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 心理疾病是病吗(视频)

    心理疾病是病吗
    与身体疾病一样,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现在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个体是身体和心理有机统一,生理稳态被打破,躯体疾病就会降临,比如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因为各种原因,人的心理稳态被打破,出现抑郁、焦虑、愤怒、失眠、精神不振,有人甚至借酒消愁,有人出现过激行为,比如自杀行为。心理问题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明显痛苦,损害社会功能,比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交往能力,为社会家庭做贡献能力或者义务。 患者家属和单位领导,对这种疾病不理解,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疾病是心眼小、想不开,休息、旅游就能够解决问题,患者也不理解疾病,甚至有严重的病耻感。病耻感影响患者及时求医,觉得有心理疾病,等同于严重的精神疾病,一辈子没希望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认识。
    2023-08-03
  •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当中,困扰研究者和心理学家的问题是心理疾病的病因,因为大多数的心理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心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正在研究探讨,并没有真正的尘埃落定。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遗传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各种心理疾病,都有遗传因素起作用,但也不必过于渲染遗传作用。比如有些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不敢要孩子,但大可不必; 2、神经生化因素:比如有种心理学假说,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低下,和抑郁症发生有关; 3、大脑形态学改变:CT研究发现,心理疾病的患者,脑室较正常人大,核磁研究发现患者大脑的海马、杏仁核、额叶皮质出现脑萎缩的现象,所以大脑形态学改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4、心理社会因素:突发性或者持续存在的各种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2023-08-03
  •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视频)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
    几乎考生都有过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出现过度紧张、心慌、焦虑、出汗、头晕、尿频等感觉。应对考前紧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考试有合理认识:进行针对性复习,比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涉及面广、难题较少,重在考基础。而升学考试,考试基础性题比例不会太大; 2、调整好竞技状态:避免考前开夜车导致睡眠不足,又缺乏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使大脑处于过于疲劳的状态,大脑缺氧也会导致考前紧张; 3、掌握合适的考试方法:拿到考试卷后,先快速浏览全卷,把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标上记号,正式答卷时先易后难,阻止不舒服、负性感觉的发生,以增强自信心。如果遇到答不出的问题,要及时自我安慰,跳过去做别的题目; 4、深呼吸调整法:可以双眼盯住前方的目标,深而均匀的呼吸、身体放松,同时做个良好的自我暗示。
    2023-08-03
  •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别(视频)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别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主要有以下区别: 1、轻度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单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应对,而精神疾病,特别是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精神疾病患者,有冲动、伤人、自杀、毁物的风险,而且风险极高,这时通常需要强制住院,以综合性治疗手段应对; 2、心理疾病优势症状,通常有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精神疾病优势症状是各种幻觉,包括听幻觉、视幻觉等,还有各种妄想,比如怀疑有人害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精神疾病主要症状还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自笑等精神病性症状; 3、自制力方面:心理疾病患者通常对自己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做到客观评价、正确认识,痛苦感明显、主动求治。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对自己的精神症状,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和缺乏批判能力,甚至可能在病态症状的支配下,做出各种过激行为; 4、疾病急性期,精神疾病拒绝治疗,心理疾病主动寻求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