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盛

  •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视频)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对于痴呆患者,通常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故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措施如下: 1、要给予患者足够尊重,把老年痴呆患者当做正常人,对他说话要轻言细语,耐心倾听; 2、能接受老年痴呆患者不好的习惯、不好的脾气等,尽量耐心对待; 3、尽量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少吃一些辛辣食物; 4、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能会忘记很多东西,比如出门可能忘记回家,或者找不到自己家门牌号等。此时,建议进行专人陪护,防止在外走失、跌倒、骨折等意外发生; 5、如果老年性痴呆患者中晚期出现卧床情况,应要加强护理,比如注意预防压疮,因长期卧床之后会导致臀部出现压疮情况,此时要及时翻身。另外,此类患者还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故要及时拍背排痰,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炎发生。此外,还要经常带患者出去晒太阳,防止骨质疏松加重等。
    2023-08-02
  • 老年痴呆症早期可以治愈吗(视频)

    老年痴呆症早期可以治愈吗
    目前老年性痴呆还没有治愈方法,主要治疗目的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老年痴呆治疗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比如安利生一类药物。此外,还有美金刚一类药物和加兰他敏类药物,也可以用于老年痴呆治疗。有些研究表明,一些中医药也有助于延缓老年性痴呆。 当发生老年性痴呆时,不用太紧张,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神经专科或者是痴呆专科门诊,进行神经量表或者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专科医生意见,再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对于老年痴呆一些危险因素,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等,要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延缓痴呆进展,改善老年人生存质量。
    2023-08-02
  •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老年痴呆(视频)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老年痴呆
    容易患老年痴呆的人群如下: 1、老年性痴呆容易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并且7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更高。有研究表明,痴呆发生率80岁以上老年人比60岁以上老年人每增加5岁要增加1倍; 2、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痴呆,比如有高血压、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均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老年性痴呆; 3、有家族病史老年人也容易发生老年性痴呆,如兄弟姐妹、父母以及其他直系亲属患有老年性痴呆,此类患者容易发生痴呆,而且发生痴呆年龄都比较靠前,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在36-40岁就发生痴呆; 4、有些既往受过颅脑外伤患者,比如拳击运动员,或者发生过交通事故患者等,均容易发生痴呆; 5、出现情绪焦虑、紧张,且伴有一些精神症状人群,也容易发生老年性痴呆。对于该部分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一些神经系统量表,以及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从而及时治疗。
    2023-08-02
  • 老年痴呆一般什么年龄(视频)

    老年痴呆一般什么年龄
    老年性痴呆容易发生于老年人,且年龄在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群较多见,尤其是75岁以上人群,其痴呆发生率会明显增高。有研究表明,85岁以上人群痴呆发生率比60岁以上人群痴呆发生率高20%左右,而且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发生率会增加一倍。有过家族史的年轻人群也存在发生老年痴呆可能,故在兄弟姐妹、直系亲属等发生痴呆之后,要引起重视。有研究表明,痴呆发生年龄最低人群是36-40周岁。 此外,既往受过外伤,或者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人群,其痴呆发生率较普通人群会明显增高。痴呆并不可怕,发现痴呆之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进行神经系统量表、CT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情及时诊断、治疗,同时要加强生活护理,以防止一些意外。
    2023-08-02
  • 脑卒中介入取栓时间(视频)

    脑卒中介入取栓时间
    脑卒中介入取栓是脑卒中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在脑卒中发生之后,4.5-6个小时以内会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且常用溶栓药有尿激酶、链激酶等。如果在6-8小时以内,血管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取栓术,但需要到专科医院,由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 一般来讲,静脉取栓不应该超过24小时,若超过24小时,最好由专家评估是否能进行取栓治疗。总体来说,静脉溶栓和取栓术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较大进展,很多医院都已开展此类项目。如果发生急性脑卒中,建议前往大医院就诊,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情况。
    2023-08-02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视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以前有增高,故大家应引起高度重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下: 1、肢体偏瘫,比如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偏瘫,例如手突然间抬不起来或者脚动不了; 2、言语障碍,比如平常说话很流利,突然间说话有点结巴,前言不搭后语; 2、一侧肢体麻木,比如手或者脚突然出现麻木感; 3、视觉障碍,比如出现一个重影,或者突然间看不清楚东西; 5、发生嗅觉障碍; 6、出现昏迷,呼之不应,要高度怀疑是否有脑血管意外发生。 建议及时呼叫120,送医院就诊,然后通过增强CT、头颅磁共振等,来明确诊断。在明确诊断之后,可以及时进入神经内科或者专科病房,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如果就诊及时,可能会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2023-08-02
  • 80岁老人心衰怎么治疗(视频)

    80岁老人心衰怎么治疗
    80岁算是高龄老年人,如果发生心衰,一般考虑有多年基础疾病,比如冠心病、慢性心衰等。80岁高龄老年人心衰的治疗跟普通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尿剂:通常可以选用呋塞米一类的利尿剂,用于减轻心脏负担; 2、保护心脏药物:如ACEI、ARB或者是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进行治疗;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比如螺内酯(安体舒通)等药物; 4、新型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此外,心衰往往有些诱因,比如感染是最多见原因。另外,房颤等心律失常也是诱因之一。在住院患者中有时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过多,也会加重心衰,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及时控制感染、控制心律失常,从而减轻心衰症状。当然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危急重症,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专科意见,然后及时诊治,改善预后。
    2023-08-02
  • 老年人自言自语不睡觉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自言自语不睡觉怎么回事
    老年人往往临床症状比较多,有些患者会出现自言自语,甚至晚上彻夜不眠,原因如下: 1、老年痴呆:如果老人患老年性痴呆,存在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言语障碍,甚至性格改变,或者伴随精神症状,从而会出现不眠、自言自语情况,此时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相对治疗; 2、感染:如果患者出现感染,从而出现自言自语,甚至晚上不睡觉,此时应该控制感染,改善肺性脑病症状; 3、肝功能异常: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比如肝酶升高,也会出现肝性脑病临床症状,此时建议针对肝病进行治疗; 4、慢性肾病:如果患者具有慢性肾脏病,或者到尿毒症晚期,也有可能会出现自言自语,甚至不睡觉症状,此时要进行及时血透治疗,然后降低体内肌酐和尿素氮; 5、精神疾病:如果患者具有精神疾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找精神专科医生,运用一些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偏瘫后康复介入的时机(视频)

    脑卒中偏瘫后康复介入的时机
    脑卒中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后患者往往会有偏瘫等临床症状,可能需要长期卧床,进行康复训练。原则上康复训练越早介入越好,在发生较小范围的脑卒中后,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若肢体偏瘫不是很严重,一般在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48-72小时内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如果患者有严重脑出血,或者病灶较大,需要外科介入治疗,则在术后10-14天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一般在病情发生之后6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最有效,尤其是前3个月以内。如果超过6个月,很多患者肢体瘫痪不能完全恢复。当然,康复训练效果需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较轻微的脑卒中,康复效果通常比较好;若是严重脑卒中患者,则康复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效果,总体情况依然需因人而异。
    2023-08-02
  •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视频)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
    由于发生脑血管意外或者其他疾病,导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此时护理非常重要,具体如下: 1、注意压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身体,比如臀部或者某些低垂部位,发生压力性损伤,此时要进行及时翻身,一般建议在每2个小时左右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此外,还需及时观察,比如是否出现一些压疮初期表现,然后及时进行处理; 2、注意坠积性肺炎:有些患者长期卧床,由于体位不动,会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然后咳嗽、咳痰明显增多,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拍背排痰,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窒息; 3、注意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血液流速减慢,会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那么血栓会随着血液在体内流动,出现肺栓塞等一些严重、危急的内科急症情况,此时就需要积极处理。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办法主要是陪护人员帮助抬高肢体,帮助被动性运动,此外还应该注意大小便以及饮食护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