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百灵

  • 做完肠胃息肉多久可以正常饮食(视频)

    做完肠胃息肉多久可以正常饮食
    做完胃肠息肉手术后到完全可以正常进食,一般需要7-10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做完胃肠手术后,建议空腹观察24-48小时,如果没有明显穿孔或出血风险,再逐渐开始饮食,从少量饮水到流质饮食,再到以软食为主。当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排气、排便后,再从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如果是进行单纯的APC手术,即氩离子凝固术,手术范围较小,1周左右基本可以正常饮食。如果是ESD手术,即黏膜下切除术,手术范围较大,要10天或2周以上才恢复饮食。目前对于胃肠息肉,一般是进行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胃肠道的损伤较小,手术治疗时间短,手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快。患者手术结束后开始恢复吃饭,至少在24小时后,从凉的流食开始,整个恢复时间需要7-14天。即便能正常饮食,也要禁食生、酸、辣、油炸的食品,主要以稀饭、小米粥为主食。术后也要配合相关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康复新液等。
    2023-08-01
  • 驼奶对胃病有效吗(视频)

    驼奶对胃病有效吗
    驼奶通常对胃病有效,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驼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对于胃黏膜的修复,有较好的作用;2、驼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以及体内各种抗体的合成。蛋白质也是生命的本质,为人体较重要的成分。驼奶中的蛋白质,对胃酸与胃黏膜,可以形成一种隔离带,对于保护胃黏膜有较好的作用;3、驼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钙、磷、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对身体都较有益。其中钙可以促进骨骼的重建,增进骨骼的健康,对于老年人和婴幼儿,有较好的作用。而且钙离子在人体内,也发挥着较多作用,比如可以稳定神经系统的功能。当缺乏钙离子的时候,尤其是出现低钙血症的时候,会出现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的现象;4、驼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还包括脂肪、磷脂、乳糖等,对人体都是较有用的营养物质。
    2023-08-01
  • 食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视频)

    食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食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食管的位置: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端连接咽,下端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连接胃,中间穿过胸腔内两肺中间的区域,前面有气管和心脏,后面有主动脉和脊柱,所以食管是贯穿人体颈部、胸部和腹部的长形管道。 二、食管的形态: 成人食管全长25cm左右,直径为2-2.5cm,由于受到其他组织结构的影响,食管在形态上有三处地方相对窄一些,第一处是食管与咽部的交叉处,相当于第六颈椎体下缘水平,由环咽肌和环状软骨影响所致。第二处在食管和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被主动脉和左主支气管压迫所导致。第三处是食管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受食管裂孔直径约束所致,这三处狭窄都是食道癌的易发部位。 三、食管的结构: 食管在结构上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外膜层,其中黏膜层耐摩擦,有保护食管的作用,黏膜下层内含食管腺,可向食管内分泌黏液,有辅助促进食物下行的作用。固有肌层为肌肉,主要由环形肌层和纵形肌层组成,可以发生波形蠕动,将食物推进胃里,同时还能阻止胃内食物和胃液反流回食管。外膜由疏松的纤维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并与食管周围的器官相连。 四、食管的功能: 食管主要有运输食物和防止食物反流两大功能。 1、运输食物功能:食管上端与咽、口腔相连,下端与胃相连,是食物的输送管道,食物通过吞咽动作进入食管后,食管肌肉及发生从上到下的波形蠕动,不断将食物挤压到胃里; 2、防止食物反流功能:食管下端与胃之间有一段长约3-5cm的食管下括约肌,当食物到达这里后,食管下括约肌受到刺激,开始舒张,允许食物进入胃里,之后它就会收缩,能够阻止胃里的食物和胃液反流至食管。
    2023-08-02
  • 胃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视频)

    胃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胃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胃的位置: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腹腔内,大部分在左上腹部,小部分在中上腹部,处于心脏下方,二者被膈肌膈开,胃的上端与食管相通,下端与十二指肠相通,前面右侧部与肝相邻,左侧部与膈相邻,中间与腹前壁相贴,后面与胰、横结肠、左肾上部和左肾上腺以及脾相邻。 二、胃的形态: 胃的形态可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胃在空虚时略呈G字形的管状,高度充盈时可呈球囊形,在一般状态下胃会有两个凹弧,右侧弧度比较小,称胃小弯,左侧弧度比较大,称胃大弯。 三、胃的结构: 胃整体分为4部分,食管与胃交界处叫做贲门,贲门附近的部分称为贲门部,贲门部至胃大弯水平连线之上的部分称作胃底,胃底以下到胃小弯最低弯度的转折处称作胃体,这部分所占面积最大。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点叫做幽门,胃体下缘与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这些结构中胃底和胃体的上1/3主要是接纳和储存食物。胃体剩下的2/3部分和幽门部不仅要接纳食物,还要将食物磨成食靡,排到十二指肠中。 胃是由胃壁包围组成的空腔,胃壁共分为4层,从里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层柔软,有丰富的血管,呈橘红色,具有分泌胃液的作用,胃空虚时会形成很多皱襞,充盈时变得平坦,幽门处的黏膜所形成的环形皱襞,称幽门瓣,它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此外黏膜层还是胃炎以及胃溃疡的好发部位。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包括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丛,当胃扩张和蠕动时,能起缓冲作用。与其他层相比,肌层较厚,由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构成,它们是胃蠕动的动力器官,其中中环层肌肉在幽门处较厚,称幽门括约肌,其作用和幽门瓣相似,具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浆膜层又叫覆膜层,包裹在胃的最外面,其质地较结实,可以起到保护整个胃的作用。 四、胃的功能: 胃具有储存、初步消化食物、吸收以及自我养护的功能。 1、储存及初步消化食物功能:一个健全成熟的胃可以承载1-2升左右的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当食物进入口腔的瞬间,就已经开始通过神经冲动,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液,胃液的pH值为0.9-1.5,酸性很强,除了能软化食物,分解蛋白质外,还能消灭食物带进胃里的细菌。食物进入胃后,在刺激胃分泌胃液的同时,还会刺激胃进行收缩和蠕动,将食物混合磨碎,与胃液充分接触,在两种功能协作下,食物最终形成食糜,逐渐进入十二指肠当中; 2、吸收功能: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和部分药物,另外胃液中的内因子可以和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最终能促使维生素B12顺利进入回肠,并被吸收; 3、自我养护功能: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和碳酸氢盐可以组合成一层厚厚的屏障,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的腐蚀和研磨食物过程中带来的机械性刺激,还能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修复和维持其完整性。
    2023-08-02
  • 浅表性胃炎一共有几级(音频)

    浅表性胃炎一共有几级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准确讲没有明确的分级,但也有人根据胃镜下的表现,将浅表性胃炎大致分为三级,一级最轻,三级是重度,二级介于两者之间,目前一般流行的慢性胃炎分级和分类方式主要如下:\n1、基于病因:可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两大类。\n2、基于内镜和病理诊断:可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而萎缩性胃炎又根据胃黏膜萎缩的情况分为单纯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n3、基于胃炎分布情况:可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以胃窦为主的胃炎、以胃体为主的胃炎和全胃炎。\n4、基于地域和人种:慢性浅表性胃炎表现的情况也略有不同,亚洲人群胃体B细胞泌酸功能减弱,腺体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西方人群,低胃酸分泌性胃炎、胃溃疡发生率高。中国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多发生于胃窦部、胃角部,也是胃黏膜防御成分前列腺素分泌较少的部位。\n胃肠黏膜自身防御因子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注重胃黏膜自身防御功能的恢复,才能使胃黏膜损伤真正得以愈合,并减低复发率。因此,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中,保护胃黏膜和修复损伤的黏膜非常重要,常用的药物有硫糖铝口服混悬液、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索法酮等。
  • 胃溃疡患者能吃什么水果(音频)

    胃溃疡患者能吃什么水果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患者建议吃的水果有苹果、金橘、荔枝、石榴、桂圆、木瓜、桃子、椰子、无花果、香蕉等,以上水果都适用于大部分的胃溃疡患者。另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有柚子、葡萄、柑橘、西红柿等,也适用于胃溃疡的患者。如果有烧心、腹胀,可以吃偏性寒的水果,例如香蕉、橙子、甘蔗、猕猴桃等。但避免服用容易产酸的水果,如山楂、李子、柠檬、菠萝等,上述水果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n总之,胃部不舒服,如胃溃疡患者,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还有能保护胃黏膜又能对症的水果,饮食一定要多样化,避免偏食,要补充多种的营养物质,食用富含蛋白质、低脂肪、容易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等。
  • 胃溃疡症状表现(音频)

    胃溃疡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烧灼样疼痛、进餐后疼痛,也常有腹胀、反酸、烧心、食欲下降、嗳气等症状,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季节更替时多发。严重的胃溃疡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等。但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腹痛或是消化道不良症状,而是以黑便、呕血或者消化道穿孔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确诊。\n如果胃溃疡在上腹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或伴有大汗、心慌时,要谨防合并有胃溃疡穿孔,应该及时就医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胃镜、腹部CT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胃溃疡的发病常与饮食、生活方式、情绪、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治疗上可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根治治疗,并给予抑制胃酸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康复新液等。饮食上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要规律,不要熬夜、生闷气等。
  • 胃溃疡是什么症状(音频)

    胃溃疡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烧灼样疼痛、进餐后疼痛,也常有腹胀、反酸、烧心、食欲下降、嗳气等症状,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季节交替时多发。严重的胃溃疡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柏油便等。但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腹痛或消化不良症状,而是以黑便、呕血或者消化道穿孔作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确诊。\n如果胃溃疡在上腹部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或者伴有大汗、心慌时,要谨防合并有胃溃疡穿孔,应该及时就医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胃镜、腹部CT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胃溃疡的发病常与饮食、生活方式、情绪、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治疗上可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根治治疗,也可以服用抑酸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生胃酮、索法酮、康复新液等。饮食上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生活上要规律,不生闷气、不熬夜,并适当运动,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等。
  • 慢性胃炎的症状和表现有什么(音频)

    慢性胃炎的症状和表现有什么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表现,有上腹饱胀不适、上腹部隐痛、食欲差、恶心、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少部分患者可伴有贫血、舌炎、精神差、体重减轻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慢性胃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因为其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无特异性,有些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只在体检时才查到,并且有很多患者胃镜下表现与临床症状并不相符,因此必要时要到医院就诊,以免误诊。\n常见的如果是单纯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长期按胃炎治疗,甚至经常使用抗生素,导致用药过多造成其他疾病,比如胃肠道菌群紊乱、骨质疏松、失眠、焦虑等。胃癌的患者早期也可以无症状或类似于上述症状,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有胃部不适患者,建议消化内科进行相关检查,比如C13呼气试验或者胃镜检查等,并遵医嘱用药,规范化治疗。
  • 口臭放屁多是怎么回事(视频)

    口臭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口臭、排气多,通常提示胃肠道异常。导致胃肠道异常的原因较多,以消化道疾病多见,可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功能性疾病包括胃肠动力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紊乱等。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治疗:1、饮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难以消化的食物;2、感染:需排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菌群紊乱、小肠细菌生长过多等问题;3、药物:如服用促胃肠动力的药物或部分消化酶制剂。上述治疗后如果效果仍不明显,建议到消化内科门诊就诊。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