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型心肌病是怎么回事(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扩张型心肌病即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指患者出现心脏扩大、心室壁变薄、心肌收缩率减弱、射血分数减低等症状。广泛的研究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结局。通过动物试验,认为心肌感染病毒之后会出现自身免疫反应,于是出现心肌损害,发生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另外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也与家族遗传有关。研究发现,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基因可能有几十个,在某些条件的诱发下,患者可能会发病。所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该做基因筛查,确定是否存在已发现的相关基因,以方便进行尽早的干预,避免产生恶劣的结局。如果确实有扩张型心肌病的单发的基因,可以通过生殖隔离,避免后代发生扩散性疾病。
    2023-08-01
  • 心肌炎怎样治疗(视频)

    心肌炎怎样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自愈。即轻度心肌炎可以通过休息、清淡饮食,经过1个月左右,可以自愈。对于严重心肌炎,要对症治疗。 如果心肌炎合并有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如果合并发展成为心肌病,要进行抗心衰治疗,在营养心肌同时,要用强心、利尿的药物进行抗心衰治疗。 在心肌炎的后期,还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所以要进行适当锻炼,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以及中药玉丹荣心滴丸等。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儿童比较常见。所以在临床中中药治疗非常有效,可以进行益气养阴、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2023-07-31
  • 心包积液能根治吗(视频)

    心包积液能根治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引起的心包积液,原发疾病治好之后,心包积液会慢慢吸收。部分结缔组织疾病、特殊肿瘤即肺癌,可引起心包积液反复出现。长期在肿瘤科住院的患者,会反复抽心包积液。急性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大多数通过积极治疗可延缓或消失。随着疾病进展或者变化,也有可能还会再次出现。如果是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心包积液也可能会反复出现,治疗较为棘手。心包积液的治疗,在不同阶段、不同种类,其治疗方式还是有很大不同。
    2023-07-31
  • 中医怎么认识感冒(视频)

    中医怎么认识感冒
    感冒属于俗称,医学诊断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属于百病之源。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细菌感染,导致咽炎、鼻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病毒性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感冒是风寒、风热等侵袭人体,症状表现是头痛、鼻塞、鼻涕、喷嚏、畏寒、发热、舌红、脉浮等。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虚人感冒。
    2023-07-30
  •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与室内传导阻滞的区别(视频)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与室内传导阻滞的区别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与室内传导阻滞的区别如下: 1、发生部位不同:房室传导阻滞常发生于房室交界区;室内传导阻滞常发生在近室内左右束支; 2、治疗手段相同:如影响到血流动力学,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3、发病原因:除继发情绪激动、疲劳以外,多数患儿为继发感染,临床较常见感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出现感冒、病毒腹泻症状后需警惕,注意是否影响心脏功能,患儿继发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时需用营养心肌药物,注意休息,最好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心肌恢复后,传导阻滞功能也可逐渐恢复。
    2023-07-30
  •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怎么回事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一岁以内婴幼儿的主要心脏病之一,患者表现为心室内膜增生、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临床症状一般为心衰,如面色苍白、气促、多汗、心率增加等。发病原因暂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宫内感染或病毒感染等出生后的感染有关。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者一般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需与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异常及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区别,通过静脉丙种球蛋白、激素、洋地黄等药物进行长期治疗,疗效相对良好。
    2023-07-30
  • 心肌炎是心脏病吗(视频)

    心肌炎是心脏病吗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等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疾病、血管炎、结节病等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 心肌炎起病急缓不定,少数呈爆发性,可导致患者猝死。多数心肌炎病程呈自限性,但也有可能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其范围较广,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各种疾病,因此心肌炎是心脏病。
    2023-07-31
  •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大概分为以下两个原因: 1、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与持续的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损伤,尤其是病毒感染有关,柯萨奇B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终转化成扩张型心肌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病毒感染以及免疫诱导引起的心肌损伤,可能是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病因与机制; 2、扩张型心肌病大部分与遗传有关系,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者隐性遗传,还有一些病因到目前来说还是无法查明的。扩张型心肌病就是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而来,与家族遗传有关,建议患者朋友们如果家里发现有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要进行家族心脏彩超的筛查。
    2023-08-01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1.急性期做到卧床休息3-4周,减轻心脏负荷; 2.抗病毒治疗; 3.应用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部分暴发性心肌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4.对症治疗:应用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安装心脏起搏器; 5.中药治疗:如黄芪、麦冬、人参,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症状。
    2023-08-01
  •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音频)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好发人群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人群,是由于感染了病毒之后,病毒对心肌造成的损害,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上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临床症状,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临床表现是多样的,可以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慌等等不适。在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上有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脏超声上也可以表现为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减低等表现,甚至出现心脏的扩大。在抽血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心肌酶,因为心肌炎造成的心肌损害,会导致心肌酶的升高。心肌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保护和营养心肌,因为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限性。只要做到心肌的保护,防止病毒复制和对心肌进一步的侵害即可。但是病毒性心肌炎这个疾病表现是多种的,有时表现是非常严重的,当怀疑这一类疾病的时候,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和确诊。