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 诊断结肠癌最可靠的依据(视频)

    诊断结肠癌最可靠的依据
    诊断结肠癌最可靠的依据是肠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逐渐增强,肠镜检查也逐渐普及。肠镜相当于摄像头,通过肛门送到直肠、结肠、结肠脾曲、结肠肝曲,最后到达盲肠,甚至进入回肠末端,可观察到整个肠管的情况。即使一些微小病变,如2-3mm的息肉,都可以被肠镜检查发现。 通过肠镜不仅能直观地看到这些病变,还可以通过活检钳取下病灶,送到病理科明确性质。常见的结肠炎、非特异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还有一些良性肿瘤,如腺瘤、脂肪瘤,恶性病变如淋巴瘤、腺癌、结肠癌,都可以通过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而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之后,则可指导后续治疗。对于良性疾病可以通过内镜治疗,而对于恶性疾病针对不同的病理类型,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结肠癌有遗传性吗(视频)

    结肠癌有遗传性吗
    结肠癌并不是遗传病,但是存在遗传倾向,并且遗传易感性在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上常见的林奇综合征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患者从出生则携带胚系突变,有一定遗传倾向。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也会携带致病基因,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表现为整个结肠和直肠可以生长数百枚息肉,患者在40岁或者50岁之后,息肉会100%发生恶变。因此,一旦确诊这一疾病,应尽早切除病变肠段,虽然切除后还是携带基因型,但是肿瘤没有器官可以生长,也能达到治疗效果。这种遗传性倾向并不是父母罹患肠癌,子女一定会罹患肠癌,但与普通散发人群的患病风险相比会明显增加。少数患者有结肠癌,父母也有结肠癌,此类患者明显存在家族倾向。
    2023-08-02
  • 结肠癌生长速度快吗(视频)

    结肠癌生长速度快吗
    结肠癌生长速度较快,与生物学行为有关。无论何处的恶性肿瘤,普遍特征为无限增殖、不可控复制、抢夺人体所吸收的营养作为己用。 结肠癌的发生多数遵循从息肉、小腺瘤、进展期腺瘤、恶性腺瘤到进展期结肠癌的演变,可能需要5-10年,属于致病基因逐渐累积的过程,类似于开车加速,越到后期肿瘤生长速度越快,恶性程度越高。包括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进展期结肠癌则会长得很快。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 Ⅰ期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80%-90%,Ⅱ和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60%,Ⅳ期结肠癌患者如果有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为20%-30%,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10%。
    2023-08-02
  • 结肠癌中晚期有扩散吗(视频)

    结肠癌中晚期有扩散吗
    结肠癌中晚期有扩散的风险,属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一旦肿瘤发现较晚,已经突破肠壁,则会造成局部扩散或者腹腔转移,具体如下: 1、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周围有血管、淋巴管,可以随着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到远处脏器。所以只有中早期结肠癌才能最大限度根治,手术效果也较好; 2、如果为晚期肿瘤,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即使进行淋巴结清扫,一旦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有转移,转移数目较多,则意味着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在清除范围之外的肿瘤细胞会定植到其它器官或者组织,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3、Ⅳ期结肠癌患者如已经有肝、肺转移,治疗效果一般较差。虽然现在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类患者能采用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患者总体生存期有限,即使能手术根治,患者5年生存率仅维持在30%。因此,期待有更新、更好的方法能防止肿瘤扩散。
    2023-08-02
  • 结肠癌术后的护理措施(视频)

    结肠癌术后的护理措施
    结肠癌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保持清醒:手术后前几小时,尤其是4-6小时之内,由于麻醉药没有完全代谢,患者需要尽量保持清醒,以免入睡后发生呼吸抑制或缺氧; 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脉搏、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取得联系,防患于未然; 3、预防并发症:术后患者可能由于疼痛或恐惧心理不敢活动,会引起肠粘连、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所以应尽早下床活动,或者进行腿部按摩或被动活动; 4、饮食护理:根据术后患者的恢复程度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并且逐渐过渡到普食; 5、造口护理:少数患者在术后需要做造口,对于此类患者则需要对造口进行科学的护理,防止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
    2023-08-02
  • 结肠癌会贫血吗(视频)

    结肠癌会贫血吗
    中晚期结肠癌常见表现为贫血,少数患者就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偏低,造成贫血的原因如下: 1、右半结肠肠腔较宽,此处的肿瘤一般可以长得较大,破溃后会慢性失血; 2、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尤其到晚期,肿瘤毒素释放入血,会抑制造血系统,红细胞生产减少或停止; 3、结肠癌患者常见表现为便血,会造成血液丢失,导致贫血; 4、晚期患者肿瘤消耗,会发生恶病质,全身营养状态较差,生产红细胞的原料也会缺失,红细胞丢失增加,则会造成红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
    2023-08-02
  • 结肠癌术后肚子有胀气正常吗(视频)

    结肠癌术后肚子有胀气正常吗
    结肠癌术后胀气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属于正常情况,具体原因如下: 1、肠道手术会导致患者肠道的创伤、应激,肠道功能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2、做肠镜前患者需要饮用泻药,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也会产生腹胀; 3、全麻手术使用的麻醉类药物会抑制患者肠道蠕动,手术后随着麻醉药物逐渐代谢,抑制作用也会逐渐减弱,肠道慢慢也会恢复节律性蠕动,表现为排气,腹胀、腹痛消失或缓解。 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排气之后可以早期进食,刺激肠道蠕动。患者应先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营养粉、营养液,然后过渡到半流食,如小米粥。待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之后,胀气会完全消失。如果恢复不顺利,尤其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少数患者由于粘连、肠道不通畅造成的梗阻,恢复较慢,进食也要注意。
    2023-08-02
  • 结肠炎会不会变成结肠癌(视频)

    结肠炎会不会变成结肠癌
    结肠炎一般不会变成结肠癌,结肠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肠炎:一般是细菌或病毒引起,有明确的病因,控制病因后肠炎即可治疗,不会引起结肠癌; 2、非特异性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没有明确的致病菌,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也不确切,可能认为与免疫或其他因素有关,此类患者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比正常人群高5-10倍。随着检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自身健康,存在相关症状则进行检查,所以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炎症和癌症转化是目前基础研究的热点,确实有研究支持炎症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但是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十年。因此,诊断肠炎后患者也无需紧张,多数不会变成癌症。
    2023-08-02
  • 结肠癌手术后一直有下坠感怎么回事(视频)

    结肠癌手术后一直有下坠感怎么回事
    结肠癌手术病变位置不同,手术切除范围不同,术后肛门下坠感原因如下: 1、如果为较低的乙状结肠,做完手术之后进行结肠和直肠吻合,对肠道有牵拉,则会出现下坠感; 2、做完手术后术区会有渗液、渗血存留在盆腔底部,则会刺激直肠,表现为肛门下坠感、存在便意。 术前都会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并不是真正的肠管里有便而产生的便意,所以患者如果排便排不出来,不应因为有便意去频繁排便。因为排便过程会下蹲,时间长后会造成肛周或者直肠肠管压迫,造成水肿,反而不利于恢复。如果患者症状明显,术区引流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做彩超、CT,检查腹腔有无出血、炎症、感染,再根据病因进一步治疗。如果为单纯的生理性改变,或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存在少量积液,可以进行观察,会逐渐恢复。
    2023-08-02
  • 结肠癌二期可以彻底治好吗(视频)

    结肠癌二期可以彻底治好吗
    结肠癌Ⅱ期如果患者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多数可以达到治愈。根据临床TNM分期系统,T分期主要代表肿瘤本身,取决于肿瘤的侵犯深度,如侵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Ⅱ期患者多数仅仅在黏膜或者黏膜下层,侵犯深度较浅,一般无淋巴结转移,所以N分期为0,无远处脏器转移。 Ⅱ期患者处于在结肠癌相对早期,少数患者较幸运,如果术后或术前都评估为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好。如果外科医生能达到标准根治性切除,并将淋巴结清扫干净,患者5年生存率能达到70%-80%,甚至80%-90%。术后需要根据患者有无其它风险因素,决定是否辅助治疗。如果预后良好,术后则可不用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