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晔

  • 直肠息肉怎样治疗好(音频)

    直肠息肉怎样治疗好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直肠息肉的治疗,应该根据息肉的病理以及息肉的大小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息肉只是一个炎症增生的小息肉,比如只有0.1×0.2mm,这样的息肉是良性息肉,也是非肿瘤性息肉,不需要特别的干预,动态观察就可以。\n如果直肠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虽然是良性息肉,但有可能恶变,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内镜下进行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术。如果直肠息肉形态表现为侧向生长的肿瘤,也就是扁平的匍匐生长的样子,可能需要内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来治疗这样的息肉,所以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以及内镜下的方法,也是根据息肉的大小和性质各不相同来决定。
  • 什么是胃部息肉(音频)

    什么是胃部息肉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部息肉往往是行胃镜的时候发现在胃腔、胃黏膜的表面有一个隆起样的病变,表面多是光滑的,部分息肉可以看见充血、水肿,甚至糜烂。胃息肉形成的原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认为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或者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者一些药物的诱导,或者跟遗传、环境密切相关。\n胃息肉根据病理可以有不同的性质,如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没有恶变的倾向,所以胃底腺息肉更多的是密切的监测,增生性息肉如果大于1cm以上,有可能就有恶变的倾向,所以增生性息肉可以进行内镜下的切除。而且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所以,如果发现了增生性息肉,应该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有应该给予根处,腺瘤性息肉有恶变的倾向,一旦怀疑是腺瘤性息肉,应该积极的进行内镜下的切除。
  • 得了胃息肉有什么症状(音频)

    得了胃息肉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绝大多数的胃息肉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都是进行胃镜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但是,如果胃息肉足够大,出现了息肉顶端的糜烂、破溃,甚至有少量的出血,就可以引起相关的症状。表现为上腹的不适、食欲的下降,还可以出现黑便,长期以来还可能会出现慢性贫血症状。\n如果胃的息肉足够大,并且发生在特殊的部位,比如发生在贲门口,有可能会引起进食的时候出现不畅感,有吞咽、哽塞感。如果发生在幽门,足够大而堵塞了幽门口,有可能还会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表现为进食以后上腹的饱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宿食样食物的症状。
  • 胃部息肉会有什么症状(音频)

    胃部息肉会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息肉往往是没有症状的,是通过内镜的检查偶然发现的。但是有部分息肉如果比较大,并且处于特殊位置,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位于幽门口的较大息肉,如果会阻塞幽门口,可能会出现进食的早饱、腹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n如果在胃贲门部的息肉较大,堵塞贲门口,有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反酸、烧心、恶心等症状。如果能息肉比较大,比如增生性息肉,可能会出现糜烂、溃疡,甚至出血,从而导致食欲的下降、贫血、黑便,甚至出现呕咖啡样物。这种长期的贫血,还有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n所以总体而言胃息肉一般是没有症状的,都是通过胃镜的检查偶然发现的,但对于特殊的息肉或者特殊部位的息肉会有相应的症状。
  • 胃里长息肉怎么回事(音频)

    胃里长息肉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里长息肉往往都是行内镜检查所发现,它表现为在胃黏膜的表面一个隆起样的改变,表面是光滑的。胃息肉是一个良性病变,但是可以根据病理的不同,预后也是不同的。它的具体病因有可能是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或者长期运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以及一些食物或者遗传环境相关。\n胃息肉的病理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如果小于1cm往往都是不会癌变的,但是如果增生性息肉进行性增大大约2cm,往往就有癌变的可能。胃底腺息肉往往是不会癌变的,但是近些年报道个别患者及罕见病例出现了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是在所有的息肉中最高的,所以一旦怀疑腺瘤性息肉应该积极的予以切除,以免癌变。
  • 食管炎要做胃镜吗(音频)

    食管炎要做胃镜吗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食管炎如果只是单纯的反酸稍轻,并且运用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促动力药明显的能够好转,并且不再复发的患者,可以不行胃镜的检查。对于中老年患者或者症状反复发作,应该还是做胃镜检查。\n做胃镜检查的目的,可以明确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包括两种,一种就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有糜烂、溃疡,另一种是内镜下阴性的内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食管黏膜正常,这种患者往往还跟内脏的高敏高敏感性相关,所以胃镜检查能够帮助明确诊断,并且对反流性食管炎还可以进行疾病的程度判断,它可以分为轻、中、重,对指导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做胃镜的目的还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因为反酸烧心除了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出现以外,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也有可能出现这种不典型的症状,所以做胃镜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严重的疾病。
  • 食管炎应该注意些什么(音频)

    食管炎应该注意些什么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食管炎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下:\n1、饮食,应该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比如巧克力、浓咖啡、浓茶都应该避免。\n2、生活方式的改善,进食后不易立刻卧床,胃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2h内不宜进食,睡时可抬高床头15-20cm。\n3、进行定期的监测,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有0.06%-0.6%的患者会出现巴瑞特食管。巴瑞特的食管的患者有癌变的倾向,所以这类患者要定期行胃镜的检查,必要的时候早期进行胃镜下的干预。
  • 食管裂孔疝是什么(音频)

    食管裂孔疝是什么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食管裂孔疝又称为食管裂孔滑疝,是指疝囊为胃上升进入胸腔,使食管胃交界处位于横膈之上。发生的原因可为先天性的因素,比如横膈角的发育不足,食管横膈韧带薄弱。再加上后天的因素,比如腹腔压力增大,肥胖等。\n大多数的食管裂孔疝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在做X钡餐检查时发现,有症状者常位于胸骨下段后方或上腹部的不适,常常进食引起或者加重,有时卧位可以引起。\n食管裂孔疝可以引起贲门的闭塞不足,容易伴有反流性食管炎,从而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内科的治疗方法,比如减少或者避免腹压的增加,卧位时床头抬高,来防止反流。如果能疝囊特别大,有了压迫的症状,少数的病人才需要手术的干预。
  • 胃痛可以喝豆浆吗(音频)

    胃痛可以喝豆浆吗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痛的时候不建议喝豆浆,豆浆是豆类的蛋白,它本身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较多的胃酸分泌。胃痛的时候可以建议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应该避免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摄入,这些都可能刺激胃酸进一步的发作。\n豆浆是豆类的蛋白,它本身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较多的胃酸的分泌。喝豆浆的时候本身可以引起烧心、反酸,对于有胃病尤其是胃痛发作时不建议喝豆浆,当胃病缓解了可以再服用豆浆。在胃痛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刺激的食物,如浓咖啡、浓茶,戒酒、戒烟,胃病的患者以养胃为主,只有在调节饮食不好的情况下才会应用药物进一步的帮助缓解症状。\n如果患者出现胃痛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胃痛的原因,生活中饮食要注意,应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 胃疼了好几天怎么办(音频)

    胃疼了好几天怎么办
    讲解医师:宗晔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疼了好几天应该明确胃痛的原因,是饮食不当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胃痛好几天通过调节饮食或者服用一些胃药仍不见好,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帮助明确诊断,胃疼的患者主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n如果是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痛,这时候除了腹痛以外,有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这个时候可以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必要的时候可以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帮助缓解症状。但是如果胃痛是反复发作、间断发作、有季节性,这个时候还伴有空腹痛、夜间痛,进食以后有可能有轻度的缓解,这就不能除外是不是消化性溃疡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除了以上的情况,有的时候胆囊疾病,比如胆绞痛或者胰腺疾病,也可以引起中上腹的疼痛,以为是胃病其实是其他的问题。\n胃疼的患者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进食要做到定时、定量,每餐适量、适度,三餐要定时,到了规定的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该主动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少吃腌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