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

  • 小孩多久断奶(音频)

    小孩多久断奶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母乳是婴儿的最好的口粮,小孩断奶的时间最好延迟到1岁左右,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更有好处。\n一般孩子6个月之内要尽量母乳喂养,这时靠母乳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能够补充液体的需要。母乳对于孩子而言,特别是初乳可以提供很多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免疫力。同时,母乳中的成分更容易吸收和利用,基本上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对于孩子应该是最天然、最方便的营养来源。母亲和孩子喂奶的过程也可以增进感情,同时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所以,一般6个月之内建议不要停母乳,要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随着辅食的添加,可以适当根据母亲的工作情况或者作息时间,调整母乳喂养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家长在这时已经开始工作,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在6-12个月之内选择可以给孩子断奶,但尽量能够延迟到1岁左右。\n在断奶期间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不能够忽然断奶,断奶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让宝宝减少吸允的次数,同时妈妈少喝汤,避免去吃催奶的食品。在断奶期间奶涨的特别厉害,可以适当用淡竹叶和麦芽泡水喝。
  • 早产儿血小板低严重吗(音频)

    早产儿血小板低严重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引起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病情也很复杂,不同程度可能造成的损伤不一样,治疗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其发病率和胎龄正好成反比,越是早产的孩子,发病率越高,可能造成的出血或者神经系统后遗症也越严重,甚至可能出现死亡。因为本身早产儿的血小板过低可能引发很多并发的出血,不仅在皮肤出现瘀点或者瘀斑,有可能消化道也会出血,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n不同原因、不同情况造成的结果不相同,相对比较轻的孩子可能适当输注血小板后慢慢就能得到缓解。但是有的孩子的血小板降低非常严重,可能直接造成消化道出血或者颅内出血,如果治疗不是很及时或者病情发展的很严重,同时合并感染,预后应该不是很好,相对来说不容易治愈。
  • 儿童白血病有哪些病因及临床表现(音频)

    儿童白血病有哪些病因及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儿童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并不是很清晰,总体跟基因遗传因素有相关性,但也并没有完全明确是某一个基因因素,可能跟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有关,比如甲醛或者其它化学因素的刺激可能会有影响。放射性因素可能跟白血病的发病也有关,频繁的接受放射的照射可能会引发白血病的发生,所以这些因素可能跟白血病的发病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明确。\n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儿童有血液系统方面的症状,典型的是有发热的症状,一般是中低度发热,抗生素使用无效。另外可以有贫血等相关症状,像面色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也可有出血的倾向,像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或者淤斑,白细胞有浸润的症状,像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症状会略有区别,会有相关的特异性诊断,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确诊。
  • 孩子ab型血父母是什么血型(音频)

    孩子ab型血父母是什么血型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孩子的血型是来自于父母双方各一支染色体,血型的染色体基因中包括的是A、B或者是O。如果孩子是AB型血,父亲和母亲双方各给提供了一个A,提供了一个B,父母的血型分别应该是父母双方可以都是AB或者是一个人是AB,一个人是A或者是一个人是AB,一个人是B,或者是父母分别是A或者B,这种多种组合都可以出现孩子是AB型血型。\nAB型血型本身是一个遗传性染色体决定的,染色体的种类为A、B、O三类。如果是父母双方是纯粹的A型或者是纯粹的B型,都可以生出一个AB型血的孩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AB型血的人,孩子也可以是AB型血的孩子。或者是父母双方有一方是AB型血,另一方是B型血或者是A型血,孩子也可能生出来是AB型血型,所以它是一个多种情况都可能产生的一种复合的情况。
  • 宝宝中性粒细胞低是怎么回事(音频)

    宝宝中性粒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中性粒细胞低指外周血中的细胞低于1.5×10^9个/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根据数值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在1.0-1.5×10^9个/L,中度是0.5-1×10^9个/L,重度是小于0.5×10^9个/L,重度也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一般与外周血的生成减少或者破坏增多、分布异常有关,比较常见的是在感染时或者被外界的化学药物、电辐射影响后,可能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生成的减少。\n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病毒感染以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可能是消耗过多或者分布异常,一旦粒细胞减少就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同时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干预,进行随诊,适当的进行治疗。
  • a型和b型能生出o型的孩子吗(音频)

    a型和b型能生出o型的孩子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A型和B型可能生出O型孩子的,血型本身是人的红细胞表面同族抗原的一种,它可以分为O型、A型、B型、AB型。实际上每个人身上的染色体是在第九对染色体上,它受控于A、B、O三个基因,每个人第九对染色体上有两个ABO系统的基因,可以表现为AO、AA、BO、BB、AB、OO一对等位基因。\n如果是AO或者AA都可以表现是A型血,BO和BB都可以表现为B型血,AB就是AB型血,OO就是O型血。如果是一个AO的家长和一个BO的家长,就是AO和BO的父母可以生出A型血,可以生出B型血,也可以生出O型血,同时也可以生出AB型血。当然如果爸妈是AA或者BB,那只能生出AB型血,其它血型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妈妈或爸爸的血型是AO和BO,完全可以生出O型血的孩子。
  • 布洛芬治发烧吗(音频)

    布洛芬治发烧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布洛芬可以退热,因为布洛芬本身是解热镇痛类的药物,一般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达到抗炎和降低体温的作用,孩子服用布洛芬后可以在0.5-1小时左右达到降温的效果,一般持续降温的效果可以持续6-8小时左右,所以一天之内孩子服用布洛芬的次数不要超过3-4次。\n孩子在服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如孩子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胃的烧灼感、消化不良等,停药之后很快会缓解,所以多数能够耐受,特别少见的可能会出现过敏的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哮喘的发作,也有个别孩子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或者耳鸣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发病率并不是很高,多数情况下布洛芬类药物使用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一般建议六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六个月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使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孩子的实际年龄和体重,按照实际的需求给孩子服药,不要过量服用。
  • 婴儿肠炎一般几天能好(视频)

    婴儿肠炎一般几天能好
    小儿肠炎的恢复时间不固定,需要根据肠炎的类型以及个人体质和治疗方法判断恢复时间,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肠炎类型:1、病毒感染性肠炎:小儿所患肠炎如果为轮状病毒或者诺如病毒感染造成,治疗较及时,平均的治疗疗程为5-7天。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成为慢性状态,治疗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完全治愈;2、过敏性肠炎:如果不能及时回避过敏原,也会导致肠炎发展为慢性疾病,治疗时间会更长。二、体质:小儿的体质各不一,同样的感染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小儿的恢复时间也不同。部分小儿本身患有原发疾病,会延长治疗时间。如果发现小儿发生肠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肠炎的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
    2023-08-01
  • 发育迟缓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视频)

    发育迟缓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
    孩子发育迟缓,要看明确属于何种发育迟缓,才能知道是否能够恢复。发育迟缓通常包括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迟缓,也可以是语言发育迟缓或者智力发育迟缓,不同迟缓的原因不同,有些可能会得到恢复,也有可能难以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情况,具体如下:1、体格发育迟缓:可能与早期的喂养或者宫内营养不足有关,后期通过适当、合理的喂养,可能会改善发育迟缓的状态。但是也有部分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体格发育迟缓,即使通过适当的补充,也可能难以完全恢复正常;2、语言发育迟缓:可能与语言环境不良有关,改善语言环境以后可能会恢复正常;3、智力发育迟缓:如果孩子存在先天性智力问题,通过单纯的干预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孩子的发育迟缓是否能够恢复正常,主要取决于发育迟缓的类型和病因,不同的发育迟缓恢复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16要住院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16要住院吗
    新生儿黄疸16mg/dL是否需要住院,并不是固定情况,黄疸只是疾病反应,并不能代表疾病严重程度,但黄疸数值一旦超过16mg/dL,肯定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也有不同原因,部分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而部分并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在早期,如生后24小时黄疸明显升高达到16mg/dL时,一定需要住院治疗,因通常特别早期出现的黄疸后期可能会明显增高,容易引发核黄疸等情况,需要马上治疗。部分儿童黄疸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母乳性黄疸造成,此时即使为16mg/dL,也不需要住院治疗,只需要适当进行黄疸干预、通过阳光照射,改善黄疸。部分儿童黄疸16mg/dL,可能是因为感染造成,此时必须控制原发感染病症,需要住院,因为感染不控制虽然黄疸对儿童影响较小,但可对全身造成影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