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

  • 婴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视频)

    婴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
    无法站立的髋关节发育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臀纹无对称性、髋关节外展功能障碍,单侧脱位者可能表现为肢体不等长,双侧脱位者可能表现为髋部耻骨沟较宽。具备站立能力的患者可能表现为腰椎前凸、腹膨隆,单侧脱位者可能出现跛行或直立行走时间推迟,双侧脱位者可能出现鸭步。髋关节全脱位即髋关节完全脱离髋臼,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不等长、负重力线改变、足部内外旋、跛行等。通过对出生42天新生儿的普查,观察站立姿势、肢体长短或臀纹对称性,初步判断髋关节是否发育异常,如存在一定倾向,建议及时至专科医院进行B超或X光等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2023-07-30
  • 婴儿髋关节脱位是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髋关节脱位是怎么回事
    婴儿髋关节脱位指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导致婴儿在出生前及出生后无法正常发育,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胎位因素、出生季节、种族因素、地区流行病因素等,发病率相对较高。通过髋部X光检查,可进行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的诊断,客观参数包括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CE角、沈通氏线等医学指征。
    2023-07-30
  • 婴儿髋关节脱位怎么办(视频)

    婴儿髋关节脱位怎么办
    婴儿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五月龄以下的婴儿一般通过穿戴连衣挽具,保持髋关节的外展,以促进髋关节正常发育。具备爬坐能力的婴儿一般通过穿戴蛙式支架,保持蛙位或人类位。一岁龄婴儿一般进行切开复位手术,同时结合术前牵引及术中内收肌的松解,减轻髋关节的压力,提高复位成功率。部分年龄稍大的患者需进行股骨或骨盆的截骨手术治疗,以期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正常头臼关系。通过早期有效的治疗,多数患儿可痊愈。部分大龄儿童可能残留后遗症。部分患儿术后可能出现复发或髋关节活动障碍。
    2023-07-30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怎么护理(视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怎么护理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往往需要用石膏固定,所以护理的要务就是管理好能够稳定手术的石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孩子家长在护理孩子小便过程中,做得并不是很好,往往小便溢出,流到石膏上,造成石膏松动、断裂,从而没办法保证手术复位的质量。过早的石膏活动,可能会引起石膏松动、断裂,对于孩子来说,一般一周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佩戴石膏翻身,避免石膏对后侧、对臀部挤压,或者压烂、褥疮。除此之外,针对孩子腹胀、便秘,我们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药物来进行干预、治疗,或者一些手法按摩。对于拆掉石膏之后,我们同样需要关注很多内容,也是我们家长的护理内容,一般概括为四个不要:1、不要过早应用单臂抱孩子;2、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并腿,因为石膏都是外展的,过早的石膏并腿,会造成关节的脱位术失效;3、不要过早让孩子的脚外旋;4、不要担心孩子早期走路呈外八字的异常状态。
    2023-08-02
  • 人工髋关节置换适应症(视频)

    人工髋关节置换适应症
    人工髋关节的置换适用于以下情况: 1、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头下型或者肩颈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无法自身愈合。另外,如果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高龄患者,身体状况差,不适合长期卧床,也可行置换术;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股骨头塌陷,进而出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且伴有疼痛和活动障碍的患者; 3、骨关节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髋关节脱位,扁平髋等继发骨关节炎,产生明显疼痛的患者; 4、髋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陈旧性关节结核、外伤等原因造成髋关节强直,即关节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工作的患者; 5、终末关节疾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终末关节疾病,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果且疼痛明显、功能障碍、关节间隙明显狭窄; 6、骨肿瘤:针对累及髋关节的骨肿瘤患者。
    2023-08-03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怎么诊断(视频)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怎么诊断
    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的诱发因素包括环境、生产、种族、性别、激素水平、出生季节等。建议42天新生儿普查中存在髋关节脱位倾向的婴幼儿及时至专科医院就诊。临床一般通过臀位产、腿部皮纹或臀纹无对称性、髋关节外展功能障碍、欧土兰尼弹响、巴罗氏征、艾利斯征或股动脉一侧搏动减弱等指标,结合B超检查,如通过Graf法测量髋部α角或β角,判断婴儿髋关节是否存在发育异常或早期脱位的征象,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发育特点、脱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患者具备行走能力或肢体不等长,需及时进行牵引或住院治疗。
    2023-07-30
  • 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视频)

    股骨头坏死晚期症状
    股骨头坏死晚期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痛,静息痛。从而产生行走障碍、跛行等。在4字试验中呈阳性病变,甚至关节受损后,可导致髋关节脱位,进而引起髋关节内收、外展,及前伸、后伸的功能障碍。病情进展后,股骨头变形严重,可从圆形变成鹰嘴样结构,同时,可伴有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坏死,应根据临床症状,使用最佳的检查手段,若在早期,可通过核磁共振、CT等检查,而晚期则可进行简单的X线,就可判断该病变。
    2023-07-30
  • 脑瘫的并发症(视频)

    脑瘫的并发症
    脑瘫由于分型不同,需综合判断并发症,运动能力和肌张力影响是造成后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能无法行走。在骨科常见脑瘫并发症为髋关节脱位或者下肢屈曲、挛缩,手臂活动不灵活、前臂无法旋前,均会影响下肢或上肢灵活性。患者可能生活能力受限,部分患者智力受限。上述并发症最常见于痉挛性脑瘫,也是骨科进行干预和治疗效果较好的类型。早期控制神经痉挛,辅以康复科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较好。后期出现肌腱挛缩或关节脱位,骨科医生可进行肌腱延长、关节稳定等治疗。但脑瘫患者最终需要康复科进行康复理疗,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2023-07-31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锻炼的注意事项(视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锻炼的注意事项
    对于髋关节脱位,锻炼和治疗是紧密相关。比如新生儿期,锻炼是在戴支具的情况下,进行功能的活动,它不能算是锻炼的,只能说是维持髋关节的功能活动,在一个特定的屈曲状态下进行活动,但是这个屈曲状态一定要保持,这是年龄段治疗。再一个半岁以内,如果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要有佩戴支具的情况下,但是支具也是保证髋关节屈曲状态下,它的内收外展功能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功能的训练。对于大年龄孩子开始站立行走了,在这个时间,我们说他必须得佩戴支具之后,进行功能训练。比如戴外展支具,进行髋关节的外展内收这样的活动,而不是让他伸直伸展的活动。到了一定的时期,比如第一期治疗已经达到目的了。需要放开它做一个背式支具,让他的髋关节逐渐在外展的情况下,活动身躯。对于手术以后的患者,一定要首先保证手术的稳定,手术的效果。手术后固定时间内,可以不进行功能锻炼。在去掉固定支具之后,进行手术后的功能训练。他的训练也是髋关节的功能训练,比如外展、内收、屈曲、伸展这些。但是这些都是适当的、适度的,而不是暴力的。对于完全康复之后也要尽量避免过度内收,维持一定的时期,大概超过1年以上,基本上就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可以进行任何活动。假如是髋关节脱位根据我的经验,我的要求是患者必须复诊5年。复诊5年之后,才能放心地让患者进行自我恢复。
    2023-08-02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最佳年龄(视频)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最佳年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一般患儿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这已经是众所公认的事实。而在我国目前初次来诊就医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中,有相当多的病例已经超过闭合复位的年龄,这是小儿骨科医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但是医生认为儿童髋关节发育潜力很大,再塑性很强,发育尚未停止就应该抓紧时间,根据每个病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矫正畸形,恢复髋关节的正常结构,为髋关节的继续发育创造条件,推迟或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一般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张2岁左右手术最佳,年龄超过5岁的一般叫大龄先髋,此时脱位手术后的疗效并不乐观,尤其是10岁左右的儿童。即10岁左右的儿童一般不主张切开复位,一般是原地造盖,防止再脱位加重进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