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芳

  • 尿毒症早期现象(视频)

    尿毒症早期现象
    尿毒症早期是慢性肾脏病出现肾功能异常,肾脏损伤较重,此时的症状主要包括:1、原发病相关症状:泡沫尿、肉眼血尿或者尿红细胞较多、尿色较深;2、浮肿:眼睑浮肿或者双下肢浮肿,少数患者出现胸水、腹水等改变;3、肾性贫血:面色不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4、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不振或者口中异味;5、钙磷代谢紊乱:皮肤瘙痒、皮肤增厚以及骨痛等症状。对于尿毒症的患者,首先应关注其尿液检查,如蛋白尿、血尿的情况。其次,查血红蛋白,观察是否有血红蛋白下降。然后进行生化检查,除关注血肌酐、尿素氮外,还需关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异常,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以及甲状旁腺异常。
    2023-08-01
  • 判断尿毒症的指标(视频)

    判断尿毒症的指标
    判断尿毒症主要根据血肌酐水平,结合年龄、性别、体重,应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即eGFR。对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损伤人群,eGFR<15ml/min时,可以诊断为尿毒症。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下降,即eGFR<15ml/min,可出现尿毒症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肾性贫血及其他并发症等,影像学可出现肾脏结构改变,具体如下:1、高血压:80%-85%尿毒症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使血压得到控制;2、肾性贫血:此时需要使用促红素、铁剂或者罗沙司他等药物,纠正肾性贫血;3、其他并发症:患者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2023-08-01
  • 尿毒症能同房吗(视频)

    尿毒症能同房吗
    尿毒症患者能否同房,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临床表现判断,具体如下:1、自身状况较好:如果患者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已经发展到尿毒症期,临床蛋白尿较少,血压控制较好、心功能较好,可以适当同房;2、自身状况较差:如果尿毒症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较重、血压高不易控制或伴心衰,同房可能增加心脏、肾脏负担,具有风险。导致尿毒症原发病较多,如糖尿病肾病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同房需多加注意。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压控制较差或蛋白尿较多,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方向发展。此外,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患者,随病变进展,易出现尿毒症。
    2023-08-01
  • 尿毒症不能吃什么食物(视频)

    尿毒症不能吃什么食物
    尿毒症患者常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凝血症、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应避免摄入含钾高的水果,比如榴莲、牛油果、樱桃等。另外应减少摄入含磷高的食物,比如较香的零食,同时应避免高盐、高蛋白质、以及含过多水分的食物,具体如下:1、盐分:尿毒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甚至血压高不能控制,因此应尽量选用低盐饮食,通常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5g,如果血压高不容易控制,甚至出现浮肿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3g;2、蛋白质:患者在没有透析的时候,应适当控制蛋白质食物摄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0.8g/(kg.d),甚至应低于0.6g/(kg.d)。患者如果害怕营养不良,可加用复方α-酮酸;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水的摄入量,患者在透析后尿量很少时,应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量。
    2023-08-01
  • 尿毒症患者一周需要做几次透析(视频)

    尿毒症患者一周需要做几次透析
    通常尿毒症患者需要3次/周透析,每次透析时间约4小时。尿毒症患者透析的频率,根据患者症状、尿量、体重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进行调整。如果患者体重偏低,或者存在残余肾功能,尿量能够保证在>1000ml/d,可以适当减少透析次数,2周5次或者1周2次即可。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可以清除毒素,改善心衰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维持生命。尿毒症患者还需注意,纠正尿毒症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需要应用铁剂或者罗沙司他,进行纠正贫血的治疗。如果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要应用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如果出现高凝血症,可以应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或者非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司维拉姆或者碳酸镧,这类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尿毒症属于重大疾病吗(视频)

    尿毒症属于重大疾病吗
    尿毒症进入肾脏替代治疗后则属于重大疾病,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尿毒症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可出现体内代谢产物聚集、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继发性甲旁亢等并发症。尿毒症人群可见高血压、肾性贫血、代谢酸中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心血管疾病等,具体内容如下:1、高血压:出现不可控制高血压,需多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2、肾性贫血:需要铁剂、促红素或者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类药物治疗;3、代谢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帮助毒素、毒物排泄;4、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变厚、全身多处骨痛等;5、心血管疾病: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等心衰并发症。
    2023-08-01
  • 尿蛋白3+多久尿毒症(视频)

    尿蛋白3+多久尿毒症
    尿蛋白(+++)发展成尿毒症的时间,主要根据引起尿蛋白的原发病以及是否经过规范的治疗有直接关系。引起尿蛋白(+++)的原发病比较多,比如多种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这类疾病,所以具体情况如下:1、不会发展为尿毒症:如果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蛋白尿(+++),在急性期积极地抗感染治疗。针对水肿应用利尿消肿的药物,针对高血压应用地平类药物,进行降血压治疗。大多数人群半年内疾病能够得到很好、完全地缓解,不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2、有发展倾向: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比较多,尤其是出现肾性高血压又没有经过规范性治疗,这一类疾病就容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如果是淀粉样变肾病,出现蛋白尿(+++),尤其是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3、5-10年:如果是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多,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这种病变一般5年或10年,就容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
    2023-08-01
  • 尿毒症有遗传性吗(视频)

    尿毒症有遗传性吗
    尿毒症并非遗传性疾病,但由遗传性的肾脏疾病导致的尿毒症具有遗传性。导致尿毒症的常见遗传性肾脏疾病如下:1、多囊肾病: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有多囊肾病,则子女患病的几率为50%。多囊肾病的人群,随着年龄进展,多数会进展到尿毒症;2、Alport综合征:即眼-耳-肾综合征,此类患者通常为性连锁遗传,即父母有Alport综合征,孩子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重,最终会向尿毒症、肾衰竭的方向发展;3、Fabry病(法布里病):属于遗传性的肾脏疾病,会导致尿毒症具有遗传性。
    2023-08-01
  • 尿酸达到多少为尿毒症(视频)

    尿酸达到多少为尿毒症
    临床通常不会根据尿酸的绝对值,而判断患者是否达到尿毒症。尿毒症主要指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脏严重损害,当肌酐清除率在15ml/min以下时,称慢性肾脏病5期,也称尿毒症期。尿毒症的诊断,主要是基于血肌酐,以及根据血肌酐结合体重、性别、年龄等方面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15ml/min时,则称尿毒症期。尿毒症人群可能合并血尿酸增高,但部分血肌酐正常人群,也可能出现血尿酸增高,即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原因较多,可能为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也可能为长时间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如喜欢进食动物内脏、动物蛋白,以及喜欢饮用高糖饮料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2023-08-01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视频)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
    目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肾脏损伤、遗传因素等,具体如下:1、肾脏损害:免疫系统的肾脏损害病因是各种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等,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其中也起着较重要的作用;3、接触化学或物理物质:接触化学物质或物理物质,如部分人接触汞、铅制剂后出现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超过3.5g/d,同时会有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低于30g/L,伴有眼睑、双下肢浮肿,甚至会出现胸水、腹水,有明显的血脂增高,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病综合征人群容易并发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定要了解肾脏的病理类型,针对性的给予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