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胜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是什么(视频)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是什么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疗效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最大程度改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案比较强烈。在强烈的治疗方案下,化疗后骨髓会有较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此时外周血会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即骨髓抑制。 急性白血病患儿出现骨髓抑制时,特别容易引起严重感染,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甚至需要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且需多次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支持治疗,帮助患儿度过骨髓抑制期。
    2023-08-02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怎么样(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怎么样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与患者发病年龄、受累器官数量、器官功能损害以及初期治疗反应等密切相关,多数轻症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对于重症患者,特别是治疗6周后反应欠佳的患者,预后比较差,患者的死亡率也较高。 总体而言,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总病死率大约在15%,器官功能受累较严重者可以造成后遗症,如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肝功能异常、肝硬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崩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颌骨发育不良,部分后遗症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后遗症,发生概率大概在30%-40%。但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患者,如果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坚持治疗,预后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2023-08-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型(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为LCH,临床上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单系统LCH和多系统LCH。单系统LCH有骨骼、皮肤、淋巴结、肺、下丘脑、垂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或甲状腺、胸腺等受累,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部位受累和多部位受累。 多系统LCH是指2个或者更多器官或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和肝脾定义为LCH的危险器官,如果这两个器官出现受累,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所以多系统LCH可分为危险器官受累和不伴危险器官受累两类。临床上根据有无肝脾或骨髓危险器官受累的情况,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指没有危险器官病变的患者,高危组是指伴有1个或多个危险器官受累的患者,死亡率比较高。
    2023-08-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化疗后生存率(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化疗后生存率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总体生存率为80%-85%,对于治疗6周没有反应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差。有脏器功能受累的患者,可以造成肺功能异常、尿崩症、骨骼发育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永久性后遗症,发生率大概是30%-40%,对于发生尿崩症的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精氨酸加压素等药物治疗。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经过正规化疗后,康复几率比较高,对于低危组,即没有危险脏器病变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几乎能获得长期生存。对于高危组,即伴有1个或多个危险器官病变的患者,包括造血系统、肝脏、脾脏,死亡率相对较高。
    2023-08-01
  • 儿童白血病流鼻血特点(视频)

    儿童白血病流鼻血特点
    流鼻血是儿童白血病常见表现之一,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如果白血病患儿出现流鼻血的症状,通常次数较多,出血量较大,而且止血效果相对较差,止血后又再次发生。如果患儿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除流鼻血以外,由于血小板或者凝血功能异常,身体其他部位也常有出血的表现,如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和泌尿道出血,引起呕血、黑便,甚至血尿。严重者合并颅内出血时,会发生意识改变,甚至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威胁生命。
    2023-08-02
  • 小孩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小孩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热、贫血和出血是儿童白血病的主要症状,多数儿童白血病起病比较急,少数起病缓慢。早期的症状主要是面色苍白,有时会发现患儿精神不振、乏力、食欲明显下降,部分患儿可能有鼻血、齿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的表现。部分患者起病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或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由于白血病起病时比较复杂,除上述症状以外,个别患儿可能以腹痛症状起病。 如果发现患儿有类似症状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通过血常规、血涂片或骨髓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2023-08-02
  • 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常规看哪些指标(视频)

    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常规看哪些指标
    多数儿童急性白血病在患病初期有外周血象的改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情况。白血病的血常规变化主要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至少会有1项或1项以上的变化。白细胞可以是数量的增高或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会发生改变,并且可能会发现异常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通常减少。 如果发现血常规有以上1项或者多项变化,应积极到儿童血液专科医院就诊,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测,明确有无幼稚细胞,必要时进一步行骨髓检查排除白血病。
    2023-08-02
  • 儿童白血病早期怎么检查(视频)

    儿童白血病早期怎么检查
    儿童白血病的检查主要靠辅助检查手段,对于有白血病临床症状的患儿,检查如下: 1、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目异常; 2、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幼稚细胞; 3、骨髓检查:是确诊白血病最主要的检查,通过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在骨髓涂片中有大量幼稚白血病细胞。还可以进行细胞形态学分类以外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对于临床的危险度分型非常重要,即白血病的MICM分型。通过MICM分型可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精准的分组治疗。
    2023-08-02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2好治疗吗(视频)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2好治疗吗
    目前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全国各地各个中心,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基本类似。通常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疗强度比较大,总体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危险度分组相关,5年以上的总体生存率目前可达到60%左右。 通常低危患者的预后更好,比如M2b患者有AML1-ETO融合基因,在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通过联合化疗可以得到长期生存。而中危、高危患者,疗效没有低危患者好,可能需要后期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改善预后。因此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家长无需过于恐惧,听从医生安排,坚持全程治疗,预后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
    2023-08-02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怎么分型(视频)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怎么分型
    儿童急性白血病通常按照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分型,即MICM分型。根据MICM分型,临床医生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不同的组别。 在不同的治疗中心、医院或者协作组单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度分组会有细微差别,但总体而言,危险因素基本上类似,主要包括起病时白细胞髓外受累情况、白血病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等。通过准确的MICM分型,可以选择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既可以避免严重的化疗相关并发症,也能让患者得到较合适的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