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芳

  • 尿毒症第五期是晚期吗(视频)

    尿毒症第五期是晚期吗
    尿毒症通常根据肾小球的滤过率来进行分期。尿毒症第5期指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即慢性肾脏病的晚期。尿毒症第5期患者的具体表现如下:1、肾性贫血:除原发疾病的浮肿、蛋白尿、高血压外,还可有肾性贫血,表现为血色素降低、面色不好、疲乏无力,活动后出现心慌等症状;2、消化道症状:如肾中毒症状、恶心、食不下咽、口中异味;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凝增高、血钙降低,或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增厚,发生骨痛;4、合并心血管事件:有时可表现为心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或出现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情况;5、合并感染:尿毒症晚期的患者,还易合并有各种各样的感染。对于尿毒症晚期的患者,除针对原发疾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外,应积极纠正肾性贫血、代谢性肾中毒、心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023-08-01
  • 肾衰竭尿毒症能治好吗(视频)

    肾衰竭尿毒症能治好吗
    临床上分为急性肾衰竭,以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情况,治愈情况如下:一、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一般由腹泻、脱水、失血等因素导致。积极输血、输液治疗,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后,多数患者可以恢复;2、药物导致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引起急性肾衰竭,一般停止服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多数可以恢复;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导致急性肾衰竭,经过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冲击,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治疗,多数患者血肌酐能够得到一定回落,肾功能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二、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此类疾病患者多数无法治愈,患者常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包括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此时主要应针对肾衰竭和尿毒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如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肾性贫血、纠正钙磷代谢,以及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023-08-01
  • 男人尿毒症早期症状(视频)

    男人尿毒症早期症状
    男人尿毒症常见的早期症状如下:一、尿毒症的原发病症状:1、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早期会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尿量减少,部分人会出现贫血或心力衰竭;2、高血压肾损害:早期会出现夜尿增多,血压高且不容易控制;3、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会出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会表现血尿、蛋白尿、血压高且不能控制、浮肿。二、尿毒症的并发症:1、肾性贫血:无论是男性、女性,出现尿毒症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不好,查血常规,会出现血色素明显的下降;2、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口中异味,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下降;3、钙磷代谢紊乱:非常容易出现血凝增高,表现为皮肤增厚、皮肤瘙痒,还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比如骨痛,部分病人可以合并有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憋气、无法平卧、双下肢浮肿、眼睑浮肿等。
    2023-08-01
  • 尿毒症分几期(视频)

    尿毒症分几期
    尿毒症分期按照既往的标准,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分为4期,具体如下:1、慢性肾衰竭代偿期:血肌酐值<178μmol/L;2、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即氮质血症期,血肌酐水平为178-442μmol/L,称为尿毒症第二期;3、慢性肾衰竭期:血肌酐值为442-707μmol/L,称为尿毒症第三期;4、慢性肾衰终末期:血肌酐水平>707μmol/L,称为尿毒症第四期。既往根据血肌酐区分肾衰竭的程度,按照国际标准,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即结合血肌酐、体重、年龄、性别,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即eGFR。当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称为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准备或者肾脏替代治疗。
    2023-08-01
  • 尿毒症是尿多还是尿少(视频)

    尿毒症是尿多还是尿少
    尿毒症病人的尿量是多、是少,主要看疾病所处状态以及是否合并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尿毒症的早期,多数患者的尿量改变不明显或者有夜尿增多,24小时尿量变化不大,到了病变的逐渐进展,尤其是合并心衰时,可出现浮肿,血压高且不容易控制,出现尿量减少、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严重损伤的阶段,其常见病因如下: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发展到尿毒症时,浮肿较明显,如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甚至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病人在尿毒症阶段常出现尿量减少;2、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到尿毒症,人群早期尿量改变不明显或者仅有夜尿增多,随着病变的逐渐进展,特别是出现心衰时,可出现尿量减少;3、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尿量改变不明显,多数病人有夜尿频、夜尿多的情况,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尤其是进展到尿毒症合并心衰时,可出现尿量减少。
    2023-08-01
  • 尿毒症早期现象(视频)

    尿毒症早期现象
    尿毒症早期是慢性肾脏病出现肾功能异常,肾脏损伤较重,此时的症状主要包括:1、原发病相关症状:泡沫尿、肉眼血尿或者尿红细胞较多、尿色较深;2、浮肿:眼睑浮肿或者双下肢浮肿,少数患者出现胸水、腹水等改变;3、肾性贫血:面色不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4、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不振或者口中异味;5、钙磷代谢紊乱:皮肤瘙痒、皮肤增厚以及骨痛等症状。对于尿毒症的患者,首先应关注其尿液检查,如蛋白尿、血尿的情况。其次,查血红蛋白,观察是否有血红蛋白下降。然后进行生化检查,除关注血肌酐、尿素氮外,还需关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异常,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以及甲状旁腺异常。
    2023-08-01
  • 判断尿毒症的指标(视频)

    判断尿毒症的指标
    判断尿毒症主要根据血肌酐水平,结合年龄、性别、体重,应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即eGFR。对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损伤人群,eGFR<15ml/min时,可以诊断为尿毒症。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下降,即eGFR<15ml/min,可出现尿毒症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肾性贫血及其他并发症等,影像学可出现肾脏结构改变,具体如下:1、高血压:80%-85%尿毒症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使血压得到控制;2、肾性贫血:此时需要使用促红素、铁剂或者罗沙司他等药物,纠正肾性贫血;3、其他并发症:患者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2023-08-01
  • 尿毒症能同房吗(视频)

    尿毒症能同房吗
    尿毒症患者能否同房,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临床表现判断,具体如下:1、自身状况较好:如果患者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已经发展到尿毒症期,临床蛋白尿较少,血压控制较好、心功能较好,可以适当同房;2、自身状况较差:如果尿毒症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较重、血压高不易控制或伴心衰,同房可能增加心脏、肾脏负担,具有风险。导致尿毒症原发病较多,如糖尿病肾病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同房需多加注意。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压控制较差或蛋白尿较多,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此外,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患者,随病变进展,易出现尿毒症。
    2023-08-01
  • 尿毒症不能吃什么食物(视频)

    尿毒症不能吃什么食物
    尿毒症患者常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凝血症、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应避免摄入含钾高的水果,比如榴莲、牛油果、樱桃等。另外应减少摄入含磷高的食物,比如较香的零食,同时应避免高盐、高蛋白质、以及含过多水分的食物,具体如下:1、盐分:尿毒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甚至血压高不能控制,因此应尽量选用低盐饮食,通常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5g,如果血压高不容易控制,甚至出现浮肿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3g;2、蛋白质:患者在没有透析的时候,应适当控制蛋白质食物摄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0.8g/(kg.d),甚至应低于0.6g/(kg.d)。患者如果害怕营养不良,可加用复方α-酮酸;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水的摄入量,患者在透析后尿量很少时,应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
    2023-08-01
  • 尿毒症患者一周需要做几次透析(视频)

    尿毒症患者一周需要做几次透析
    通常尿毒症患者需要3次/周透析,每次透析时间约4小时。尿毒症患者透析的频率,根据患者症状、尿量、体重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果患者体重偏低,或者存在残余肾功能,尿量能够保证在>1000ml/d,可以适当减少透析次数,2周5次或者1周2次即可。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可以清除毒素,改善心衰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维持生命。尿毒症患者还需注意,纠正尿毒症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需要应用铁剂或者罗沙司他,进行纠正贫血的治疗。如果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要应用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如果出现高凝血症,可以应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或者非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司维拉姆或者碳酸镧,这类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