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什么是动脉栓塞(视频)

    什么是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指栓子顺着血流方向流向远端,停留在与之口径相等的血管引起阻塞,导致此动脉供血脏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90%的栓子来源于心脏,最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等疾病形成的心脏附壁血栓,随心脏跳动而脱落。其次还可见于脂肪、异物、空气等栓塞。
    2023-08-02
  • 不停跳心脏搭桥是什么意思(视频)

    不停跳心脏搭桥是什么意思
    心脏搭桥手术方式有停跳和不停跳,停跳是在手术过程中使心脏停止跳动,借助体外循环维持机体平衡。不停跳是在心脏不停止跳动情况下将血管吻合,从统计学意义上两种手术方式远期无差别。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从综合方面来分析,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创伤小,恢复快,预期效果好的手术方式。如部分患者有心脏结构问题,如瓣膜疾病,需在手术同时进行处理,多选用心脏停跳手术;若为单纯搭桥手术,98%-99%选择不停跳进行。
    2023-08-02
  • 血小板增高什么原因(视频)

    血小板增高什么原因
    血小板增高的原因如下: 1、反应性血小板增高,比如缺铁性贫血时因为缺铁过度造血,可能会多造一点血小板,即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2、血液浓缩后血小板增多; 3、切脾之后,因为正常血液循环在脾脏循环会滞留一些血小板,把脾脏切掉之后血小板会增多; 4、除外以上原因后,血小板增多在血液科有个病叫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种是由于造血系统出了问题,引起血小板升高。 所以出现血小板增多最好到医院就诊,让医生鉴别一下是骨髓造血本身出问题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还是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反应性增多或者血液浓缩引起的血小板增多。
    2023-08-01
  • 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视频)

    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是心脏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危及生命。心脏搭桥手术是从血管病变近端到远端,另架一条血管,血液通过新架的血管到达心肌。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认识,以及对手术的恐惧减少,临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手术安全性逐步提高,搭桥手术风险约为2%。术后恢复良好后,可进行正常生活工作。
    2023-08-02
  • 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前做哪些准备(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前做哪些准备
    心脏瓣膜置换的手术前准备包括: 1、有专业人士对患者讲手术过程、深呼吸方法、咳嗽方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如肺功能锻炼、肢体活动、配合拔管脱离呼吸机、咳嗽咳痰等; 2、术前应积极将患者机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包括将电解质、血压、血糖调节到理想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使手术成功率在97%-98%以上,患者后期可获得较好恢复。
    2023-08-02
  • 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方法(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方法包括: 1、指导患者锻炼肺功能、呼吸、咳嗽、饮食、活动的方法; 2、饮食控制,控制水的摄入,心脏瓣膜患者对液体要求较高,调节体内液体,减轻心脏负担; 3、指导抗凝药物的用量和方法,瓣膜置换是人工瓣膜植入,在瓣膜周围、瓣叶上易形成形成,若血栓形成或脱落后,易引发脑梗或其他脏器梗塞。
    2023-08-02
  • 心脏瓣膜置换术风险有哪些(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术风险有哪些
    随着医疗水平技术的提高,单纯行心脏瓣膜置换术风险约为3%,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时机,若心肌不能耐受手术或心肌完全重构后做手术,风险增加,如术后心功能恢复不佳、肺脏压力高。心脏瓣膜病应定期复查,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若时机选择正确,则手术风险小;若病情进展到后期,已发展至重症瓣膜病变再做手术,会增加手术和围手术期风险。
    2023-08-02
  • 心脏瓣膜手术成功率(视频)

    心脏瓣膜手术成功率
    心脏瓣膜手术成功率90%取决于病情,10%取决于医疗团队,专业医疗团队手术成功率在97%以上,心脏瓣膜手术应结合相应的指征寻找合适手术时机。 若心脏瓣膜病变后期做手术,风险较高,如重症瓣膜病,病史时间长、心肌重构严重,易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若血栓脱落引起重要脏器梗塞会增加手术风险。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降低手术风险。
    2023-08-02
  • 血小板增高的治疗(视频)

    血小板增高的治疗
    血小板增多治疗方法取决于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如果血小板增多是由于缺铁性贫血反应性增多则不用治疗,把缺铁性贫血治好之后,血板自然而然恢复。如果血小板增多是由于血液浓缩引起,比如患者拉肚子,腹泻把腹泻治好之后血小板增多也就恢复了。如果患者是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比如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是否治疗,取决于患者长血栓的危险因素。 如果是诊断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基础治疗是抗凝治疗,预防长血栓。是否把血小板降到正常水平要进行危险分层,看患者长血栓的风险,如果长血栓的风险高,比如患者是老年人,有糖尿病、高血压,则此类患者长血栓的风险非常高。要把血小板降到正常,把血小板降下来的方法比较常用的临床上是使用羟基脲治疗,还有是干扰素治疗。药物的选则最好让医生根据情况、年龄、合并症进行选择。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引起的(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引起的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通过大样本、大数据分析,可能与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存在一定关联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与年龄同样存在较大相关性,临床绝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老年患者,<40岁者较为少见。 目前国外大样本数据研究表明,接触辐射、化工品、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均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一旦起病,骨髓内浆细胞比例会发生不同程度增高,浆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是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多发性骨髓瘤的浆细胞比例增加会进一步引发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