、脉搏存在者,需及时清除口鼻异物,进行气道开放,使其处于复苏体位,等待医务人员到达。昏迷且无呼吸、心跳者,需立即进行胸心肺复苏。先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待医务人员到达或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为止。
    2023-07-30
  • 溺水院前急救有哪些(视频)

    溺水院前急救有哪些
    溺水院前急救措施如下: 1、清醒者及时呼叫120,对患者进行保暖、陪伴,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或直接送医院治疗; 2、昏迷但存在呼吸、脉搏者,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异物,保持侧卧位,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3、昏迷无呼吸者,需及时清除口鼻异物,进行气道开放,使其处于复苏体位,等待医务人员到达; 4、昏迷且无呼吸、心跳者,需立即进行胸心肺复苏。先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待医务人员的到达或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为止。
    2023-07-30
  • 为什么溺水后要供氧(视频)

    为什么溺水后要供氧
    溺水者昏迷主要因窒息缺氧引起,因此,供氧为首要目标。即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压额抬颏法:用一手压住患者前额,另外一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下颏骨性的标志,进行气道开放。使患者下颌骨、下颌间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后进行开放气道; 2、抬颌法: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可采取抬颌法,即双手放在患者头部两侧,用手部抬患者的下颌骨,开放气道。 若开放气道,患者呼吸未恢复自主呼吸,需进行人工呼吸供氧,若无效,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023-07-30
  • 溺水对脑有损害吗(视频)

    溺水对脑有损害吗
    溺水对脑是否有损害由溺水时间长短决定,人体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为大脑,大脑缺氧4-6分钟时间,软组织可造成损伤。若缺氧超过10分钟,可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缺氧时间越长,对大脑损害越严重。此时应及时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在4-6分钟内进行及时有效供氧措施,患者大脑或其他器官损伤可大幅度减小。若超过8-10分钟,可对大脑造成一定损害。
    2023-07-30
  • 发现人溺水后一定要人工呼吸吗(视频)

    发现人溺水后一定要人工呼吸吗
    溺水患者清醒,存在呼吸、脉搏,无需进行人工呼吸。若患者昏迷,存在呼吸、脉搏,需进行开放气道,可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亦无需人工呼吸。仅当患者呼吸停止时,才需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先清除口、鼻中异物,后开放气道,可采用压额抬颏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先捏住患者鼻部,用急救者的口部完全包住患者口部,进行吹气后放开鼻子,使患者胸部充分回弹,再进行下一次口对口吹气。
    2023-07-30
  • 溺水时在水下做人工呼吸能起到作用吗(视频)

    溺水时在水下做人工呼吸能起到作用吗
    溺水时在水下进行人工呼吸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异常危险,需受专门训练后才可进行。若未受过训练不建议进行,此时,溺水者处于慌张状态,可将施救者紧紧抓住,拉进水中,造成危险发生。建议将患者拉到岸边,再进行人工呼吸。若受过专门训练,可进行口对鼻人工呼吸,起到通气作用。先从背后靠近溺水者,将其头、鼻露出水面,切勿被溺水者抓住,可捏住鼻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若鼻部太滑或动作幅度太大,可捂住嘴巴,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