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芳

  •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方法(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方法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病史在五年以上就应该定期的去查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2型糖尿病从发现之日开始就应该定期的去查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如果在半年内进行3次检查,有2次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就要高度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存在。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应定期监测糖尿病肾病血压、血糖,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还有一些其他的比方说血肌酐、尿酸这些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容易出现的肾性贫血的改变,还有就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这些都是糖尿病肾病经常需要检测的指标。
  • 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有糖尿病病史多年。糖尿病有遗传因素,也有一些饮食、生活这些因素,多吃、少动、肥胖这些也是糖尿病的诱因。1型糖尿病一般来说五年以上就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发病的具体时间不清楚,所以2型糖尿病一般来说从诊断之日开始,我们就要去监测他有没有微量蛋白尿,判断他有没有糖尿病肾病。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的时候,要严格地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早期用降蛋白尿的治疗是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的。
  •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音频)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对一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是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的病人,一定在早期要去监测血糖,适量的运动,减轻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方向的发展。如果已经出现间断的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可以早期使用足量的沙坦类的药或者普利类的药,可以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预防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总体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运动、饮食,对于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 如何确诊糖尿病肾病?(音频)

    如何确诊糖尿病肾病?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包括第一个糖尿病的病史,第二个蛋白尿的情况,同时我们最好能够到眼科查眼底,看看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当然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同时出现了蛋白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都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确诊,严格地来说需要做肾活检,通过肾脏的病理来确诊是不是糖尿病肾病,但是临床上我们有时候通过糖尿病的病史,通过蛋白尿出现的情况,是否合并血尿、肾功能障碍,是否同时存在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这些临床的资料也可以初步的判断是否是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血肌酐一般到200-300μmol/L以上,肾功能进展相对比较快,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高,心血管的合并症也比较多,所以糖尿病肾病到了终末期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早发现,早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 血肌酐多少是肾功能不全?(音频)

    血肌酐多少是肾功能不全?
    讲解医师:杨彦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关于肾功能不全的定义,我们目前主要是用肌酐清除率来评价肾功能的状态。当然,很多单位是通过查血生化里面的血肌酐来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每个单位的正常值有所差异,比方说在北京有的单位的正常值高限是84μmol/L,也有的在106μmol/L,有的在133μmol/L。总体来说,根据各个单位的自己检测的正常值作为参考标准,超过正常值就提示肾功能不全。但是这里面要强调一点的是最好能够根据估算的肾小球的滤过率来评价肾功能的状态,因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重状态下,即使是血肌酐是同样的状态,肾功能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用肌酐清除率来评价肾功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