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 怀孕查出脂肪肝要紧吗(视频)

    怀孕查出脂肪肝要紧吗
    怀孕时查出脂肪肝是否要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常见情况如下:1、肝功能稳定:如果是因为怀孕期间饮食状态过剩,营养过剩,进食相对较多,从而导致脂肪肝发生,但肝功能持续稳定,转氨酶、胆红素正常,也没有白蛋白下降,可以继续观察,注意复查肝功能。此时饮食上要注意适当清淡,饮食量也要给予控制,不要进食过多,这种情况一般并不严重;2、肝功能异常:如果是怀孕第一胎,尤其是男胎,在怀孕32周左右出现脂肪肝,且肝功能已经出现异常,尤其是出现胆红素升高,如果血凝功能也出现问题,如PTA(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要警惕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可能,因其可能会危及孕妇生命,也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状态。
    2023-07-31
  • 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病因,其实发病机制很明确,但具体病因也不完全性确切,但是跟所有的肿瘤一样。发病因素有先天的一些遗传因素,还有后天的因素。 遗传因素并不是指遗传性疾病,是指基因改变,如CMAC基因,即NF-kB基因等改变,往往查基因改变,这些基因会有突变。后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引起骨髓瘤也有,如感染因素,周围生存环境的一些因素,污染因素、化学性因素都可以引起这些疾病。 但到底是不是这些病因引起,也不很确定,只是高危因素,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但骨髓瘤是老年性疾病,到了一定年龄,免疫力下降、免疫监视、免疫防护能力下降,也容易得肿瘤。
    2023-08-01
  • 丙肝检查需要空腹吗(视频)

    丙肝检查需要空腹吗
    丙肝检查是否需要空腹常见分析如下:1、不需要空腹:如果患者单纯检测是否丙肝病毒感染,则需要检测丙肝抗体和HCV-RNA,此时不需要空腹。因为丙肝病毒不会因为空腹状态而不复制,所以如果单独检测丙肝抗体和HCV-RAN则不需要空腹;2、需要空腹:如果在检测丙肝过程中需要检测生化学指标,比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可能同时会检测肝、胆、脾B超,则需要空腹检测。因为需要通过以上指标来判断是否为感染丙肝病毒,以及是否需要治疗。如果丙肝抗体、HCV-RNA阴性,肝功能和B超正常,临床观察即可,每0.5-1年可复查上述指标。如果丙肝抗体、HCV-RNA阳性,同时伴随肝功能异常,则需要积极进行抗丙肝病毒治疗。
    2023-08-01
  • 丙肝病人的忌口食物(视频)

    丙肝病人的忌口食物
    丙肝患者通常需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比较油腻的食物,以及脂类含量相对比较高的食物,要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常见情况如下:1、戒酒:丙肝患者需要戒酒,因为患者合并脂肪肝的几率相对比较高;2、禁食油腻食物:丙肝患者要注意低脂饮食,不能进食比较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3、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辛辣食物可能会促进胃酸产生,如果处于酸性环境,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所以丙肝患者,尤其是进展到肝硬化阶段的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4、忌高盐饮食:一旦病情进展到肝硬化、出现腹水阶段,忌高盐饮食,因为高盐会导致腹水增多;5、限制蛋白摄入:如果丙肝患者在肝硬化阶段出现肝性脑病,要注意限制蛋白类食物摄入,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蛋白类食物的摄入。
    2023-08-01
  • 慢粒白血病有什么表现(视频)

    慢粒白血病有什么表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因为起病比较缓慢,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因为是骨髓干细胞异常增殖,白细胞特别高。所以往往是因为高白细胞引起的一些症状,如高白细胞引起的高代谢症状,会出现乏力、多汗,如冬天都要穿棉袄,可能就穿单衣服就可以,因为是高代谢状态,比较燥热。 白细胞特别高,往往引起脾大,所以出现脾大的一些症状,脾大就会出现腹胀。另外进食以后病人比较明显,因为脾脏大了以后压迫胃,一进食以后就会出现腹胀,没有劲,这是慢粒的表现。极个别因为脾大的很厉害,会出现脾梗死。但是随着现在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明显,往往都定期查体,现在出现晚期慢粒的一些症状越来越少,往往是查体发现。 因此早期发现时没出血症状,极个别没大注意,也有的没等出血症状,在洗澡的时候就摸到自己肚子上有一个包块,然后来看病。要是到晚期进展以后,会出现急性白血病的一些表现,如骨疼、感染、发烧等症状。
    2023-08-01
  •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视频)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常见症状表现为麻木、疼痛、肌力下降和肌紧张。肌力下降,即患者行走不稳、脚无力。临床诊断中常见为踩棉花感或醉酒感,患者甚至容易摔跤。肌张力增强为本病典型临床症状,即患者手脚僵硬,弯曲、伸展困难。患者也可上肢麻木、疼痛、持物不稳,甚至无法持碗筷等。疾病进一步发展,严重时甚至可影响身体其他系统,如出现排便困难、尿潴留等。
    2023-08-03
  • 腰椎滑脱容易诊断吗(视频)

    腰椎滑脱容易诊断吗
    腰椎滑脱诊断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症状与医生的临床经验。若为单纯峡部裂引起的腰椎滑脱,分I-Ⅳ度滑脱。早期只有峡部裂,无滑脱时症状仅为腰痛。若单纯按照腰肌劳损处理或只拍摄正侧位X光片,易造成漏诊。若拍摄正侧双斜位X光片,发现颈项征,可早期诊断颈椎峡部裂,尽早干预,可防止进一步发展为腰椎滑脱。常见的腰椎滑脱为Ⅱ度滑脱,触诊腰部棘突有台阶感。
    2023-08-03
  • 腰椎滑脱的手术指征(视频)

    腰椎滑脱的手术指征
    腰椎滑脱根据椎体宽度分为Ⅰ-Ⅳ度。Ⅲ度以上腰椎滑脱,若无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Ⅱ度以下腰椎滑脱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仍存在腰痛、腿痛影响生活工作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患者腰痛急性加重,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可考虑手治疗术。此外,腰椎滑脱手术需考虑患者身体条件是否耐受,手术是否可安全进行。
    2023-08-03
  • 什么是腰椎滑脱(视频)

    什么是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为上位椎体相对下位椎体发生的滑移,即椎体错位。90%的腰椎滑脱为先天性,即腰椎峡部之间出现天然的缺损区。可因工作、行走、运动、负重等,导致椎体与椎弓逐渐分离,开始出现腰椎的滑脱。起始为峡部裂,后逐渐出现I度、Ⅱ度、Ⅲ度滑脱,此类患者一般在40-50岁时,出现腰痛症状。另外,约10%的腰椎滑脱为外伤所致,如车祸等。
    2023-08-03
  •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视频)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
    腰椎滑脱即腰椎不稳,手术方式多样,如切开减压、减压内固定、手术之后内固定、减压内固定再融合等。目前比较认同的手术方式是减压、复位、内固定、再融合,这样可保证长远的治疗效果。单纯减压术、单纯融合术效果欠佳。手术治疗椎体不稳时,需采取内固定的方法。内固定后需复位,复位后内固定,可持续一年时间,若采取融合,可长期、稳定固定。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