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琳

  • 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的区别(视频)

    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的区别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疾病。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主要是以病毒感染机体的时间区分,感染时间在6个月以内称为急性丙肝。根据有关研究文献报道,15%-45%的急性期丙肝患者可以自我清除病毒,即可以自愈。一旦感染时间超过6个月,病毒一般不能自我清除,呈现为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状态,称为慢性丙肝。 到了慢性丙肝阶段,必须通过抗病毒治疗才能清除病毒。由于丙肝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急性丙肝常不容易被发现,因此临床看到的丙肝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慢性丙肝,属于既往感染,近期因为出现症状或因为其它疾病到医院就诊,偶尔被发现。
    2023-08-01
  • 怎样预防丙肝(视频)

    怎样预防丙肝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可供使用,因此丙肝的预防主要是根据其传播途径来采取措施,具体如下: 1、严格筛选献血员:推行无偿献血,对血站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 2、拒绝毒品:不吸毒; 3、预防医源性感染以及破损皮肤黏膜感染:在医疗机构内严格推行安全注射和标准预防,严格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严格消毒内镜、手术、牙科等诊疗器具,落实血液透析、侵入性诊疗等患者丙肝检测。同时加强有关纹身、纹眉、修脚等行业器具卫生消毒管理。就个人而言,不要到小诊所和消毒情况不明的小美容店进行侵袭性操作,日常生活中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 4、预防性接触传播:对青少年进行正确性教育,有多性伴等高危人群应使用安全套,同时定期检查; 5、预防母婴传播:在婚检或备孕时需要做丙肝在内的有母婴传播风险的传染病筛查,已经怀孕的丙肝阳性者在生产时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6、积极治疗丙肝患者:只要诊断为丙肝感染,符合治疗指征,都应该尽早积极治疗,治愈以后可以避免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2023-08-01
  • 丙肝是否会传染(视频)

    丙肝是否会传染
    丙肝可以传染。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都含有丙肝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途径进行传播,具体如下: 1、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丙肝,由于我国大力开展血站血液筛查,特别是在2015年以后全国血站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这一途径已经基本杜绝; 2、共用注射器吸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感染丙肝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注射吸毒人群的感染率也较高; 3、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如使用被污染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没有严格消毒的牙科器具、内镜、侵袭性操作、针刺、纹身、穿耳孔,与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4、性传播:指与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性接触,特别是有多性伴的情况下,感染危险性明显增高; 5、母婴传播:指母亲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在分娩时传染给婴儿。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打喷嚏、握手、拥抱,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用餐、共用厕所等没有体液暴露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丙肝。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蚊虫叮咬可以传播丙肝。
    2023-08-01
  • 丙肝针刺伤的补救措施(视频)

    丙肝针刺伤的补救措施
    如果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或其它锐器刺伤皮肤或黏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冲洗:首先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如果是黏膜,需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挤压:如果有伤口,可以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把伤口处的血液挤出,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消毒:应用0.5%的碘伏进行消毒,伤口较大时需要进行包扎; 4、检测:在暴露于丙肝病毒后需要检测血液中的丙肝抗体和核酸,如果都是阴性,1周和2周后要再次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如果仍然是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如果经过1周或2周之后丙肝病毒核酸检测转阳,可以再观察12周,是否发生丙肝病毒自我清除。如果不能自发清除,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仍然是阳性,可以启动抗病毒治疗。
    2023-08-01
  • 丙肝自愈了还传染吗(视频)

    丙肝自愈了还传染吗
    丙肝病毒感染后,15%-45%的患者可以在感染后6个月内自我清除丙肝病毒,达到自愈。自愈后体内没有丙肝病毒,因此也不具备传染性,不会再传染。 判定自愈的方法主要是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目前有两大类方法,包括高敏感方法和非高敏感方法,但判断是否自愈需要用高敏感方法,其检测下限是15IU/ml。为保险起见,可以再间隔8-12周再用高敏感检测试剂重复检测一次。如果连续两次检测结果都低于检测下限,即低于15IU/ml,可以判定为自愈。
    2023-08-01
  • 甲乙丙肝怎么检查(视频)

    甲乙丙肝怎么检查
    甲肝、乙肝、丙肝都属于病毒性肝炎,分别是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判定是否患甲肝、乙肝或丙肝,一方面需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更重要的是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即通过对血液中相应的病毒抗原、抗体或核酸检查,判定感染何种肝炎。 一般甲肝会查甲肝抗体,乙肝会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即乙肝两对半或乙肝五项,还包括乙肝核酸。丙肝需要检查丙肝抗体和核酸,通过检查可以判定是否为感染肝炎,因此,甲肝、乙肝和丙肝检查只要抽血检测即可明确。
    2023-08-01
  • 预防丙肝要打哪种疫苗(视频)

    预防丙肝要打哪种疫苗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丙肝,健康行为方式是预防丙肝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拒绝毒品:不吸毒,特别是不注射吸毒,不共用针具注射吸毒; 2、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按照医院要求在手术、血液透析等侵入性诊疗操作前进行丙肝筛查,不到消毒情况不明的小诊所打针、输液; 3、注意个人行为和防护:不到消毒情况不明的小店纹身、纹眉、修脚等,同时不共用剃须刀、牙具等可能出血的器具; 4、预防性接触传播:树立正确性观念,有多性伴的情况下需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同时定期检查; 5、预防母婴传播:在婚检时或备孕时进行丙肝筛查,如果有丙肝,需要先进行治疗,治愈半年以后再怀孕。
    2023-08-01
  • 怀孕查出丙肝怎么办(视频)

    怀孕查出丙肝怎么办
    怀孕后孕妇查出丙肝病毒感染,一般可以继续妊娠,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产时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避免羊膜腔穿刺,尽可能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通过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可监测婴儿丙肝病毒感染情况; 2、可以在分娩和哺乳期结束后给予母亲抗病毒治疗。丙肝阳性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否可以导致婴儿感染,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无明确定论。但对于有症状的母亲,特别是病毒载量较高或有乳头破损的情况,建议避免母乳喂养,同时应避免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婴儿。
    2023-08-01
  • 丙肝的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丙肝的最佳治疗方法
    丙肝目前有特效治疗药物,即直接抗病毒药或小分子药或DAA。只要符合治疗指征,通过8-12周规范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即使既往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通过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也能获得较好治愈率。治愈丙肝不仅可以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还可以逆转肝纤维化,使患者不再向肝硬化等严重的肝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丙肝不再进一步传播。 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如果确诊丙肝,建议及时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科或肝病科或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从而获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且要遵医嘱完成全疗程治疗,巩固治疗效果,彻底治愈丙肝。
    2023-08-01
  • 有丙肝病毒就是丙肝吗(视频)

    有丙肝病毒就是丙肝吗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病毒,如果通过血液检测证实体内有丙肝病毒复制,说明患有丙肝。诊断丙肝一般先进行丙肝抗体检测,此类方法较简便易行,价格也较便宜,一般医院都能进行检测。如果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说明感染过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以确定目前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复制,如果核酸检测结果同样为阳性,能够确诊是现症丙肝患者。 一旦确诊丙肝,需要尽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已经有疗效较好的抗病毒药物,通过8-12周的规范治疗,95%以上的患者都可以获得治愈。多种治疗药物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政策较好,报销比例较高。因此一旦发现丙肝,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