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

  • 脑血栓病能治好吗(视频)

    脑血栓病能治好吗
    脑血栓病能否治愈,要看疾病的严重程度。血栓指脑组织局部缺血,造成相应的功能缺损,造成肢体的症状。比如右侧脑组织某部分缺血,可能左侧的肢体会麻木无力。大脑的血来自心脏,心脏收缩射出血液,通过胸腔的大血管再经过颈项部的大血管进入大脑。在整个血液循环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地方的阻塞都会造成血流的中断,进而造成血栓的症状,这是血栓的成因。 其治疗需要及时打通阻塞的血管,缺血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梗塞的部位以及梗塞的大小。对于小的梗塞,如果及时的纠正,很多人会恢复得非常好,甚至不留后遗症。如果是急性的、大面积的梗塞,大脑的损伤非常大,治疗不会非常快的恢复,甚至可能会遗留后遗症。 对于脑血栓的治疗,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送医,医生会给予最快速最正确的治疗。对于大面积的比较危险的梗塞,家属和患者要有正确的预期。急性期可能是10-14天,目的是延缓疾病的进展,急性期过后,用药就会减下来,长期口服预防再犯,另外辅以积极的康复锻炼。急性期的治疗目的是延缓疾病的进展,恢复期的时候肢体会慢慢康复,但是有可能是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作为康复判断的尺度。
    2023-08-02
  • 早期脑血栓怎么消除(视频)

    早期脑血栓怎么消除
    脑梗死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致残甚至致命的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北方。一旦出现脑血管病,需要及时送医。急性期治疗包括溶栓和取栓。血栓刚刚形成,刚刚堵塞血管,在4.5小时之内如果能够到达医院,医生评估病情之后可能会用强烈的溶解血栓的药,可能会把血栓直接溶解掉,使血管再通,是静脉溶栓治疗。 在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医生对于特殊的、更加危重的病人可能会采取取栓的治疗。使用一次静脉的溶栓药后血管没有完全打通,还有再次复发进展的风险,及时在手术室通过介入的方法下导丝、下导管,把刚刚形成的血栓趁着还没有长牢固拽出来,叫取栓。 所以,急性脑血管病是非常危重的疾病,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就诊。医生通过静脉用药以及介入科医生的静脉取栓,能够有效治疗这个急性期疾病。
    2023-08-02
  • 怎么防止脑溢血(视频)

    怎么防止脑溢血
    脑溢血在医学上叫脑出血。脑出血的病因即血管破裂,血压高、血管的管壁太脆容易破裂,如果管壁非常厚,压力再高也不会破,在压力高的基础上再有动脉硬化、管壁损伤,血管就容易破裂。 预防脑出血要好好控制血压,规律的监测,规律的吃药。要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治疗高血糖要治疗高血脂。如果三高控制较好,动脉硬化不会快速进展,血管的损伤不会严重,血管破碎的可能性低,脑溢血的可能性下降。 所以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注意控制心态,减少大的情绪的波动,减轻过度的体力劳动,是脑溢血的预防措施。
    2023-08-02
  • 肌肉轻微震颤怎么治疗(视频)

    肌肉轻微震颤怎么治疗
    肌肉轻微震颤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见的是由外界因素引起,包括身体疲劳、焦虑、紧张、生气等情绪变化,天气寒冷也会造成身体轻微震颤,此为年轻人、中老年人发生震颤最常见的原因。若存在以上外部因素,注意休息、缓解疲劳、注意保暖、平复情绪,短时间内轻微肌肉不适的症状可能缓解。若肌肉震颤持续存在,已经影响身体协调性、日常生活的准确性和速度,要及时就诊,由医生根据情况详细追问病史,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必要时完善一些辅助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所以,肌肉轻微震颤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如果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后仍不缓解,需要及时就诊。
    2023-08-02
  • 突发性震颤的病因(视频)

    突发性震颤的病因
    突发性震颤发作较快,缓解也快,外界的诱发因素包括寒冷、熬夜、疲劳、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抑郁和愤怒。若无明确的外部因素而突然产生,要高度怀疑甲状腺功能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到医院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排除甲亢的因素。若以上因素均不存在,即没有外界诱发因素,体检指标也正常,仅发生震颤,要高度怀疑特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相关震颤,这时应到神经内科就诊,详细回顾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若震颤出现比较突然,双侧对称,且有家族史,要怀疑特发性震颤的可能。若出现单侧肢体的突发震颤,静止时比较明显,患者有迟缓、身体僵硬感,需考虑为帕金森病相关震颤。
    2023-08-02
  •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视频)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
    肢体震颤是一种临床现象或症状,而不是病因,其病因比较复杂。要先明确肢体震颤出现的快或慢,若震颤突然出现,需考虑是否有疲劳、紧张、生气、熬夜等诱发因素,若去除上述诱发因素后3-5天症状逐渐好转,则不必担心。若震颤逐渐出现,无法明确发病的具体时间,会逐渐加重,要考虑神经系统病变。此外,要明确震颤是单侧还是双侧,若为双侧颤,而且为姿势性震颤,即在抬手、抓握、端水杯时比较严重,要怀疑特发性震颤的可能,可就医进行鉴别诊断。若震颤为隐袭逐渐起病,以单手颤为主,活动时无碍,休息时出现搓丸样震颤,则为典型的帕金森病震颤。
    2023-08-02
  •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视频)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
    良性震颤指震颤幅度比较轻微,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治疗方法主要如下:1、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按时入睡、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稳定、不焦虑、不紧张、不生气,很多震颤可以自行缓解。2、规律查体,很多时候部分患者有轻微震颤,虽不影响生活节奏,但是需要做辅助检查,如青少年应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很多轻微震颤虽不严重,但为甲状腺疾病的征象,查体发现是甲亢引起的震颤,虽为良性,但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3、部分震颤与天气寒冷有关,降温时需要注意保暖即可;4、部分震颤称为特发性震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会造成头颈部轻微震颤或四肢末端震颤,若有家族史,尝试改善生活方式后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寻求神经科医生的帮助。
    2023-08-02
  •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视频)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
    头部震颤非常常见,若要控制,必须先找到病因,主要病因如下:1、紧张、劳累和寒冷:最常见的原因,尝试保暖、休息、平复激动心情,很多时候震颤可以自然缓解;2、甲状腺疾病:如果青年人出现头部震颤,长时间不缓解,要警惕甲状腺疾病。很多甲亢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头部或肢体震颤,若在神经内科门诊,有经验的医生会开具抽血检查,查甲状腺功能,明确是否患有甲亢;3、特发性震颤:单纯头部震颤可能见于特发性震颤,特点是双手或单纯头颈部有持续震颤,在紧张、用力时比较明显,患者可能1/3-1/2有家族史,可能会遗传,此类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即可,比较轻的情况下不用服药,若症状较重,进入重要场合前,可以尝试少量服药,能够有效控制震颤。
    2023-08-02
  • 肌肉震颤怎么治疗(视频)

    肌肉震颤怎么治疗
    肌肉震颤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若有明显诱因,先尝试去除诱因,比如天气较冷,可以尝试保暖。若压力比较大,情绪激动、紧张、生气,尝试平复异常情绪,可能震颤会逐渐缓解。若最近比较疲劳、总熬夜,尝试改善睡眠、缓解疲劳,此时大部分肌肉震颤都会逐渐好转。但是还有些特殊情况,肌肉震颤持续存在,甚至出现四肢肌肉无力,局部肌肉明显跳动,肉眼可见。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肌肉萎缩,虎口处肌肉比以前薄,肩膀比以前更消瘦等连带症状,需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完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一系列相关辅助检查。
    2023-08-02
  • 帕金森的后果(视频)

    帕金森的后果
    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肢体的迟缓、僵硬和抖动,还有非运动症状。时间长了会出现嗅觉减退、便秘、性格改变、记忆力下降,都是帕金森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最近十年甚至五年之内,有大量的新的理念、疗法、药物进入临床实践中。帕金森病虽然暂时还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客观的用药和积极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如果讳疾忌医,病情会迅速的进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以乐观勇敢的心态和医生建立互信,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帕金森患者从出现症状之后,大概有五年的蜜月期,是治疗效果非常好的五年。如果抓住这个时机,认真的用药,科学的调配,加以锻炼、康复等,患者生活质量非常好,而且为以后长期的抗病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如果得了帕金森病,一定要积极治疗,抓住蜜月期,改善生活质量,为以后长期的治疗打下好的基础。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