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胆管癌晚期一般能活多久(视频)

    胆管癌晚期一般能活多久
    胆管癌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水、黄疸,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处理,患者的生命通常为1-2个月,但是如果得到一定积极、有效处理,患者生命可以延长到0.5-1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胆管癌晚期,意味着胆管癌侵犯到门静脉或肝动脉,甚至出现肝脏或远处转移,此时患者通常失去了手术的时机,同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可以出现黄疸、腹水、发烧等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后,如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便是治疗的目的和关键,可以采取比如PTCD即经皮肝穿刺引流,降低黄疸,应用消炎药,控制患者体温,同时输注白蛋白,改善其营养状况,如此患者生命可能延长到0.5-1年。但是如果不做任何处理,患者可以因为迅速衰竭,在1-2月内导致死亡。
    2023-08-02
  • 肝血管瘤吃什么药能消除(视频)

    肝血管瘤吃什么药能消除
    肝脏血管瘤通过吃药无法消除。血管瘤实际是肝脏某段血管内出现的一种流动改变,但肝血管瘤不是血管瘤,通常血管瘤迅速长大的时间段是婴幼儿期和青少年发育期。肝脏血管瘤是否需要特殊处理根据其直径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直径<6cm: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一般建议动态观察,0.5-1年做一次B超即可,血管瘤不会发生恶变且无需过度担心;2、直径>6cm:压迫肝脏而导致肝脏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可以考虑手术处理。
    2023-08-02
  • 肝囊肿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肝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肝囊肿是肝脏的淋巴管或胆管阻塞导致液体积蓄在肝实质内,从而形成的一种囊性病变。肝囊肿一般并无症状、体征的表现,通常是通过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在临床中,肝囊肿需同肝脏恶性肿瘤鉴别,需要避免将肝癌误诊为肝囊肿或将肝囊肿误诊为恶性肿瘤。为避免误诊,可以在B超的基础上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肝囊肿,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当肝囊肿的直径增长到7-8cm,开始压迫肝实质,导致肝功能改变,此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较简单,通常采取肝囊肿开窗的方式将肝囊肿切开一个引流口,引流后用电刀烧灼囊肿壁,能够避免肝囊肿复发。
    2023-08-02
  • 肝囊肿疼痛怎么办(视频)

    肝囊肿疼痛怎么办
    肝囊肿疼痛,可能是因囊肿过大压迫正常肝脏,也可能出现感染,此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较多的是肝囊肿去顶开窗,将囊肿打开一道裂口,吸取内部囊液以后用电刀烧灼囊底,起到治疗效果,解决病人症状。肝脏囊肿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通常因遗传性因素影响,肝脏可以出现多个囊肿,达到几十个,先天性肝囊肿会合并肾囊肿。后天性是因为肝细胞排放胆汁或者淋巴液受到阻塞,液体可以积蓄到肝组织间隙中,形成囊性改变。大部分囊肿没有症状,如果肝囊肿出现疼痛,出现右上腹压痛、胀痛,甚至伴有发烧,表示囊肿出现一定程度病变,包括由于囊肿过大,压迫正常肝实质,牵扯到肝壁膜,囊肿中出现细菌感染,都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2
  • 肝平滑肌脂肪瘤严重吗(视频)

    肝平滑肌脂肪瘤严重吗
    肝平滑肌脂肪瘤一般不严重,经过体检,如B超、CT检查后即可发现,但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肝脏良性肿瘤一般较少见,如果肝平滑肌脂肪瘤的灌注、强化不明显,患者可以采取持续观察的方法。对于良性肿瘤的患者,需要进行精确的鉴别诊断,通过CT、B超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需要就医并查明原因。通常此类患者经过典型的CT检查可以观察,但需要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如肝癌,需要通过B超、CT引导穿刺,依据病理学结果进行判定。若患者存在肝平滑肌脂肪瘤,则定期观察随访即可,无需特殊治疗。
    2023-08-02
  • 胆囊结石自己能好吗(视频)

    胆囊结石自己能好吗
    患胆囊结石后无法自愈,胆囊结石的形成通常由于血脂中胆固醇过高导致。夜间胆囊进行胆汁浓缩时由于胆固醇浓度过高,导致胆固醇过于饱和,从而析出、沉积在胆囊壁上面,一段时间后形成结石。因此胆囊结石多数属于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在1cm以内可以动态观察,通常不会引起症状,可在0.5-1年内通过B超观察。如果胆固醇结石>1cm可能会引起胆囊炎症,患者右上腹出现压痛、墨菲氏征阳性甚至伴有体温升高,此时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若发生自愈只有结石重新被溶解,或结石随胆道系统排出到十二指肠,但通常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可能存在。胆固醇较难重新溶解在胆汁中,如果胆结石进一步增大也较难再排出体外,因此发生胆囊结石后无法自愈,还需依靠外科手段切除病变胆囊,以达到治愈目的。
    2023-08-02
  • 胆囊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胆囊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患者出现胆囊结石的常见原因如下:1、血脂增高:若患者的血液中,血脂含量增高,则会使胆固醇含量也增高。甘油三酯、胆固醇需要在肝脏内分解代谢,若数量超过正常数值,则会加重患者的肝脏负担,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超标,进而析出胆固醇结晶。若结晶附着于胆囊壁,随着时间推移会转化成胆囊结石;2、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由于生活节奏较快,不规律进食早餐,使胆汁无法有效排空和释放,此时可以形成胆囊结石。因此,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摄入早餐,同时养成饮食和运动相调节的习惯,使得血脂降到正常,即可避免形成胆囊结石。
    2023-08-02
  • 胆囊腺肌症CT增强表现(视频)

    胆囊腺肌症CT增强表现
    胆囊腺肌症如果通过CT检查,可在影像学下表现为胆囊壁局部增厚。如果病灶部位较小,CT检查不一定可以看到,但是长到1cm左右,即可在CT上表现为局限性增厚。胆囊腺肌症是因为在胆囊排放胆汁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功能障碍,导致胆囊壁收缩,局部出现增厚表现。其实,胆囊腺肌症快捷的检查方式不是CT,而是B超,可通过B超观察到胆囊壁局部的局限性增厚。如果B超医生明确是胆囊腺肌病,通常会建议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摘除胆囊。因为胆囊腺肌症,有一定癌变几率,特别是等它长到1cm以上时,癌变几率将特别高,通过手术切除是预防癌变的较好方法。
    2023-08-02
  • 肝左叶囊性病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肝左叶囊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肝左叶囊性病变意味着肝脏有囊性肿块,即囊肿。囊肿分为先天性囊肿和后天性囊肿,先天性囊肿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可以在肝脏、肾脏上出现多个囊性病变。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可以暂时先观察,不予特殊处理。等囊肿长得比较大或者出现腹痛、发烧等临床症状时,再考虑进行手术。如果是后天引起的囊肿,通常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可能通过体检,如B超或者CT检查,发现在肝脏的某个部位出现囊性改变。形成囊性改变的原因是肝细胞分泌胆汁或者淋巴液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液体排放困难,使液体积蓄在肝细胞间隙,即肝组织当中而导致。通常此类患者并无任何的症状,也不需要通过手术或者药物的处理,建议采取动态观察的方式,0.5-1年做1次B超观察即可。
    2023-08-02
  •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视频)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
    胆囊占位性病变包括息肉、肿瘤,而占位性病变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内出现不同于正常组织密度病变。如果血脂增高、胆固醇增多,刺激胆囊黏膜增生,则可能会使得胆囊出现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等。如果息肉长大后反复出现炎症,并且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以恶变成胆囊癌,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为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若胆囊癌侵犯胆管,患者可以出现黄疸。若侵犯肝脏、破坏肝脏实质,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因此,当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后,需要及时进行鉴别,B超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早期或较明显的胆囊息肉。若无法判断占位性病变,则需要通过CT、磁共振、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的良性和恶性。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